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水環境低衝擊開發



 
營建署表示,台灣近年來面臨氣候變遷,雨季、旱季豐枯期變化更加劇烈的挑戰,除加強水資源的開源與節流外,同時也要提升國內抗洪耐災的能力。鑑於104年所出版《水環境低衝擊開發設施操作手冊》應與時俱進擴充內容,持續導入水環境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簡稱LID)概念,特啟動「水環境低衝擊開發設施操作手冊」的編修作業,該手冊第2版已於110年12月完成。同時,也拍攝「城市保濕─現代都市養生法水環境低衝擊LID推動成果」宣導影片,讓民眾可透過手冊與影片等不同媒介,更加了解低衝擊開發的理念與重要性,詳細內容皆可至營建署網站(公開閱覽及影音中心)下載與觀看,歡迎各界多加運用。

新版編修廣納實務案例及設施單元

營建署指出,重新編修的第2版手冊是依據各界實際使用之回饋及參考LID實施具體案例來進行內容編修,同時新增滲透網管、雨水積磚、植生綠牆及礫石槽等設施單元;更收錄生態滯留單元、透水鋪面、植生溝、綠屋頂、雨水桶、植生綠牆及滲透網管等友善環境的施作案例。另有關低衝擊開發與下水道系統連結也增闢專章說明。

營建署最後表示,新版手冊在材料、工法與案例分享等各方面資訊更為豐富、完整,可作為國內工程規劃、設計與管理相關工作者推動低衝擊開發設計之參考,讓此理念落實於相關工程中,以建構具承受力及可減災耐災的韌性台灣。





2021-10-06營建署持續協助地方政府推動低衝擊開發工程,改善都市排水已有成效

近年來,全球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強降雨致災之情事時有所聞,營建署表示面對都市排水治水議題,除傳統施作或擴建下水道改善積淹水外,目前在新北市校園之都市排水治理方面,導入歐美國家推動低衝擊開發(LowImpact Development,簡稱LID)之管理概念,以建構具承受力及可減災耐災的韌性都市。營建署進一步說明自104年9月起推動,截至110年止,補助新北市政府中央款新臺幣1億6,808萬元,地方配合款0.72億元,共完成中和區自強國中、自強國小、板橋區板橋國中、五股區成州國小、三重區三重高中、新北高中、汐止區金龍國小共7處易積淹點的低衝擊開發工程。此外,110年2月核定新北市永和福和國中及三重正義國小低衝擊開發工程,補助新北市政府中央款新臺幣0.98億元,地方配合款0.42億元,繼續推動改善都市排水工程。

導入減災防洪新思維 低衝擊開發理念發揮大功效

營建署指出,因既有道路地下空間有限,下水道擴建及遷移民生管線不易,若能在公共設施施作時,同步搭配低衝擊開發工程,將可有效強降雨時積淹水情形。就新北市來看,現已完工之7處低衝擊開發工程,可容納雨水總體貯留量約2.03萬噸,有效改善過往易淹水之情事。此外,新北市中和環球購物中心一帶,從前時雨量達79mm即會造成淹水,於105年8月完成自強國中小低衝擊開發(LID)示範工程至今,即使現時雨量達80mm時也不再造成淹水;另108年2月新北市五股區成州國小透水保水工程及同年6月新北市三重高中透水保水工程完工後,在地排水情形均獲得顯著改善。

中央地方聯手打造韌性城市,提升都市防洪容受能力

營建署表示經由導入低衝擊開發措施,創造高透水、低洪災及生態節能的都市水環境,未來也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合作,促進低衝擊開發工程之普及化,逐步提升都市地區防洪容受能力,以達減災防洪之韌性城市。



近年來,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各地皆面臨不同的極端氣候考驗,以台灣來說,今年上半年受到乾旱影響,全台水情吃緊,不得不啟動限水措施來因應;近期則是急降雨來襲,雖然紓解旱象問題,但伴隨瞬間暴雨,也出現淹水等雨災情事發生。

營建署表示,台灣受到地形地貌影響,年雨量雖高,但長期以來大多數的雨水都會直接流入大海,如何有效留住水資源,一直以來都是重要的課題。此外,現正面臨氣候變遷的挑戰及國內用水需求持續成長,如何強化水資源的開源與節流,建構具承受力及可減災耐災的韌性台灣,是現階段的挑戰。營建署有鑑於104年所出版《水環境低衝擊開發設施操作手冊》應與時俱進擴充內容,持續導入水環境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簡稱LID)概念,提供工程規劃、設計與管理相關工作者實務運用,以達到提升都市地區抗洪耐災能力。

