網頁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

 

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再推進 企業投入創價值

111-11-21

為鼓勵企業加入製作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的行列,環保署110年授予4家民間企業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今(21)日繼續授予「綠藤」、「寶綠特」與「海神全球」等3家企業5件產品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累計2年已有7家18項產品。環保署表揚企業對於保護環境資源不遺餘力與海洋廢棄物循環利用的行動,使得企業永續更往前邁進,並鼓勵未來能有更多國內外產業一同加入製作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


環保署自109年起帶領示範計畫淨灘並將海廢寶特瓶導入生產線製作「潯寶衣」,建立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溯源驗證機制,訂定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並經智慧財產局註冊,110年4月9日公告「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推動作業要點」作為企業申請及本署審核與管理之依據,累計2年已有7家18項產品。這些產品含有20%以上的海廢再生料成分。


今年活動以授證記者會及為期一週的海廢循週成果展,期望透過以海洋廢棄物循環利用及標章產品為主軸之成果發表,讓台灣的海洋廢棄物循環再生產品、物料,得以獲得關注及宣傳,促成海洋廢棄物的永續循環圈。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表示,台灣每年產生3千萬噸的廢棄物,其中2千萬事業廢棄物中有85%已獲利用,其餘1千萬噸的生活廢棄物,也有60%獲利用,不僅帶來400億回收處理業的產值,更帶來1200億的環境效益,然而最終極的目標仍是達成100%回收再利用,以做好減碳,因為據麥克阿瑟基金會統計,目前全球45%的碳排放與生產製造有關。


沈志修表示,台灣回收成果與技術已獲世界肯定,昨天開踢的本屆世界盃足球賽中,有德國、日本、西班牙、阿根廷、墨西哥、比利時和威爾斯等7個成功晉級會內賽的國家,採用我國業者生產的再生纖維,裡面甚至有海洋廢棄物成分,堪稱台灣之光,政府將大力幫這些業者推出台灣、走入世界。沈志修更表示,環保署正在規劃將海廢標章納入回收基金的綠色費率中,未來採用海廢再生原料的業者,可望有優惠費率,預計明年上半年就能上路。而獲得標章的產品,也會納入政府採購的環保商品名單。


台灣是目前全球第一由政府給予海廢循環利用認證的國家,沈志修認為當消費者看到商品上有此標章,一定會相當喜歡與認同。


     今年獲授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的企業,有製造消費性產品之「綠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洗髮精容器「綠藤生機海廢瓶器」是首件驗證了海洋廢棄物來源、回收、處理至製成洗髮精容器等程序的完整溯源產品。採用綠藤創辦人、營運長廖怡雯表示,2010年創立這個保養品牌理念就是「純淨」,希望能從源頭減少使用消耗、妥善回收,避免不必要的浪費。與上游材料業者「宏恩」一起打造出台灣第一隻海廢再生瓶身的洗髮精相當榮幸,盼消費者看到標章後,能發現意義,並了解海廢問題。


取得標章的產業還有「寶綠特資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神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寶綠特」公司為連續2年取得標章,今次呼應不同領域企業對海洋廢棄物寶特瓶再生料之需求而再投入產製,將海洋廢棄物寶特瓶製成瓶片及瓶粒,使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之經濟價值及商業模式能有更多元的開拓;「海神全球」則是採用「熱裂解」技術將廢漁網轉化為可再使用產品「再生碳黑」,用於煉鋼或後續應用,讓循環再生產品更具多元化。


    寶綠特公司董事長歐柏豪表示,該公司目前投入了除雜質的清洗線、將回收片作成纖維與,製造設備的工業工程三領域,但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回收物的量並不穩定,盼更多參與淨灘的團體能知道,將海廢送交受環保署認證的回收處理業者,以免這些資源回收後卻還是進到焚化爐而無法再利用。


海神公司總經理林伯勳則表示,成立3年將心力投注於化學性回收,當物理性、機械性的回收作不到時,例如受污染性的資源,就是他們發揮長才的時候。林伯勳預告,除了今次獲得標章的再生碳黑,明年計畫再推出再生油品,繼續挑戰製作全新再生塑膠原料的可能。


環保署指出,海洋廢棄物,尤其是塑膠,不是只有政府機關在做預防與管理的工作,許多企業自發性的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願意一起努力,讓海洋廢棄物循環利用能夠展現企業社會責任,成為一個風潮;或許是淨灘、或許是採用海洋廢棄物再加以循環利用,企業有非常多不同的切入角度。


