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

特色公廁推動計畫(114年至119年)

 

擦亮國家門面 環境部邀交通場域業者共創潔淨友善公廁 

https://enews.moenv.gov.tw/page/3b3c62c78849f32f/8b9bca11-8cfb-4e67-bf1d-090d2398370a


公廁清潔新紀元:衛生紙丟馬桶、導入科學管理、提升清潔人員專業地位https://enews.moenv.gov.tw/page/3b3c62c78849f32f/6b887689-3f91-449f-bb00-1166f7fb7652


打造特色公廁 點亮在地風貌!|環境部

為響應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讓所有人有一舒適、安全及有尊嚴的如廁環境,提升觀光旅遊感受,翻轉民眾對公廁刻板印象,環境部自114年至119年將至少投注新臺幣6億元,推動打造特色公廁至少30座。環境部已於今(114)年1月6日訂定實施「特色公廁推動計畫」。




特色公廁的推動,邀請建築師或設計師整體規劃、創意設計,融入城市風貌、都市美感,並結合風、土、水、陽光、人、產業等在地環境特性、藝術或文化特色進行特色營造;邀請民眾參與,打造在地特色亮點;採用綠建材、循環或資源再生建材或元件及易拆裝清潔單元設計等綠色營造;建造性別、高齡、親子、無障礙(含人工造口)、穆斯林等友善服務,及提供衛生棉(條)等衛生相關用品;導入空氣品質通風性感測、空氣品質異味性感測、人流數量感測及環境溫溼度感測等智慧化管理、使用者意見及需求即時回饋;搭配廣告經營及民間或企業團體認養,創造自給自足之維護管理模式,達到公廁之永續經營。

本計畫採競爭型補助方式,以直轄市、縣(市)政府為申請機關,於114年3月31日前提送特色公廁規劃書(含外觀規劃與配置)至環境部(環境管理署),邀請專家學者審查遴選。依遴選結果分階段補助獲選單位設計經費,並依細部設計結果補助工程經費,每座公廁最高補助工程經費新臺幣2,000萬元。

本計畫優先補助觀光旅遊人潮熱區,如夜市、觀光市場、商圈、老街等,以及公園、原民聚落與交通轉運區等地點興建特色公廁;不補助公廁土地為私有地且為私人管理者、中央部會公廁、各地方政府教育局轄管各級學校及未符合建築法規之公廁。

環境部期透過特色公廁的興建,拉拔提升公共廁所的質量,更是希望透過創造有文化、有故事的特色公廁,帶動民眾關注並珍視如廁禮儀與文化;讓旅客們也能在人潮多的地區有個舒適、安全、有尊嚴的佇足休息處所。



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

建構優質公廁 相關訊息索引

 

優質公廁推動計畫(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 重要政策)


TWECOLIVING特色公廁推動計畫(114年至119年)

TWECOLIVING:優質公廁及美質環境推動計畫(108~113年)


TWECOLIVING2024 全國績優公廁評比

TWECOLIVING2022 全國績優公廁評比


TWECOLIVING11月19日。世界廁所日(World Toilet Day)


TWECOLIVING臺北市公廁環境衛生管理自治條例


TWARCHINDEX社會團體【社團法人台灣衛浴文化協會】Taiwan Toilet Association


TWARCHINDEX:吉光片羽【建築攝取網】衛浴文化協會刊物


BUILDINGFOCUS衛生紙丟馬桶


特色公廁。優質公廁  

TWECOLIVING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臺中市〕 〔臺南市〕 〔高雄市〕

〔基隆市〕 〔宜蘭縣〕 〔新竹市〕 〔新竹縣〕 〔苗栗縣〕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屏東縣〕

〔臺東縣〕 〔花蓮縣〕 〔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



2025年9月14日 星期日

低碳永續家園推廣綠能屋頂



低碳永續家園推廣綠能屋頂 氣候署啟動社區參與培訓課程

為加速台灣的能源轉型並深化社會參與,環境部與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合作,推出「低碳永續家園綠能屋頂種子培訓」課程,目的在培養社區綠能人才,擴大低碳永續家園的影響力,並連結經濟部推動「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期共同促進再生能源分散式發展,強化電力系統穩定性,邁向環境永續與能源自給的雙重目標。

環境部說明,推動「低碳永續家園評等推動計畫」,目前全國已有1,766個村里取得「低碳永續家園」評等認證,為了發揮村里因應氣候變遷軟實力,從「綠能節電」面向推廣綠能屋頂,辦理「低碳永續家園綠能屋頂種子培訓」課程,涵蓋綠能屋頂設置的實務知識與技能。

學員將學習如何進行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可行性分析,評估建置財務效益,並運用3D模擬工具設計系統布局,掌握從設計到實施的全過程,課程不僅學習理論,還能親自操作將所學技能應用於實際案例中,並在專業指導下進行實地練習。

環境部表示,課程設計也充分考慮到女性在參與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為確保女性能夠順利參與,課程也提供托育支持系統,包括托育空間或托育服務,並保障女性學員名額至少佔一半。此舉不僅減少了女性參與的障礙,也鼓勵更多女性投入綠能領域。

同時,為提升電網韌性與能源自主性,經濟部已攜手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截至目前已有臺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屏東縣、臺東縣等11個縣市已正式啟動申請作業,環境部說明,未來民眾在上完培訓課程後,將有機會參與「綠能屋頂申設輔導」獲得專業支持,並幫助社區實現綠能建設,且民眾可把握機會向所在地縣市政府提出「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申請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不僅有隔熱功能,且可有效降低頂層溫度,並減少家庭電費支出,每一戶的參與都是重要力量!

