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里山里海夥伴匯聚 共譜社區永續新篇章 | 中央社訊息平台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 https://www.forest.gov.tw/0000178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 - 台灣山林悠遊網
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forest/RA?typ_id=0600003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 | Pingtung | Facebook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最新打卡景點亮相,巨型橡實現蹤讓人森櫟奇境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225 16:01:39)位於台9線屏東縣獅子鄉段旁的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有南台灣特有的熱帶季風林生態景觀,蒼鬱林木,野溪瀑布和動植物生態景觀,是享受「森林浴」的好地方。最近在陽光草坪上出現了巨大的殼斗科橡實,以青剛櫟、小西氏石櫟及杏葉石櫟為造型的座椅,是遊樂區內最新的熱門打卡景點,歡迎喜愛大自然的朋友們到園區一探究竟。
臺灣天然闊葉林中重要的成員包括樟科及殼斗科,而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內就擁有不少的殼斗科植物,它們的種子被稱為「橡實」,主要是由一枚堅硬不開裂的堅果和杯狀或盤狀的殼斗組成。殼斗科植物從開花到結果,都是許多野生動物重要的食物來源。在電影冰原歷險記中出現的果實,或是夜市內販賣的糖炒栗子就是很典型的橡實樣貌。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透過環境優化的工法,將陽光草坪區周邊的環境進行改造,讓步道的坡度減緩更友善所有的遊客通行,同時也運用了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內重要的優勢物種殼斗科植物,設置了兼具實用性、生態意義及裝置藝術的多功能橡實座椅,讓遊客在草坪上除從事草皮相關活動外,也可同時認識並了解殼斗科橡實,使遊客對生態環境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歡迎喜愛殼斗科橡實的朋友們,可以到雙流在森林中與可愛的巨型橡實一起合照,創造新的雙流回憶及體驗。園區相關資訊,詳見山林悠遊網及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臉書粉團。
訊息來源:林業保育署(廣告)
大學生把握暑假報名「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
https://enews.moenv.gov.tw/page/3b3c62c78849f32f/8af7a38d-947f-4045-86fe-7a6b259a03fb
崑大與環境部深化永續教育 培育全國首批「國家級淨零綠領人才」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大學啟動桃園地區「淨零綠領人才課程」 培育2050氣候轉型尖兵 | 中央社訊息平台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擴大學費優惠對象 中低收入戶與身心障礙者可全額補助 | 中央社訊息平台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北區培育中心
中央大學與環境部簽署合作備忘錄 推動淨零轉型 培養綠領人才 | 中央社訊息平台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中部培育中心 位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雲科大環安系辦理「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首班啟動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05 13:58:58) 在全球邁向2050年淨零趨勢下,具備碳盤查、碳足跡、碳減量及碳管理專業的綠領人才,環境部成立「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設立北中南東四區培育中心,中部培育中心位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結合苗栗至雲林之大專院校,中部聯盟成員包含:雲林科技大學、中興大學、逢甲大學、臺中教育大學、東海大學、大葉大學、暨南國際大學及聯合大學,辦理國家環境研究院「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北區培育中心」揭牌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北區培育中心」揭牌環境部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第1班名額已秒殺 年底前全國至少開設60班
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下稱國環院)攜手全國28所大專院校,推出「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今日上午9時開放上網 ( https://ulvis.net/iTs8 ) 報名,第1班名額40人的課程開放報名僅16分鐘就已額滿。國環院劉宗勇院長提醒,結盟的大專院校在年底前至少會開設總共60個班期,可提供超過2,400名的機會,請大家持續注意開班訊息。「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自4/26起陸續開班 年底前全國至少開設60班