新版操作手冊納入友善、永續環境設計

營建署表示,新版手冊是依據各界實際使用之回饋及參考LID實施具體案例,新增內容包含滲透網管、雨水積磚、植生綠牆及礫石槽等設施及相關友善、永續的環境設計實例,使手冊在材料、工法、成本及案例等各方面資訊更為完整。同時,為提升減洪效益,積極推動「LID與雨水下水道系統整合研究」,現階段成果已顯示出LID設施與雨水下水道系統適當連結,除可增加減洪效益外,還能淨化雨水下水道水質。



延續全面治理,提升保護標準

營建署以全面提升全國都市地區防洪保護標準為長期目標,自106年起辦理「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雨水下水道治水項目,預計至民國114年將改善全國都市排水設施長度達115公里,增加都市滯洪量60萬立方公尺,同時搭配低衝擊開發理念,來落實前瞻計畫之各項延續性工程,以總合治水策略,持續辦理都市地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之改善,並推動雨水調節池、低衝擊開發工程之普及化,配合滾動式檢討,逐步提升都市地區防洪保護標準,以朝永續發展之韌性台灣邁進。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台灣年雨量雖高,但因地形高差大、雨水入海快速,可留用水資源有限,又因近年氣候變遷,雨季、旱季豐枯期變化更加劇烈,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及用水需求持續成長,除加強水資源的開源與節流外,更應建構出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的韌性台灣,以加強土地水環境體質與耐性能力,109年起爰賡續辦理水環境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以下簡稱LID)設施操作手冊編修與下水道整合研究計畫。

公共設施及都市設計規範導入低衝擊開發規劃

營建署現階段已就其管轄新市鎮,完成「淡海新市鎮第一期港平營區原址暨周邊範圍導入LID初步規劃與設計原則」及「高雄新市鎮橋頭科學園區LID設計區位建議方案」,其中港平營區範圍內之公園導入LID雨水花園設計方法,住宅區則藉由水理模式計算整體效益,模擬導入LID工法建議。

高雄橋頭科學園區則已完成現況分析,依據計畫道路設計寬度,建議道路、住宅區、商業區及產業區導入配置方案,現正進行細部計畫圖作業,後續都市設計規範並將導入低衝擊開發規劃理念,以減緩強降雨衝擊與增加新市鎮開發基地保水功能。

操作手冊編修,推廣LID理念

內政部營建署指出,前於104年所出版《水環境低衝擊開發設施操作手冊》,經各界實際使用回饋以及蒐集相關LID實施具體案例後,將再次編修該操作手冊內容,預計新增包括滲透網管、雨水積磚、植生綠牆及礫石槽等設施相關設計注意事項與規格資料,另外並蒐集生態滯留單元、透水鋪面、植生溝、綠屋頂、雨水桶、植生綠牆及滲透網管之實際施作案例,將一併整合編輯納入新版手冊,使手冊在材料、工法、費用及案例等各方面在查詢更為完整,未來將提供國內各相關單位辦理LID設施之參考手冊,逐步達成推廣LID理念,減少地表逕流及土地開發造成環境衝擊之效益。



住宅區示範構想

2020-06-10辦理「水環境低衝擊開發設施操作手冊編修與下水道整合研究計畫」,研提減緩強降雨衝擊與保水對策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台灣年雨量雖高,但因地形高差大、雨水入海快速,可留用水資源有限,又因近年氣候變遷,雨季、旱季豐枯期變化更加劇烈,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及用水需求持續成長,除加強水資源的開源與節流外,更應建構出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的韌性台灣,以加強土地水環境體質與耐性能力,109年起爰賡續辦理水環境低衝擊開發設施操作手冊編修與下水道整合研究計畫。

低衝擊開發能結合防洪治水與環境營造

內政部營建署近年積極研究與推動結合治水防洪及環境營造的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以下簡稱LID),透過貯存、滲透、蒸發及延遲逕流等生態系統為根基的暴雨管理方法,減少地表逕流的發生及土地開發的環境衝擊,同時研提相關法規增修及配套措施之建議,希冀能夠將LID概念導入於都市設計、區域開發、下水道系統整合及建築施工與管理之機制中。

結合低衝擊開發設施與都市雨水管理提升經濟效益

營建署指出,近年來雙北市、桃園市及高雄市等地區,已有LID實施具體案例並回饋相關成果,本委託案盼能透過專業與學術性研究,整合台灣地區設施案例、增編LID手冊,並加入公共設施逕流分擔,及整合下水道排水系統的研究,將LID概念落實於國內都市開發與工程建設中。