今年環境部「低碳永續家園綠能屋頂種子培訓」課程將開兩個班期,第一期(台北場)課程自即日起開放報名,名額限30名。第二期(彰化場)將於10月15日至11月9日開放報名,名額限20名,並確保女性學員名額至少占一半。

此課程歡迎所有關心能源轉型及綠能發展的民眾報名參與。第一期(臺北場)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kPxfRyvuzoVfa5wo6;第二期(彰化場)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KW8xBMiNeb6iRjXZA


《低碳永續家園綠能屋頂種子培訓》




綠屋頂VS綠能屋頂


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


綠屋頂與綠能屋頂是兩種不同的屋頂綠化或改造方式,它們的主要差異在於功能、目的以及使用的材料。

綠屋頂 (Green Roof)

綠屋頂的主要功能是增加綠化面積,改善環境。它是在建築物屋頂上種植植物,可以是一個簡單的盆栽花園,也可以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土壤、植被、排水層和保護層。

主要目的:

環境降溫: 植物和土壤能有效吸收太陽輻射,減少屋頂溫度,降低室內空調能耗。

雨水管理: 綠屋頂的植被和土壤可以吸收和儲存雨水,減緩暴雨時的排水壓力。

改善空氣品質: 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和空氣中的污染物。

增加生物多樣性: 為昆蟲、鳥類等提供棲息地。

美觀: 提升建築物的外觀,創造休憩空間。

主要材料:

植栽、土壤、過濾層、排水層、保護層和防水層。

綠能屋頂 (Solar Roof / Energy-Generating Roof)

綠能屋頂的主要功能是發電,利用屋頂空間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這種屋頂通常會鋪設太陽能光電板 (Photovoltaic panels)。

主要目的:

發電與節能: 產生潔淨能源,降低建築物的電力消耗,甚至可以將多餘的電賣給電網。

隔熱: 太陽能板本身也有一定的遮陽效果,能減少屋頂直接吸收太陽熱量,降低室內溫度。

永續發展: 減少對傳統化石燃料的依賴,實現能源轉型。

主要材料:

太陽能光電板、逆變器、支架和電線等設備。

總結

綠屋頂側重於生態功能,就像是把一片小公園搬到屋頂上;而綠能屋頂則側重於能源功能,是利用屋頂空間來發電。

在某些情況下,兩者可以結合。例如,可以在屋頂的一部份安裝太陽能板,另一部份進行綠化,達到「綠能與綠屋頂複合式應用」的效果,同時兼顧發電、隔熱、節能與環境改善等多重效益。



⊙高雄市立體綠化及綠屋頂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專題網>生態家園 
 

高雄市立體綠化及綠屋頂【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建築管理處】







近年高雄市立體綠化推廣成效極佳,無論公私有建築物,已有許多原本空曠閒置且日曬蓄溫的屋頂,被改造成兼具舒適休憩且降溫的綠藝屋頂。市府工務局今(111)年度持續推動建築物立體綠化及綠屋頂補助計畫,納入防水工程補助,防水最高上限為申請薄層綠化面積的百分之百,加入市面常見Tpo防水毯、噴塗尿素聚酯防水材、PU防水等3種,建構綠屋頂更安心。鼓勵想改造或挽救自家綠屋頂的市民朋友構思創意並提案申請。

工務局楊欽富局長表示,長期鼓勵社區民眾共同構思營造優質居住環境,以立體綠化和綠屋頂為其中一重要推廣項目,打造綠屋頂不但可以讓居家或工作空間可以有一處綠意空間,而其創意和使用愉悅經驗的分享,更可以成為城市對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方向努力的最佳典範。今年度主題-U well綠藝打造健康家園,以如何應用綠藝於建築外部作為主軸,從硬體設施工程對應居住健康和居住或使用者的實際需求思考,以創意且具有環境永續之精神作為提案內容。

工務局表示,補助對象為領有使用執照之「住宅建築物」、「公寓大廈建築物」及「其他建築物」等3種型態,最多可補助建築物屋頂綠化改善工程經費之百分之四十九,分別為10萬、80萬、50萬。具有優良公寓大廈者,全額補助,歡迎具備優良公寓大廈認證且有意營造社區居住環境者提出申請。

另外,有關補助申請的詳細內容,可至工務局建築管理處網站 (  https://build.kcg.gov.tw/ ) 公告事項查詢或向承辦人員黃小姐洽詢(電話:07-3368333轉2207)。申請期限為4月30日止。



110-04-30

高雄市府推動建築物立體綠化與設置綠屋頂,今日啟用苓雅區中正國小忠孝樓綠屋頂示範工程,副市長林欽榮與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所長加藤英次,高雄日僑學校校長須田百合子、共同為這座由師生命名為「綠遊仙境」的屋頂花園,正式揭牌啟用,透過同時種下台灣金銀花與日本紫藤花,象徵台灣與日本間的友好情誼。



  工務局表示,高雄市致力推動建築物立體綠化與綠屋頂政策推行至今已12年度,除了補助公有建築,公寓大廈與民宅建築外,也有示範工程案,做為建築技術和環境永續推動做為示範案例。今年特別以苓雅區中正國小作為範例,施工費新台幣737萬元,綠帶面積增加約756㎡。透過綠屋頂設置,將舊鐵皮屋頂拆除,保留既有桁架及鋁網,透過6種藤蔓及10種蜜源植物,打造綠藤蔓棚及生物棲地,並此場域設置1614片太陽光電版,裝置容量共計472.36KWP,年發電量603,440度,可供166個一般家庭用戶使用,為節能減碳盡一份心力。

  林欽榮副市長表示,高雄市長期致力提升空氣品質和環境永續發展目標的政策,透過建築物綠化,已為本市增加約五十萬平方公尺的面積,為城市再創五座衛武營公園的減碳量。全球夥伴關係是永續發展一項重要指標,過往高雄市已與東京都八王子市、九州的熊本縣、熊本市3個城市締結友好城市,72學校間相互彼此交流,今中正國小和高雄日僑學校高雄共使用「綠遊仙境」的屋頂花園,本次邀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加藤英次所長、高雄日僑學校校長須田百合子蒞臨,共同揭牌迎接[綠遊仙境]的啟用,在太鼓聲中,共同見證種下台灣金銀花與日本紫藤花,從基礎教育出發,將台日友好關係,建立在永續發展發展的平台下,將高雄推向友善城市新的里程碑。