「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下稱國環院)結合全國28所大專院校,推出為期48小時的「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自4月1日上午9時起開放上網 ( https://ulvis.net/iTs8 )報名。國環院劉宗勇院長提醒,因初期的班期較少,名額有限,如遇班期報名額滿的情形,請等待下一場班期,或報名參加鄰近加盟學校的班期。劉宗勇院長另外表示,結盟的大專院校在年底前至少會開設總共60個班期,可提供超過2,400名的機會。崑山科大加入「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 共築永續新動能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31 12:00:41) 全球淨零碳排已成趨勢,有鑒於此,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下稱國環院)攜手國內28所大專校院,於3月28日成立「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將於北、中、南、東四區設立區域培育中心,並開設「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崑山科技大學也加入聯盟並積極參與,由工程學院院長江智偉出席記者會,為培育綠領專業人才再添助力。台電力推企業節能 節電團隊1年半走訪逾5,000企業 預期節電效益近1.5億度
響應政府2024年起推動深度節能政策,台電積極輔導企業節電,至今不僅舉辦近50場大用戶座談,與國內數千家企業推廣深度節能;台電節電團隊更走入大街小巷,實地造訪全台逾5,000家企業,預估節電效益近1.5億度。台電表示,期盼更多企業力行節能減碳,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同時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台電表示,為協助國內企業落實節電,台電2019年成立北、中、南三處節能診斷中心,提供契約容量100至800瓩大用戶免費耗能設備節能輔導服務,2024年至今台電節電團隊已走訪全台逾5,000家企業,協助用戶盤點節電潛力並提供改善建議,若企業全數落實改善,預期可節省近1.5億度電,等同省下逾3.6萬家庭整年用電量,並減少約7.1萬公噸碳排放。
台電指出,企業可透過台電協助進行節能診斷,量身訂做客製化節能診斷報告,再藉由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協助落實汰換設備、能源管理等措施,減少用電支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花蓮慈濟醫院為例,經台電前期診斷並實際汰換冰水主機、冷卻水塔及室內照明後,每年可節電200萬度,節電率高達70%;而位於高雄的隆興冷凍廠,亦經台電建議落實更換老舊設備、導入能源管理系統、調降契約容量等改善措施,一舉年省220萬度電。
除冰水主機、水塔等設備,變壓器也是企業節電重點。台電提醒,用戶可檢視自備變壓器使用年限,如已使用超過30年,可評估汰換為新型高效能變壓器,不僅提升用電效率,更可節省電費支出。國內驗證機構台灣大電力研究試驗中心,經台電團隊節能輔導,將老舊變壓器升級為高效能變壓器後,預估每年即可節省14萬度電、減少約70萬元電費支出。
台電積極輔導國內企業節能減碳,也從自身做起,對內訂定節能策略落實節電。台電表示,全台各電廠陸續導入自動化模組管理設備用電,並精進機組運轉條件降低熱耗率;針對辦公場域亦積極配合政府深度節能計畫,以總管理處大樓、綜合研究所樹林所區、林口訓練中心及北南、新竹、台中區處等6處為示範場域,推動節能改善計畫,其中北南區處辦公大樓經導入ESCO服務,全面升級中央空調系統,預估每年可省下近百萬度電。
兌現高虹安市長願景!北台首座海洋保育教育基地在竹市香山濕地!邱臣遠代理市長出席揭牌啟用儀式:海洋環境永續從小扎根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620 18:24:38) 兌現市長高虹安願景!為推廣香山濕地海洋保育教育,新竹市政府攜手海洋保育署將原「香山濕地生態館」空間改建為「香山濕地海洋保育教育中心」,打造北台灣首座以海洋保育為主題的教育基地。今(20)日適逢國際鱟保育日,市府特別舉行揭牌啟用儀式,代理市長邱臣遠親自出席,期盼透過中心的成立,提升民眾對濕地與海洋生態永續的重視,落實環境教育向下扎根。環境部認證通過3處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https://enews.moenv.gov.tw/page/3b3c62c78849f32f/90fe8581-78c4-409d-ba69-bee686094d9b
環境部本日(6月16日)召開環境教育認證審查會,認證通過「月桃故事館」、「蒜頭糖廠蔗埕文化園區」及「清水岩生態環境教育中心」等3處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2025-02-26。環境部認證北市客家公園成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來公園與自然共生、學社群合作,共下來傳承文化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於2月25日通過環境部環境教育認證,成為兼具「客家生活情境」與「當代都市農耕」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北市客委會)委託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北市客基會)經營管理的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是目前臺北市區內唯一以「社區參與」的模式推動客家文化與食農活動的「都會多元型」公園,通過環境部認證後,將持續以「人文、生態、教育、科技、產業、農家樂」為主題,推出相關食農教育體驗活動,致力提供都會區一個親子友善、有機環保的多元休閒育樂場所。2025-02-25。「冷研碳索館」及「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通過認證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環境部本日(2月25日)召開環境教育認證審查會,認證通過「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及「冷研碳索館」等2處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長達9天的春節假期即將來臨,要帶家人去何處旅遊,達到寓教於樂的環境知識之旅?環境部彭啓明部長表示,全臺273處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將是您理想的選擇!這些場所涵蓋國家公園、博物館、動物園、文化資產等10種類型,詳細資訊可以透過國家環境研究院的「環教趴趴GO」網站 ( https://eego.moenv.gov.tw/ ) 查詢。
【臺北市】 24處 | 【新北市】 20處 | 【桃園市】 33處 | 【臺中市】 24處 | 【臺南市】 23處 | 【高雄市】 22處 |