本次委託技術服務案將著重於開發地區LID設施操作模擬、實際案例探討及監測資料分析,作為後續推動之重要參據並深化LID之作為,目前研究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已著手辦理LID操作手冊編修、LID與下水道系統連結之都市暴雨管理系統規劃、保水量體於減洪貢獻度研究、淡海新市鎮港坪營區與高雄新市鎮橋頭科學園區導入LID初步規劃與設計原則、本署LID實做案例環境監測分析等項目,提供LID設施更新、規劃設計原則建議與監測成果回饋與工法改進等,期能進一步提升LID設施與都市雨水管理系統結合後之效益。



營建署表示,台灣年雨量雖高,但因地形高差大、雨水入海快速,可留用水資源有限,又因近年氣候變遷,雨季、旱季豐枯期變化更加劇烈,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及用水需求持續成長,除加強水資源的開源與節流外,更應建構出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的韌性台灣,以加強土地水環境體質與耐性能力,爰賡續辦理水環境低衝擊開發設施操作手冊編修與下水道整合研究計畫。

低衝擊開發能結合防洪治水與環境營造

營建署指出,該署近年積極研究與推動結合治水防洪及環境營造的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以下簡稱LID),透過貯存、滲透、蒸發及延遲逕流等生態系統為根基的暴雨管理方法,減少地表逕流的發生及土地開發的環境衝擊,同時研提相關法規增修及配套措施之建議,希冀能夠將LID概念導入於都市計畫、都市設計及建築施工與管理之機制中。

結合低衝擊開發設施與都市雨水管理提升經濟效益

營建署表示,近年來雙北市、桃園市及高雄市等地區,已有LID實施具體案例並回饋相關成果,本委託案盼能透過專業與學術性研究,整合台灣地區設施案例、增編LID手冊,並加入公共設施逕流分擔,及整合下水道排水系統的研究,將LID概念落實於國內都市開發與工程建設中。本次委託技術服務案將著重於開發地區LID設施操作模擬、實際案例探討及監測資料分析,作為後續推動之重要參據並深化LID之作為,目前採購案預定11月底前完成後,即著手辦理LID操作手冊編修、LID與下水道系統連結之都市暴雨管理系統規劃、保水量體於減洪貢獻度研究、淡海新市鎮港坪營區與高雄新市鎮橋頭科學園區導入LID初步規劃與設計原則、都市計畫與設計審議導入LID審查機制等項目,提供LID設施更新、規劃設計原則建議與實際操作案例成果,期能進一步提升LID設施與都市雨水管理系統結合後之效益。



營建署表示,台灣年雨量雖高,但因地形高差大、雨水入海快速,可留用水資源有限,又因近年氣候變遷,雨季、旱季豐枯期變化更加劇烈,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及用水需求持續成長,除加強水資源的開源與節流外,更應建構出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的韌性台灣,以加強土地水環境體質與耐性能力。

營建署指出,該署近年積極研究與推動結合治水防洪及環境營造的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以下簡稱LID),透過貯存、滲透、蒸發及延遲逕流等生態系統為根基的暴雨管理方法,減少地表逕流的發生及土地開發的環境衝擊。已完成「水環境低衝擊開發示範與推動計畫」相關法令整合建議、技術推廣、諮詢輔導及示範案例實作等四大工作面向,透過整合產官學界意見、編撰LID課程教材與認證機制、加強宣導及案例諮詢等,同時研提相關法規增修及配套措施之建議,希冀能夠將LID概念導入於都市計畫、都市設計及建築施工與管理之機制中。

營建署表示,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等地區,已有LID實施具體案例並回饋相關成果,本階段盼能整合台灣地區設施案例、增編LID手冊,並加入公共設施逕流分擔,及整合下水道排水系統的研究,將LID概念落實於國內都市開發與工程建設中,本次將著重於開發地區LID設施操作模擬、LID實際案例探討及監測資料分析,作為後續推動之重要參據並深化LID之作為。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衝擊,臺灣地區受限於先天地理環境及近年氣候急遽的變化,對於水資源的需求日增月益,開發的同時卻常常忽略對大自然造成的衝擊,以至於近年來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漸高,對民眾的生命安全產生極大的損害。「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是一具有「前瞻」之概念,並融入海綿城市之概念,其作法是將城市設想為海綿,單一開發或建築基地均應具有吸水、保水、貯水、過濾水的功能,水一來就立刻收納,像是被海綿吸收一樣,是以分散式、小規模的就源處理設計,透過貯存、滲透、蒸發及延遲逕流,並以生態系統為根基的雨水管理方法,並且可帶來涵養水源、美化城市、改善生態環境及降低都市熱島效應等附加價值,因此結合治水防洪及環境營造的「低衝擊開發」,能夠對水資源加以控管,增進日後環境的永續經營。