 


108-09-18

為因應氣候變遷挑戰,打造宜居城市環境,市府工務局除了積極透過高雄厝3.0進階版,提出更符合市民福祉及永續環境的政策計畫外,108年啟動立體綠化2.0行動方案,納入「城市養蜂、蝴蝶復育、蚓菜共生」等多樣性生物建置,同時讓民眾參與園藝治療視聽嗅觸味覺的全新五感體驗,營造一個蝶飛蜂舞、蚓菜共生的健康五感城市。另外,預估今年度申請案件立體綠化面積可達4萬平方公尺,全年帶動4億綠化經濟產值。

工務局局長吳明昌表示,配合高雄宜居健康城市之願景,積極推動高雄厝3.0進階版、新立體綠化2.0行動方案等各項專案計畫,經統計1081月至8月底的綠建築及高雄厝申請案已達631件,所新增的綠化量達25千平方公尺,相當於3.85座國際標準足球場面積,綠能設施2,536平方公尺,通用化浴廁10,296平方公尺,雨水貯集設施36,822立方公尺,相當於19座國際標準游泳池容量,合計每年可減碳8,442公噸。綠化環境不僅有利調節微氣候,降低熱島效應,具有微滯洪作用之外也為都市降溫效果。申請案件量用比例推估到年底將累計有1,000件,其立體綠化面積則可達4萬平方公尺,將帶動立體綠化上中下游產業鏈,全年創造4億綠化經濟產值。

工務局說,108年推動建築物立體綠化與綠屋頂補助計畫,申請補助16案,可再增加綠化面積980平方公尺,每年減少C02排放量19.6公噸,其中特別是長庚醫院復健大樓屋頂綠化改造兼具精神園藝治療功能,可提供輕微身障人士透過園藝植栽調養方式來促進身心健康,徹底實踐健康環境、健康身心的健康城市理念。另外,該局在四維行政大樓北側有植裁箱及薄層綠化組實體展示,亦可上市府工務局立體綠化及綠屋頂查相關資訊(https://build.kcg.gov.tw/greenroof/project.aspx),或電洽07-3368333分機2207與承辦員黃小姐聯繫。



 


 
發布時間:2016/06/07
 
冀望透過本年度舉辦之六場系列活動,能逐漸扭轉一般民眾對於屋頂綠化之刻板印象,將從既有記憶之種植薄層草皮,轉換為種植可食性植栽,如此一來屋頂的草皮有望轉化為空中農場的意象,透過活用屋頂閒置空間除了能有效降低屋頂直接日照的受熱之外,另外本年度期望能透過高雄各行政區為中心搭配周邊里民活動中心,提供其屋頂給予里民栽種可食性植栽,作為凝聚社區里民的向心力與達到里民之間的互動
 

 
 
發布時間:2016/04/22
 
【高雄訊】因應氣候變遷與大高雄高溫高濕日照充足的天候,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持續推動「綠光屋頂」政策,今年再度委由樹德科技大學室設系李彥頤副教授團隊執行,並在市府設置專業輔導窗口,輔導民眾將屋頂陽台改造成生態綠化園,期改善城市熱島效應,同時也美化頂樓風貌,讓大高雄的天際線越熱越美麗。
 
工務局表示,大高雄先天環境具有高溫、高濕、日照充足特色,且夏至常有強降雨的現象,為改善城市熱島效應與改變違章建築景觀,近年來,市府首創全國訂定多項綠建築法令及相關補助計畫,以推動建築物設置立體綠化設施。
 
其中,「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則在強制及獎勵建築物進行綠建築設計,並配合推行建築物「屋頂綠化」、「立體綠化」等專案及創新法令,均期望提高民眾參與推動立體綠化及建築物設置屋頂綠化。
 
工務局強調,綠光屋頂政策在輔導民眾改造屋頂水泥叢林成為綠化花園,並提供生態棲地多元化與都市生態跳島願景,使高雄市區能展現出另外一種建築風貌與型態。
 
105年度市府持續推動高雄市建築物立體綠化及綠屋頂計畫,並委由樹德科技大學承接輔導民眾推動建築物立體綠化及綠屋頂的業務,除了在市府設置專業輔導服務窗口,並將深入社區,積極推廣社區民眾投入。
 
樹科大服務團隊表示,輔導栽種的綠化植物仍以可食性的植栽為主,並提供社區民眾相關植栽耕作與養護照料等課程,提高社區民眾參與度;且透過可食用植栽的實質收成,建立民眾投入施作的信心。
 
工務局也指出,期待建立成功模式後能有效複製社區施作經驗,同時廣化其成果效應推行於全市社區,讓更多的社區民眾能共同參與,全民一起來打造「城市農場-綠屋頂」的新生活型態。

 
 
TWECOLIVING
高雄厝綠建築



 

【臺北市】綠能智慧建築改善服務團


臺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        https://dba.gov.taipei/

綠能智慧建築改善服務團      https://www.ec.gov.taipei/

綠屋頂及綠能示範社區服務團


112-08-29。112年度北市既有建築物綠能智慧建築評估診斷名單結果出爐!

