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1日 星期四

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

 

2023-08-04垃圾量仍增且燒最多 兩張圖表看2022年台灣垃圾處理現況 | 環境資訊中心


2022-10-12互惠合作穩定處理垃圾 焚化廠再拚整改及減碳

為表揚地方政府對垃圾焚化廠營運管理及互惠合作表現優異,並配合環保署「整改結合歲修期程」穩定國內焚化量能之策略,即焚化廠升級整備採擴大歲修結合整改方式,讓全國焚化廠於整改期間仍能維持每年650萬公噸處理量,是全國24座大型焚化廠及地方政府共同努力成果;環保署於10月12日舉辦「110年度垃圾焚化廠查核評鑑頒獎典禮」,由署長張子敬頒發獎項表揚績優單位,同時對於新冠肺炎嚴峻期間仍堅守崗位的第一線執行人員,表達最深之敬意。


環保署表示,本次榮獲特優獎殊榮共有三廠,分別由宜蘭縣利澤廠、苗栗縣廠及基隆市天外天廠獲得,這三廠優良事項包括維持高效率運轉發電及低污染排放(遠低於全國24座焚化廠平均值)外,更積極研發營運績效管理系統及投入AI智能管理技術,並配合中央調度協助處理其他縣市家戶垃圾;優等獎部分則由嘉義縣鹿草廠、高雄市仁武廠、臺中市烏日廠、新北市新店廠、新竹市廠及臺北市木柵廠等6廠獲得,優良事項包括運用高解析監控設備加強垃圾進廠檢查、維持長時間穩定妥善運轉、積極配合跨區合作、焚化灰渣減量等成效;另外,桃園市廠、彰化縣溪州廠、高雄市中區廠、新北市樹林廠、臺中市后里廠及臺南市永康廠等6廠,因勇於投入創新操作技術、積極推動飛灰再利用及推動節能減碳等特殊表現,獲頒特別獎。


此外,對管理監督優良的地方環保局,環保署頒發特優獎3座及特別獎5座。其中高雄市環保局、宜蘭縣環保局及基隆市環保局因協處外縣市廢棄物、積極前瞻規劃廢棄物處理,獲得特優獎殊榮;苗栗縣環保局、新竹市環保局、嘉義縣環保局、屏東縣環保局及彰化縣環保局等5縣市,致力焚化廠整改工作、互惠合作及結合廢棄物產源查核等精進措施,對於整體廢棄物管理具有相當貢獻,獲頒特別獎。


環保署強調,自行政院106年核定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以來,中央積極協助地方政府辦理焚化廠整改延壽工作,全國24座大型垃圾焚化廠營運110年度持續繳出傲人成績單,平均運轉率87.5%,達歷年新高,每公噸垃圾發電量也首次突破530度。此外,響應國際淨零碳排趨勢,各垃圾焚化廠亦積極推動各項節能減碳措施,如更換廠區變頻馬達、風扇葉片材質等以減少用電量,增設冰水主機、保養維護發電機組、製程改善精進等以增加能源使用效率,總計全國24座焚化廠近三年二氧化碳減碳量達5.9萬公噸。


環保署最後表示,全國24座垃圾焚化廠平均廠齡已達20年,但在未來在垃圾處理工作上仍肩負重任,中央將依據「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持續協助縣市政府辦理焚化廠升級整備及單元改善工作外,亦將提升前端進料品質及後端灰渣再利用管理,並協助各廠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及評估減碳技術等工作,以共同邁向循環經濟及減碳目標。



2022-02-21國發會第95次委員會議新聞稿

國發會審議通過「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2期計畫」,落實廢棄物循環經濟政策 

國發會221日召開委員會議審議通過行政院交議之環保署「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2期計畫」,全案將陳報行政院核定,俾利中央與地方共同持續推動多元化垃圾處理,妥善去化廢棄物及提升再生能源發電效益,共同落實政府推行循環經濟之政策。 