在各界共同努力下,品牌業者與從事回收利用之工廠也持續獲得不同客戶鼓勵,針對海廢循環利用上的課題不斷精進技術。取得海廢循環標章的原料,也陸續進入產業鏈,展開循環利用。例如,知名美粧品牌公司嘗試以寶綠特公司獲得標章的海廢PET瓶粒取代既有原料,進行容器產線試驗。也有綠能公司已完成海廢保麗龍與漁網再生材料的開發,後續將打造「海廢學習桌椅」,使各類海廢塑膠都能有妥善處理、有效的循環利用,也正努力中。


環保署表示,台灣業者對於保護環境資源不遺餘力,不同領域的企業對海洋廢棄物循環利用的行動,使得企業永續更往前邁進,讓海洋廢棄物減少進入焚化廠,重新轉化為原料及商品,帶領企業創造價值。



首發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 政府與企業攜手共創乾淨海洋

110-12-27

環保署今(27日)授予宏恩塑膠、寶綠特、耐斯企業與台捷精密等4家企業共13件產品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此首批標章產品宣告了標章元年的開始,見證了本土企業的環保的努力,也展現了政府與企業共創乾淨海洋的決心。

去年環保署以含有96%海洋廢寶特瓶成分的服飾「潯寶衣」展開台灣海洋廢棄物循環利用的序幕,成功示範了產官學研及國際級驗證業者攜手落實海洋廢棄物的循環利用與溯源驗證機制後,隨後並陸續於今年110年4月9日發布「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推動作業要點」,作為企業申請及環保署審核與管理的依據,且於6月3日經智慧財產局審查通過「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圖樣註冊為證明標章,鼓勵企業積極投入海洋環境保護,從減廢、減少資源耗用的角度,思索採用海洋廢棄物循環利用再製成產品之可行性。

首批獲授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使用權的企業,分在產業鏈上下游互相串連,資源循環產業「宏恩塑膠股份有限公司」以瓶蓋、浮球、漁網以及塑膠桶/箱等海洋廢棄物,以及「寶綠特資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廢寶特瓶製作再生原料。家用品大廠「耐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將海廢循環原料運用於長青商品的包裝容器瓶身,創新企業「台捷精密股份有限公司」則混合海廢、農廢與漁廢並運用於地板、角材的製造。

副署長蔡鴻德表示,這4家業者的合計13件產品是國內第一批獲此認證者,環保署從去年「潯寶衣」建立標章認證流程中大小細節,盼藉此讓台灣海廢循環產業與國際接軌,台灣業者持經嚴謹認證的標章打入國際市場,外國海廢循環商品也可來台取得認證標章上市,爭取民眾購買,合力擴大再利用產品的商機與使用範圍。

蔡鴻德表示,不僅今次獲標章的業者長期投入海廢循環商品的研發,並已獲消費者支持,更有不少業者的產品也正在進行認證程序,環保署明年將再陸續頒發標章。環保署也發起國內業者之間的產業策略聯盟,促上下游業者了解彼此真實需求,進行腦力激盪,以求突破技術瓶頸,逐步提高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等應用範疇。

環保署解說,本批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的驗證作業,分別是台灣德國萊因技術監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德國萊因TUV)以及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金屬中心MIRDC)執行並出具查證聲明與報告,以落實公正客觀的驗證。有國際級與深根台灣的驗證機構參與,更顯各界對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元年的重視。

德國萊因TUV集團的業務遍佈全球65個國家、涵蓋36個領域,民國85年在台灣落地生根,曾有環保署資源回收稽核認證計畫的長期服務經驗,也在去年協助環保署建立海洋廢棄物驗證機制;而金屬中心在民國52年由我國政府與聯合國特別基金會之合作計畫下成立,除金屬相關工業研究發展,同時也專注於產品與管理系統驗證,有超過600個客戶。

環保署指出,海洋廢棄物循環利用以及標章之推動,在與首批標章企業攜手努力過程中,已逐漸帶動關聯產業的關注,海廢循環材料的研發與運用於產品的範疇都有業者持續加入陣營。目前尚有德國IF設計金獎得主的「好說設計」採用宏恩公司獲標章的海廢PP粒,為BMW汽車經銷商尚德汽車與精品授權商的李德汽車合作打造時尚眼鏡盒;2家知名美粧品牌商「美科實業(艾瑪絲AROMASE、覺亞juliArt)」與「捷順企業(茶籽堂chatzutang)」則嘗試以寶綠特公司獲標章的海廢PET粒取代既有原料,進行個人清潔用品容器的開發設計及產線試驗。而「豐溢綠能」則另著手進行海廢保麗龍與漁網再生材料的研究開發,使各類海廢塑膠都能有妥善處理、有效的循環利用。

環保署表示,台灣本土業者對於保護環境資源不遺餘力,不同領域的企業對海洋廢棄物循環利用的行動,使得企業永續更往前邁進。期待明年度能有更多國內外產業一同加入製作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的行列,攜手共創乾淨海洋。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推動作業要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