臺北市政府為推動社區節能減碳,今年持續提供本市既有建築物綠能智慧建築改善免費評估診斷,經社區自我檢視並提出申請、市府委託專業團體免費協助輔導,並由專家學者依改造性能評估後進行選案,本年度共選出20案可獲得建管處提供的智慧綠建築改造免費評估診斷,用以提供社區打造低碳綠色便利生活家園之參考。

建管處處長虞積學表示,自105年起迄今,每年皆提供既有建築物綠能智慧建築免費評估診斷,共完成131案社區評估診斷;另每年皆提供既有建築物綠能智慧建築改善補助經費,民眾可依據「臺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補助社區既有建築物之綠能智慧建築改善作業須知」規定提出申請,今年度補助選案結果將另外擇期公布(預計今年10月間)。

虞積學進一步說明,本年度建管處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受理各項申請及提供免費專業協助,如有疑問,民眾可向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專線:02-86676111轉217或183洽詢服務(或撥建管處服務專線:1999轉2737或8405),亦可密切關注建管處「綠能智慧建築改善服務團」網站。


111-12-21111年度北市府既有建築物綠能智慧建築改善補助名單結果出爐!

臺北市政府為藉由公私合力,一同創造節能、健康、便利與安全的生活環境,今年持續提供本市既有建築物綠能智慧建築改善工程補助,經社區提案、市府委託專業團體免費協助輔導,再由專家學者依改造性能評估後,本年度共完成14案社區改善,並另選出15個社區可獲得建管處提供的智慧綠建築改造補助經費,用以打造低碳綠色便利生活家園。

建管處處長劉美秀表示,自105年起迄今,市府每年皆提供既有建築物綠能智慧建築改善補助經費,並逐年檢討調整改善工程補助總金額上限至800萬以鼓勵改善工程執行,民眾可依據「臺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補助社區既有建築物之綠能智慧建築改善作業須知」規定提出申請,審查通過每案最高可補助工程總經費49%,並以300萬元為上限。

劉美秀進一步說明,本年度建管處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受理各項申請及提供免費專業協助,如有疑問,民眾可向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專線:02-86676111轉217或183洽詢服務(或撥建管處服務專線:1999轉2737或8405),亦可密切關注建管處「綠屋頂及綠能示範社區服務團」網站(https://www.ec.gov.taipei/)。
 

111年度既有建築物綠能智慧建築改善補助名單PDF



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

AI淨零/哥德廚具

 

AI淨零/環保與效率雙贏 哥德廚具的綠色升級 | 產經 | 中央社 CAN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509050044.aspx?topic=4724






AI淨零/花蓮縣

 

AI淨零/花蓮縣府導入AI抑制揚塵 工地空品超標自動灑水 | 地方 | 中央社 CNA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509100270.aspx



2035年國家自定貢獻(NDC3.0)草案

 


環境部舉辦2035年國家自定貢獻(NDC3.0)草案座談會 廣徵各界意見

https://enews.moenv.gov.tw/page/3b3c62c78849f32f/1f4db30f-4c4f-42dc-93e1-a88ac1d49039






AI淨零/玉山銀行

 

AI淨零/玉山銀拚2030100%綠電 2027年自有行舍全面綠建築 | 產經 | 中央社 CAN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509090229.aspx?topic=4724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

 

強化公私協力守護濕地生態 花蓮分署舉辦外來入侵種移除工作坊 | 中央社訊息平台


池南推「蝶舞翩翩」親子同樂 發現蝴蝶的祕密花園 | 中央社訊息平台


國產柳杉×教育現場 東華附小打造五感學習場域 | 中央社訊息平台


花蓮分署跨機關漂流木應變兵推 強化汛期橫向協作整備力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修復日治古道鹿鳴吊橋段 手作步道培訓重現傳統工法 | 中央社訊息平台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攜手民團 提升馬博橫斷中平林道段登山安全 | 中央社訊息平台


攜手營造三民水雉棲地 林業保育署、玉里鎮公所及牛犁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 | 中央社訊息平台


花蓮分署攜手中廣花蓮台 植原生綠籬築友善職場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16 15:17:28)  春季是最適宜植樹的季節,為實踐環境綠美化理念,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16)日與中國廣播公司花蓮台攜手合作,在玉里轉播站舉辦綠籬栽植活動。透過實地植樹行動,不僅美化園區環境,更積極推廣臺灣原生植物的應用,落實生態永續的目標。

活動共栽植厚葉石斑木200株,藉由建置綠籬,不僅提升園區的綠意,也強化生態功能,並為電臺人員營造更友善、舒適的工作環境。

厚葉石斑木為臺灣常見的原生灌木,具備優異的防風與防塵功能,且其花果深受蜜蜂與鳥類喜愛,有助於提升周邊生物多樣性,是兼具實用性與生態價值的優質綠籬選擇。

中廣花蓮台台長陳秀卿表示,感謝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攜手中廣花蓮台,於玉里轉播站共同推動原生植物綠籬栽植行動。這不僅是一次植樹活動,更是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永續城市與社區」、「氣候行動」與「陸域生態保育」等目標的實際展現。

深信一個友善、綠意盎然的職場環境,能提升同仁的工作幸福感與健康福祉,也有助於推廣生態意識與在地自然連結。持續以媒體的力量支持環境永續理念,與地方夥伴攜手共築更宜居的生態家園。


花蓮分署攜手中廣花蓮台 植原生綠籬築友善職場合照

花蓮分署感謝中廣花蓮台的熱情響應及參與,展現出公私協力守護自然的決心與行動力,亦為地方環境綠化及永續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未來分署也將持續推動原生植物的推廣與應用,攜手更多夥伴共創人與自然共榮的美好環境。


花蓮分署攜手中廣花蓮台 植原生綠籬築友善職場合照


花蓮分署攜手中廣花蓮台 植原生綠籬築友善職場活動照片


中廣花蓮台台長陳秀卿與林保署花蓮分署玉里工作站主任李名轉


花蓮分署攜手中廣花蓮台 植原生綠籬築友善職場活動照片

花蓮新城植樹贈苗添綠意 居民政府攜手共創宜居地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12 15:13:08)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新城工作站與新城鄉公所12日攜手在新啟用的新城鄉大德部落聚會所舉辦「植樹造林及贈苗活動」,共同推動環境綠美化與生態保育。活動提供600株苗木,包括山黃梔、桃金孃、田代氏石斑木及山櫻花,吸引近600人次參加,募集千餘張發票及50公斤廢電池,將愛心捐贈給社福機構為公益盡心力,並在指定區域植樹約1,000平方公尺,為地方生態環境注入新活力。