為翻轉國內垃圾處理舊思維並與國外新技術接軌,行政院於106年核定環保署「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協助地方政府辦理既有垃圾焚化廠升級整備工程,強化污染防制,延長焚化廠使用壽命,同時也協助地方提升相關環保設施效能,如辦理掩埋場活化整頓,以及提升有機廢棄物、巨大廢棄物、焚化灰渣之前處理及能資源化再利用效能與技術,在中央及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下,已逐步展現成果,包括焚化廠增加年處理量28.7萬公噸及發電量1.9億度、離島地區垃圾轉運量減少10%、環保設施效能提升增加量能每日1,000公噸、增加掩埋場廢棄物處理應變空間43.9萬立方公尺,以及提升有機廢棄物處理量能每日623公噸等。 

 環保署鑒於「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之推行,對於改善環境清潔衛生與家戶垃圾處理均有實質助益,並有助於提升民眾生活品質,爰賡續提報「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2期計畫」,執行期程為112117年,除延續前期計畫持續引進先進焚化技術、灰渣資源循環及提升環保設施效能外,並加強推動廢棄物轉廢為能、分流適所處理,亦鼓勵地方推動廢棄物再生能源發電設施;並遵照蔡總統及行政院蘇院長指示強化全國清潔隊員照護政策所需之清潔隊作業環境改善、汰換垃圾車為低碳車輛及增購廢棄物處理所需之特種機具等;此外,亦推動建置區域性廢棄物處理整體園區,整合規劃環保設施,以「設施整理、土地活用、處理分流」等原則推動,發揮廢棄物能資源化最大效益。 

本計畫預期完成後,除減少廢棄物處理過程之污染排放外,每年可增加廢棄物處理量能18.2萬公噸、發電量1.4億度、減少碳排放8.3萬公噸、掩埋場轉型增加使用空間60萬立方公尺及垃圾產製燃料5萬公噸,除提升廢棄物清理效能及維護整體環境品質外,亦逐步建構循環經濟處理體系及促進綠電與再生能源產業發展。

 

2017-07-21推動多元化垃圾處理—讓垃圾變資源


2017-07-06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




承先啟後發揮新思維 垃圾處理開創新紀元

2017-07-06

環保署今(6)日在行政院第3556次院會報告「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該6年計畫(106年至111年)中央地方共預計將投入新臺幣(下同)153億元,林全院長對於該計畫發揮廢棄物能資源化特性,逐步邁向循環經濟時代,表示極大肯定,並責成環保署應加速執行,縮短期程積極推動。

2023年8月30日 星期三

綠建築標章【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新聞訊息



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 - 綠建築標章    https://gb.tabc.org.tw/


專題文章 - 新聞訊息 - 綠建築標章    https://gb.tabc.org.tw/modules/news/

專題文章


綠建築標章評定收費標準調整

https://gb.tabc.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2











TWECOLIVING綠建築評估手冊版本














 








綠建築標章及建築能效標示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


綠建築標章及建築能效標示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

112-05-31內政部修正「綠建築標章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名稱並修正為「綠建築標章及建築能效標示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並自112年5月31日生效。


行政院公報資訊網

內政部令:修正「綠建築標章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名稱並修正為「綠建築標章及建築能效標示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自即日生效

內政部 112年5月31日 台內建研字第1127638365號


綠建築標章及建築能效標示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修正規定

一、內政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鼓勵興建生態、節能、減廢、健康之綠建築,及因應淨零轉型,提升建築能源使用效率,建立舒適、健康及環保之居住環境,特訂定本要點。

二、本要點用詞,定義如下:

(一)綠建築標章:指已取得使用執照之建築物、經直轄市、縣(市)政府認定之合法房屋、已完工之特種建築物或社區,經本部認可符合綠建築評估指標所取得之標章。

(二)候選綠建築證書:指取得建造執照之建築物、尚在施工階段之特種建築物、原有合法建築物或社區,經本部認可符合綠建築評估指標所取得之證書。

(三)建築能效標示:指已取得使用執照之建築物、經直轄市、縣(市)政府認定之合法房屋或已完工之特種建築物,經本部認可符合建築能效評估等級所取得之標示。

(四)候選建築能效證書:指取得建造執照之建築物、尚在施工階段之特種建築物或原有合法建築物,經本部認可符合建築能效評估等級所取得之證書。

(五)申請人:指建築物起造人、所有權人、使用人、管理機關、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之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