【基隆市】 5處 | 【宜蘭縣】 14處 | 【新竹市】 5處 | 【新竹縣】 7處 | 【苗栗縣】 11處 | 【彰化縣】 6處 |
【南投縣】 11處 | 【雲林縣】 11處 | 【嘉義縣】 11處 | 【嘉義市】 2處 | 【屏東縣】 12處 | 【臺東縣】 7處 |
【花蓮縣】 10處 | 【澎湖縣】 3處 | 【金門縣】 5處 | 【連江縣】 1處 |
|
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
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News.aspx?kind=1&menu_id=40&news_id=119658
彰化縣政府配合行政院政策 加碼10萬元鼓勵家戶設置屋頂太陽光電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209 09:42:38)彰化縣擁有得天獨厚全台最佳日照時數,截至目前彰化縣再生能源總裝置容量約4GW全國第1名,彰化縣政府將加碼配合行政院推動「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每案場最高補助10萬元,如果住宅建築物安裝屋頂太陽光電系統,有機會從中央和縣府申請最高40萬元的補助。
TWECOLIVING:重要政策【行政院】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113-12-13〕
卓揆:與地方政府持續溝通 積極推動「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5)日在行政院會聽取經濟部「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報告後裁示原則同意該計畫。他強調,推動光電是政府能源政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屋頂型光電仍有很大的推動空間,必須繼續努力。
嘉義林區管理處 https://chiayi.forest.gov.tw/
開啟智慧旅遊新時代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率先設置「AI智慧櫃台」即時翻譯服務 | 中央社訊息平台
搶先曝光—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迎接林鐵復駛後的首個花季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4 10:06:27)
淨零公正轉型加強夥伴關係合作 國發會推動地方治理平台
https://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114AAE178CD95D4C&s=8427EAD5A015072E
112-06-16。國發會召開「公正轉型委員會」首次會議 邀集公私部門協力推動淨零公正轉型
有鑑於2050淨零排放議題中「公正轉型」的重要,國發會於今(16)日召開公正轉型委員會第1次會議,由國發會龔明鑫主任委員邀集我國2050淨零轉型各關鍵戰略主責機關、公正轉型相關議題所涉機關,以及專家學者、產業界、公民團體代表等,共同就我國淨零公正轉型關鍵戰略及相關計畫措施提供建言。
循環經濟與智慧治理並進 環境部表揚垃圾處理績優單位
https://enews.moenv.gov.tw/page/3b3c62c78849f32f/b475eebb-89a7-4a27-9e8f-263adc06cdd7
2024-06-04。環境部持續協助地方政府妥善處理垃圾問題
針對近期外界關注中央政府過去投入大量經費在垃圾末端處理,應加速解決各地垃圾山問題,環境部表示,中央每年投入約90億元推動源頭減量及資源回收工作,並將持續協助地方政府優化環保設施及強化掩埋場整理整頓,解決垃圾處理問題。2023-08-04。垃圾量仍增且燒最多 兩張圖表看2022年台灣垃圾處理現況 | 環境資訊中心
2022-10-12。互惠合作穩定處理垃圾 焚化廠再拚整改及減碳
2022-02-21
國發會審議通過「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第2期計畫」,落實廢棄物循環經濟政策
國發會2月21日召開委員會議審議通過行政院交議之環保署「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第2期計畫」,全案將陳報行政院核定,俾利中央與地方共同持續推動多元化垃圾處理,妥善去化廢棄物及提升再生能源發電效益,共同落實政府推行循環經濟之政策。
為翻轉國內垃圾處理舊思維並與國外新技術接軌,行政院於106年核定環保署「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協助地方政府辦理既有垃圾焚化廠升級整備工程,強化污染防制,延長焚化廠使用壽命,同時也協助地方提升相關環保設施效能,如辦理掩埋場活化整頓,以及提升有機廢棄物、巨大廢棄物、焚化灰渣之前處理及能資源化再利用效能與技術,在中央及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下,已逐步展現成果,包括焚化廠增加年處理量28.7萬公噸及發電量1.9億度、離島地區垃圾轉運量減少10%、環保設施效能提升增加量能每日1,000公噸、增加掩埋場廢棄物處理應變空間43.9萬立方公尺,以及提升有機廢棄物處理量能每日623公噸等。
環保署鑒於「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之推行,對於改善環境清潔衛生與家戶垃圾處理均有實質助益,並有助於提升民眾生活品質,爰賡續提報「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第2期計畫」,執行期程為112至117年,除延續前期計畫持續引進先進焚化技術、灰渣資源循環及提升環保設施效能外,並加強推動廢棄物轉廢為能、分流適所處理,亦鼓勵地方推動廢棄物再生能源發電設施;並遵照蔡總統及行政院蘇院長指示強化全國清潔隊員照護政策所需之清潔隊作業環境改善、汰換垃圾車為低碳車輛及增購廢棄物處理所需之特種機具等;此外,亦推動建置區域性廢棄物處理整體園區,整合規劃環保設施,以「設施整理、土地活用、處理分流」等原則推動,發揮廢棄物能資源化最大效益。
本計畫預期完成後,除減少廢棄物處理過程之污染排放外,每年可增加廢棄物處理量能18.2萬公噸、發電量1.4億度、減少碳排放8.3萬公噸、掩埋場轉型增加使用空間60萬立方公尺及垃圾產製燃料5萬公噸,除提升廢棄物清理效能及維護整體環境品質外,亦逐步建構循環經濟處理體系及促進綠電與再生能源產業發展。
2017-07-21。推動多元化垃圾處理—讓垃圾變資源
2017-07-06。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 院會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