花蓮分署表示,感謝來自地方社區的民眾與志工踴躍參與,在專業人員指導下親手種下樹苗,感受植樹的樂趣與意義。此外,現場進行苗木贈送,鼓勵民眾將綠意帶回社區,共同打造宜居環境。透過植樹造林,不僅能促進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也能有效發揮固碳減碳的功能。

新城鄉公所指出,透過活動提升居民對森林保育及環境永續的認識,鼓勵參與綠化行動。未來將持續與花蓮分署合作推動相關生態保育與綠美化計畫,共創綠色永續家園。

植樹月即將進入下半月,花蓮分署感謝民眾熱情支持與參與,接下來到月底前還有8場植樹贈苗活動,盼能號召更多民眾投入環境保護行列,美化環境,也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綠意盎然、更適居住的土地。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新城工作站與新城鄉公所12日在新啟用的新城鄉大德部落聚會所舉辦「植樹造林及贈苗活動」,參與民眾眾多。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新城工作站與新城鄉公所12日在新啟用的新城鄉大德部落聚會所舉辦「植樹造林及贈苗活動」,參與民眾眾多。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新城工作站與新城鄉公所12日在新啟用的新城鄉大德部落聚會所舉辦「植樹造林及贈苗活動」,參與民眾眾多。


花蓮森林新春暢遊 登山、花海、木育蛇麼都有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20 17:23:30)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串聯花蓮地區森林育樂場域,由北至南替您規劃春節行程,免煩惱盡情暢遊!得天獨厚的森林環境、充滿日式懷舊風情的建築群及適合闔家賞玩的主題活動,歡迎揪親朋好友來聚,共繪美好回憶!

農曆年期間,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及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1月28日(除夕)當天休園,1月29至2月2日(初一至五)每日開放遊客參觀遊憩;瑞穗生態教育館1月27至30日(小年夜至初二)休館,1月31日(初三)起開放參觀;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春節連續假期不打烊。

森「蛇」歡喜遊,集章送好禮

花蓮分署所轄森林育樂場域,具有豐富多元的森林環境,春節期間(1月29日至2月2日)集滿必遊景點3個戳章(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可兌換花森好禮1份,各園區款式不同,每日限量2份,贈完為止。於必遊景點購買臺灣狐蝠布偶即可獲得超Q狐蝠春聯及紅包袋乙份,體驗自然也福氣滿滿!

遊池南登高迎新年

1月29日至2月2日至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木育遊戲(手撥彈珠台、套圈圈、射擊山老鼠),將依遊戲成績兌換各式池南特色禮,歡迎新年試手氣,體驗木育樂趣。此外,在遊客中心消費滿額還可兌換滿額禮!

1月29日至2月2日,前往鯉魚山步道「養心亭」、「觀景台鯉魚山三角點」各拍攝1張合照,上傳至臉書打卡或分享,可至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服務中心,即可手搖轉珠機1次,換取登高禮。

有蛇有得 悠遊林田山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1月29日至2月2日配合食堂前世今生照片展,至園區尋找照片展中3個指定景點,蓋章打卡後可至森樂館兌換小禮!森樂館單筆消費滿$600即可送檜木聞香包福袋一只(每日限量30份)、單筆消費不限金額於粉絲專頁打卡按讃加碼贈送樟木噴繪磁鐵冰箱貼一只。在園區新亮點-「林場喫冰」館內消費滿額抽好禮,快來試手氣!來到園區不要錯過最有氣質的「林田山咖啡二館」,消費滿350元送甜蜜小點、打卡享9折優惠,還有充滿原住民風情的「原藝館」,年節期間館內木作品8折優惠,每日還有一件限定品5折優惠,趕快來尋寶喔!

因園區正進行房舍修復工作,提醒遊客經過工區時快速通過,並請到引導車輛依指標停放在園區外臨時停車場。

金蛇繞福 大農大富好運到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春節期間種植油菜花、大波斯菊、百日草等草花,金黃色及紫色的花海相互交錯為大地畫布塗上一抹鮮豔的色彩,並且襯托創作家「達鳳‧旮赫地」為故鄉太巴塱創作的「永恆的忻星」藝術品,還有迷人的森林自行車道及可愛的波波球景觀,歡迎騎乘單車暢遊園區林間自行車道及景觀花海。

平森為歡迎遊客前來到訪走春,自1月29日起至2月2日與園區花海合照打卡上傳臉書或IG粉專,可憑畫面至遊客中心玩抽抽樂1次,試試手氣帶走各式精美小禮及松錳租車自行車租用折價券,每日獎品數量有限,抽完為止。按讚或追蹤大農大富臉書或IG粉專,也可至遊客中心兌換明信片1張。

瑞穗生態教育館猜謎語活動即將「蛇」來!
透過各式各樣的謎語,激發參與者的智慧和思維,歡笑中發現生活周遭動物植物的名字,可獲得一份小獎品。1月31日至2月2日(初三至五)每日上午10時到下午4時,推出春節限時活動,一起探索謎語的魅力,增進友誼,留下美好回憶,還有小獎品送完為止。

活動詳情歡迎查詢各育樂場域臉書粉絲專頁: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https://www.facebook.com/ChihnanNationalForestRecreationArea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https://www.facebook.com/ilovemorisaka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https://www.facebook.com/MASADIFOREST
瑞穗生態教育館 https://www.facebook.com/rsecology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軌道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中山堂


瑞穗生態館-介紹天空猛禽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流籠(阮立雯拍攝)