前階段「水環境低衝擊開發設施操作手冊編製與案例評估計畫」已於104年6月完成,成果含編製完成水環境低衝擊開發設施操作手冊、提出各項低衝擊開發設施單元設計與效能說明,並制定完成相關輔助分析圖表、模式及評估指標,可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為使成果得以落實並廣為推廣,藉由辦理類似說明會,讓各界知曉,並加以推廣及落實執行,本署絕對是責無旁貸。因此,本署已於106年9月至107年1月間分別於嘉義市、高雄市、新竹縣、桃園市、新北市及台北市辦理推廣說明會,每場說明會中除將本署印製之手冊贈與各縣市政府,作為低衝擊開發相關政策與工程施作的參考之外,同時也辦理低衝擊開發基本介紹的說明及相關設施概念與設計原則的講解。使說明會不僅是將「低衝擊開發」概念推廣至各相關單位,同時提供諮詢與討論的雙向平台。

此外,本署亦已於107年1月22日、23日舉辦了為期兩天低衝擊開發基教育訓練課程;其中,第一天的課程內容包括了低衝擊開發基本概念、設施設計及配置等基本課程,並介紹了美國環保署(U.S.EPA)公開發行的SWMM降雨逕流模式基本設定,且搭配現有案例讓學員們可操作練習。

第二天則走訪現有低衝擊開發案例:道路─桃園市蘆竹區大華北街、學校─新北市中和區自強國中小、產業園區─新北市板橋區遠東資訊園區。透過現地完工案例參觀,讓學員們可直接接觸低衝擊開發設施,現場更有相關測試、可視設施及工程機構之解析,使低衝擊開發運作的過程變得透明並易懂。

說明會等活動對「低衝擊開發」的推動只是一個開端,期待藉由產、官、學各界通力合作下,儘快達成目標,共創美好的居住環境。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有鑑於國內已有許多施工單位陸續引進低衝擊開發進行相關設施之施作,然並未對已完成之低衝擊開發設施進行監測,故無法了解個別低衝擊開發設施及整體工程之成效,亦無法觀察其生命週期並回饋資料,作為後續維護及改善低衝擊開發工程之建議,據此,該署將於高雄新市鎮範圍內施作「高雄新市鎮綜合示範社區14條低衝擊開發人行步道示範工程」,透過選擇不同斷面尺寸(級配層厚度30公分、50公分、70公分),及級配層 (ASTM規範規定之57號骨材級配、「透水性鋪面使用手冊」之JIS A5001規範C-40號骨材級配及傳統路工級配搭配最大乾密度90%)等,辦理人行道工程設計與施作,並於完成後進行3年監測,將所蒐集資料分析,藉以取得低衝擊開發設施與傳統道路工程在保水、減洪、降溫上之差別及成本分析,作為後續推動方向上更明確之建議與設計者選擇之參考。

內政部營建署指出,目前除協助內政部土地重劃工程處以林口新市鎮機場捷運A7站區之廣十八、廣十九用地作為水環境低衝擊開發之示範區外,並已規劃淡海新市鎮「新市國小」及林口新市鎮機場捷運A7站地區「污水處理廠新建工程」做為示範區,將於示範區內執行監測工作,以利評估水環境低衝擊開發之效益,盼能成為國內低衝擊開發技術之優良案例外,並能了解低衝擊開發設施及整體工程之成效,觀察其生命週期表現,並回饋資料,作為後續檢討低衝擊開發工程之依據。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希冀能透過實務工程技術之建立,並透過實務案例檢視未來推廣時,低衝擊開發設施融入現有基礎工程中可能遭遇問題及修訂操作手冊之方向,並以積極態度持續研究與推動「低衝擊開發」,以有效降低開發對自然之衝擊,俾使國內各項工程及相關開發計畫均能符合低衝擊開發理念,降低因氣候變遷所產生暴雨帶來之災害,達成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目標。


2016-02-19「水環境低衝擊開發設施操作手冊編製與案例評估計畫」相關資訊內容  

水環境低衝擊開發設施操作手冊

  • 水環境低衝擊開發設施操作手冊編製與案例評估計畫:

LID總結報告本文

LID總結報告附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