2025年9月8日 星期一

⊙【嘉義市】環保生活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永續環境>環保業務



為推動城市永續與資源循環,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今年度完成7處公寓大樓資源回收形象改造。除了改善硬體設施與環境品質,更結合教育宣導與多國語文標示,協助不同族群住戶提升分類辨識度,讓回收更便利、社區更友善,提供住戶更舒適的回收環境。

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表示,自97年推動資源回收形象改造計畫以來,已協助轄內超過50處社區、學校及里改善回收空間,逐步翻轉市民對回收設施的印象。今年除硬體改善外,更加強教育宣導與多語化設計,特別針對管委會與清潔人員辦理資源回收宣導,並在回收點張貼多國語文分類海報,幫助不同族群住戶辨識回收物品,進一步提升分類精準度與回收效率。參與改造的大樓住戶普遍反映,新的回收空間不僅環境明亮乾淨,也有清楚標示,讓分類更方便,清潔人員整理起來更有效率,住戶的回收意願也因此提升。

資源回收是邁向淨零排放與永續城市的重要一環,未來將持續推動更多大樓及社區加入形象改造行列,並透過環境教育、循環利用及智慧回收等措施,讓「垃圾全分類、零廢棄」真正落實在市民生活中。也呼籲市民朋友一起隨手做回收、惜福惜物,攜手打造更宜居、更友善的綠色嘉義。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17 12:44:56)  為落實垃圾分類政策,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即日起加強垃圾分類稽查行動,除沿線垃圾車外,亦加強定點垃圾車「破袋稽查」,請民眾落實垃圾分類,切勿將營建及事業廢棄物排出至垃圾車,以免受罰。

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為便利民眾排放垃圾,除了周收五日的沿街收運外,全市共提供23 處定時、定點收運點,近來發現不斷有不肖業者非法代收垃圾或大型營建、事業廢棄物,甚至有民眾未依垃圾分類規定將垃圾排出至垃圾車,讓垃圾量大幅增加。為杜絕不法情事,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將於垃圾車服務時間,檢查民眾所排出垃圾,並依廢棄物清理法第12條相關規定,垃圾強制分類分為三大類,即一般垃圾、廚餘、資源回收,未依規定分類者,將開立勸導單,若經勸導後仍未改善,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第50條處新臺幣1,200元以上至6,000元以下罰鍰;另事業廢棄物若未委託經主管機關許可之合格清除處理機構或執行機關清理,可處新臺幣6,000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局長李佳禾提醒,瓦斯罐、廢乾電池、廢鉛蓄電池及其他易燃物等以上危險物品不可直接丟入垃圾車,經壓縮後可能造成爆炸或起火等危險,務必交予回收車人員回收,保障第一線收運垃圾的清潔隊員以及民眾自身安全,亦減少垃圾車清運問題及焚化爐負擔,呼籲民眾確實做好垃圾分類與垃圾減量工作,共同維護環境整齊清潔,打造永續低碳的城市


湖子內定點垃圾分類宣導


禁止亂丟事業廢棄物


嘉義市擴大垃圾破袋稽查取締

2022-10-03。中央助嘉義市建設污水系統 提升民眾生活品質

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4&s=266197

 

2022-09-24。嘉義市環境知識競賽高手雲集 黃敏惠市長勉勵選手成為「環保尖兵」

https://www.chiayi.gov.tw/News_Content.aspx?n=454&s=761237

 

2022-09-17。響應世界清潔日及淨零排放 黃敏惠市長:「減塑、消廢」是最潮生活

https://www.chiayi.gov.tw/News_Content.aspx?n=454&s=760706




2025年9月3日 星期三

2025 績優公廁評比

 

114年「我家廁所超級讚」績優公廁評比 | ESMS環境衛生管理資訊系統

https://esms.moenv.gov.tw/toilet/VoteToilet2025


廁也能超級讚!績優公廁網路票選9月登場

https://enews.moenv.gov.tw/page/3b3c62c78849f32f/967014d0-8a44-4c61-adf5-8898c53deb7a

為鼓勵公私部門持續精進公廁服務品質,打造乾淨、舒適、友善的如廁環境,環境部環境管理署辦理114年績優公廁評比活動,並自9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舉辦網路票選活動,邀請全民一起參與,為心目中的優質公廁投下關鍵的一票,選出心目中的優質公廁。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表示,今(114)年度共有62處優質公廁參與評比,經過第一階段委員初審後,遴選出40處公廁進入第二階段實地考評。此外,評比活動也將同步進行網路票選活動,其中企業提供類、交通場站類、觀光遊憩類及地方政府推薦類(績優公廁組)等類別邀請民眾參與投票,選出心目中的優質公廁,藉由公眾參與力量,提升全民對公廁品質的重視,促進公共廁所的持續優化與精進。

今年度績優公廁評比有兩大創新;第一是「參賽類別擴大新增『企業提供類』」,除了整合既有的超商、加油站及連鎖速食店外,新增擴大納入連鎖量販店及百貨公司,期能樹立典範,吸引更多企業及民間單位提供優質公廁。第二為「新增地方政府推薦類-績優性別友善公廁組」,以鼓勵尊重多元性別需求及致力提供乾淨舒適廁所的管理單位。

網路投票時程自114年9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活動期間民眾每人每日共可投4票(企業提供類、交通場站類、觀光遊憩類及縣市政府推薦類各1票),網路票選分數將占績優公廁最終評分的10%,環管署邀請全國民眾踴躍至活動專屬網站進行投票( 網址  https://esms.moenv.gov.tw/toilet/VoteToilet2025 ),用您的一票,讓優質好公廁被大家看見,您的每一票都是推動優質公廁重要力量,共同營造乾淨、舒適友善的公共環境。


TWECOLIVING2022 全國績優公廁評比




中央政府公有既有建築物及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能效改善及淨零示範補助計畫

TWECOLIVING我國推動淨零建築與應用推廣計畫


中央政府公有既有建築物及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能效改善及淨零示範補助計畫


訂定「一百十五年度中央政府公有既有建築物及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能效改善及淨零示範補助計畫申請補助作業須知」,並自即日生效。

https://www.abri.gov.tw/News_Content.aspx?n=745&sms=9451&s=331167


修正「一百十四年度中央政府公有既有建築物及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能效改善及淨零示範補助計畫申請補助作業須知」,並自即日生效。

https://www.abri.gov.tw/News_Content.aspx?n=745&sms=9451&s=330987


內政部核定114年度補助中央政府公有既有建築物及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能效改善及淨零示範之受補助機關入選名單

日期:113-12-30

本部業於113年10月4日函送「一百十四年度中央政府公有既有建築物及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能效改善及淨零示範補助計畫申請補助作業須知」供中央政府與其所屬機關(構)及各級國立學校向本所提出申請,經本所辦理初選、現勘及決選作業,並報本部核定後,受補助機關之入選名單共計24個正取單位及6個備取單位,正、備取名單詳附件。

附件 - 114年度中央政府公有既有建築物及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能效改善及淨零示範補助計畫-受補助機關入選名單PDF


內政部核定113年度補助地方政府公有既有建築物及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能效改善及淨零示範之受補助機關入選名單。

日期:112-09-07

本部業於112年3月23日函送「一百十三年度地方政府公有既有建築物及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能效改善及淨零示範補助計畫申請補助作業須知」供全國22個直轄市、縣(市)政府向本所提出申請,經本所辦理初選、現勘及決選作業,並報本部核定後,受補助機關之入選名單共計19個正取改善單位及11個備取改善單位,正、備取名單詳附件。

附件 - 113年度「地方政府公有既有建築物及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能效改善及淨零示範補助計畫」補助名單PDF


「一百十三年度地方政府公有既有建築物及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能效改善及淨零示範補助計畫申請補助作業須知」自112年3月23日生效。

日期:112-03-27

一、依據行政院111年10月27日院臺建字第1110031200號函核定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4期(112-113年公共建設類)「補助公有既有建築物及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能效改善及淨零示範」(核定本)辦理。

二、依上開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本部補助地方政府辦理旨揭計畫,由本所主辦,為利後續補助工作之推展,113年度旨揭計畫提前於本(112)年度辦理籌備工作,申請對象為地方政府所屬公有建築物。請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彙整所屬(轄)之機關(構)、學校、醫院及鄉(鎮、市、區)公所等之申請案後統籌辦理申請,並於112年3月23日起45日內,將申請提案之基本資料(詳須知之附件三)函送本所辦理。

113年度地方政府公有既有建築物及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能效改善及淨零示範補助計畫-申請補助作業須知 (核定版) PDF


附件二、改善項目說明

國家發展委員會於一百十一年三月三十日發布我國二0五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正式宣示我國將積極邁向淨零排放目標發展。國際 間關於淨零建築、近零碳建築的執行政策,均先以現行建築外殼與設備之合適節能技術達成「建築最高能效」為首要任務,再以潔淨能源或再生能源達到「綠能歸零」為完結,因此我國的淨零建築亦以「建築最高能效」為目標,而「綠能歸零」則有賴其他部會來促成。其中「淨零建築」係採分年分階段方式推動建築物節能減碳,二0五0年設定之目標為:百分之百新建建築物及超過百分之八十五既有建築物為近零碳建築。

臺灣位處亞熱帶,氣候濕熱,空調耗能密度極高;尤其在近年來地球溫暖化、中央空調系統超量設計或缺乏有效能源管理之情況下,使室內空調耗電量大增,造成嚴重能源浪費;而部分建築物由於設計不當,亦造成室內照明、建築外殼隔熱性能不佳等問題,因此,提升建築物內各設備之能源使用效率、室內照明節能及建築外殼隔熱性能等,進而達到節約能源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為本計畫之主要目標。

本計畫以建築物設備運轉與能源管理、建築外殼隔熱、再生能源與儲能系統等三大面向,包括針對既有建築物之空調、室內照明、熱水系統等,導入低成本節能技術、運轉管理策略及進行測試調整平衡程序,經由系統面、設備面及管理面之調整改善,以降低建築物之耗能;同時加入建築外牆、屋頂(含屋頂綠化)、外遮陽及建築開窗含玻璃貼膜等具有提升建築外殼隔熱性能之改善手法;並針對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納入再生能源、儲能系統。將可有助於降低及調節夏季尖峰用電,解決建築耗能問題與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進而引導朝向近零碳建築邁進,並帶動國內建築節能產業之發展,營造節能減碳的永續生活環境。

綜上所述,本計畫將以建築外殼節能改善、屋頂隔熱改善、開窗隔熱改善、空調主機性能提升或汰換節能改善、室內照明節能改善、高效率熱泵熱水系統節能改善、建置或升級建築能源管理系統、空調系統節能策略導入節能改善、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納入建置再生能源及儲能系統等九個項目作為主要改善項目,相關說明如下:

(一) 建築外殼節能改善外牆隔熱改善

隨著氣候變遷,建築物永續設計的需求日益增加,都市建築朝向高層化發展;外牆所占建築外殼表面積比例與日俱增,較屋頂所占面積為大;若外牆熱性能未加以妥善考慮,相對的,外牆總傳透熱量亦會較屋頂總傳透熱量為大。藉由透過降低構造體、外牆熱傳透率U值、降低外牆表面相當溫度,運用已成熟的設計樣式,兼顧外牆隔熱材料

(二) 屋頂隔熱改善(含屋頂綠化)

建築物屋頂受到外氣影響甚大,隔熱性能差的屋頂會增加室內環境的熱負荷,故改善屋頂隔熱可減少空調能源消耗,增加舒適性。屋頂隔熱方式甚多,包括鋪設隔熱層,利用材料的熱阻特性來阻擋太陽輻射熱傳遞入室內;或是採用屋頂綠化不但可降低都市熱島效應以減緩地球暖化,亦可替建築物降溫、綠美化都市環境以及淨化都市空氣。藉由提升屋頂綠化面積,及選用降溫效果高的植栽,可隔絕降低建築物的熱量負荷,降低屋頂層的室內溫度,達到節能減碳及改善室內熱舒適度的效果。

(三) 開窗隔熱改善

1. 外遮陽改善

外遮陽設計在亞熱帶地區是建築外殼節能改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影響整體空調耗能變動約二成左右,另外遮陽同時也是一種科學化、綜合 化的建築風格設計法,其會因地方緯度及氣候特性之不同而形成具地方特色之遮陽型式。因此,外遮陽之設計不但能達成節能之目的,亦能塑造地方風貌。

2. 建築門窗用玻璃貼膜改善

建築門窗用玻璃貼膜用於建築節能用途,可稱為「玻璃隔熱紙」或「玻璃節能膜」,泛指貼附於建築用玻璃外側或內側作為阻絕或反射太陽日射輻射,以達節能與室內熱舒適之產品。建築門窗用玻璃貼膜具有方便施工、成本上較增設外遮陽經濟與維護較容易等優點。適合當建築物欲設置外遮陽但搭設施工鷹架不易或建築面積計算上之法規限制等因素,可選擇設置貼附建築門窗用玻璃貼膜。

(四) 空調主機性能提升或汰換節能改善

中央空調系統以冰水主機耗能為最大部分,約占系統耗能的百分之六十,其中央空調系統之超量設計、空調主機效率老化、舊型冰水主機效率差,且經長時間使用造成效率下降,皆是造成空調耗能之主因,如針對老舊冰水主機進行汰換改善後,預計可節能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二十五,對於節能減碳有很大助益;另針對小型空調系統,如窗型機、分離式冷氣、箱型冷氣機等,因老舊造成效率衰退,可導入如變冷媒量空調系統Varied Refrigerant Volume System,簡稱 VRV 系統,可因應室內熱負荷變動來變冷媒流量,形成獨特的主機側空調節能技術,並依各區域之用途性質分別選用合適的室內機種,達成分區空調之目的。 

(五) 室內照明節能改善

油電價高漲的現代,如何挑選高效率與防眩光的燈具,在提供適當之 照度前提下並達到室內照明節能,已成為室內照明設計的主要訴求。除了採用高效率燈具外,利用晝光、裝設反射板及採用防眩光燈具等設備,可以提升室內照明之舒適度及達到節能減碳,同時增加室內人員的工作效率。而非經常性使用之空間,可導入照明控制或輔助照明概念,透過自動感應或定時點滅裝置,增進照明節能之功效。

(六) 高效率熱泵熱水系統節能改善

傳統電熱水器效率不佳,耗能嚴重且常有忽冷忽熱的問題,而鍋爐設備則需支出龐大之燃料費。針對上述情況,本計畫係採用高效能之熱泵設備,回收再利用大自然中之熱能或廢熱,進而產生熱水,其效率為傳統電熱水器的三倍以上;若與鍋爐設備相較,則可節省大量燃料支出,整體能源效率約可提升百分之四十,回收年限僅需二年。且熱泵設備產生之餘冷, 亦可回收整合至空調系統中,供應部分冷房以減少空調用電,達到雙重節能效果。

(七) 建置或升級建築能源管理系統

建築能源管理系統(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簡稱 BEMS)係以直接數位控制(Direct Digital Control, DDC)及網際網路等技術,集中監控各配電箱之供電需量、空調主機、水路系統、空調箱及風機盤管或照明設備之運轉狀況,具有設備異常警示功能及資料庫自動記錄 功能。並可透過網路遠端連線操作,以有效管理或分析歷年運轉資料,進行系統診斷,評估能源使用效率優劣,作為不斷調整最佳化節能管理之依據。透過 BEMS 之監控改善及管理,可有效合理化室內溫、濕度及外氣供應量;控制電力負載狀況,防止尖峰用電超約罰款,並加強設備管理維護,維持機器設備最佳運轉效率。

(八) 空調系統節能策略導入節能改善

空調系統占建築物耗電約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若可提升空調系統設備能源使用效率,則可大幅提升節能減碳之功效。本計畫之空調系統節能策略,係以整合建築節能與資通訊 BEMS 能源監控系統及導入節能運轉 策略等方式,進行改善工程。如:不同季節之空調主機臺數控制,可使主機長時間運轉於高負載率高效率之狀態;增設變頻調控設備,以發揮變流量節能功效,減少馬達運轉耗電;空調箱增設熱交換器及監控設備,進行外氣預冷、廢熱回收或自動控制外氣引入量等節能運轉策略,以降低空調熱負荷等。

(九) 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建置再生能源及儲能系統

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之建置目的,在發生緊急事件時,能提供民眾快速就近避難,以降低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依建築法規定,建築物依規定應附建防空避難設備,惟除空間建置外,重點仍在其現況是否經常維持可供緊急避難使用狀態,尚須使其配備必要的維生及防護物資。當再生能源與儲能系統逐漸應用在建築物,有助於國內推動「淨零建築」政策,本次補助建築公共緊急避難空間建置再生能源及儲能系統,透過自址生產之再生能源電力,期能藉由綠能歸零來達成淨零建築之目標。 此外,於發生緊急事件時亦可作為緊急發電及備用電力,提供民眾基本維生之用電需求。另藉由平時儲能系統儲存之備用電力,將有利於參與電力需量反應(配合調整用電),帶動國內儲能產業發展,擴大多元的應用場景。至新增之再生能源、充電及儲能等設施,以設置於戶外空間為優先考量,並應加強該設施消防及緊急應變機制與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