(六)設計人:指建築物之設計建築師。

(七)綠建築評估手冊:指本部建築研究所出版供綠建築評定之手冊,包括基本型、住宿類、廠房類、舊建築改善類、社區類、既有建築類、建築能效評估系統及後續經本部建築研究所修訂之其他類型版本。

(八)建築能效評估手冊:指本部建築研究所出版供建築能效評定之手冊及後續修訂之其他評估系統版本。

(九)綠建築分級評估:依綠建築評估手冊各項指標性能訂定之綜合分級評估方法,評定綠建築等級,依序為合格級、銅級、銀級、黃金級、鑽石級等五級。

(十)建築能效分級評估:指針對建築物之能源使用效率,依綠建築評估手冊及建築能效評估手冊訂定之建築能效評估方法,評定建築能效等級,由高至低依序為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第六級、第七級等七級。建築能效分級屬第一級之建築物,且能效評分尺度為前百分之五十者,為近零碳建築,以第一+級標示之。取得近零碳建築,且其剩餘用電量採用再生能源碳中和至零排放者,為淨零建築,以零標示之。

三、本要點之適用對象如下:

(一)經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直轄市、縣(市)政府或本部指定之特設主管建築機關依權責訂定應取得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之建築物或社區。

(二)經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直轄市、縣(市)政府或本部指定之特設主管建築機關依權責訂定應取得建築能效標示或候選建築能效證書之建築物。

(三)經本部補助辦理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公有既有建築物能效改善案件應取得建築能效標示或候選建築能效證書之建築物。

(四)其他依建築法規定適用地區之建築物或社區。

四、申請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應由申請人檢具認可申請書及申請日前六個月內核發之評定書,向本部提出申請,經認可通過者發給標章或證書。

  申請建築能效標示或候選建築能效證書應由申請人檢具認可申請書及申請日前六個月內核發之評定書,向本部提出申請,經認可通過者發給標示或證書。

  前二項綠建築標章、候選綠建築證書、建築能效標示或候選建築能效證書評定書,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評定相關文件向本部指定之綠建築標章及建築能效標示評定專業機構(以下簡稱評定專業機構)辦理。前二項申請案件,得併同申請。

  認可案件應補正相關文件者,應通知申請人於文到十日內補正完成;未能於十日內補正者,得於期限內檢具說明文件申請展延,展延以十日為限。逾期未補正者,應予退件。

五、認可申請書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為自然人者,應載明申請人姓名、地址、聯絡電話及簽章。申請人為法人或機關(構)者,應載明法人或機關(構)名稱、統一編號、地址、聯絡電話、簽章及代表人之姓名。

(二)設計人之姓名、地址、聯絡電話、建築師開業證書字號(適用建築法第十三條第二項者,免填)及簽章。社區類、舊建築改善類及既有建築類綠建築無設計人者,免填。申請綠建築延續認可,指標項目及綠建築等級無變更者,原設計人得免簽章。申請建築能效延續認可,建築能效等級無變更者,原設計人得免簽章。

(三)建築物名稱、基地面積、總樓地板面積及基地劃分範圍。社區類型應載明社區名稱、面積及範圍。舊建築改善類綠建築應載明改善室內空間之面積及範圍。既有建築類綠建築應載明評估室內空間之面積及範圍。建築能效評估應載明評估總樓地板面積及免評估分區總樓地板面積。

(四)申請認可類別、綠建築評估手冊版本、綠建築等級、建築能效評估手冊版本及建築能效等級。非申請項目,免填。

(五)評定專業機構名稱及電話。

六、評定書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評定書編號、評定日期。

(二)評定專業機構名稱、負責人及評定小組成員姓名、簽章。

(三)建築物或社區名稱及概要。

(四)綠建築類別、等級、建築能效類別及等級。非申請項目,免記載。

(五)申請案評定報告總表。

(六)評定基準、評定結果及評定會議紀錄。

(七)注意事項。

(八)其他相關之補充資料。

七、申請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評定應備文件如下:

(一)綠建築評估資料總表。

(二)綠建築分級評估計分表。

(三)建築能效分級評估計分表。無申請建築能效等級評估者,免附。

(四)聯絡人資料表。

(五)申請人及設計人切結書。申請人為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之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者,並應檢附住戶委託管理之相關證明文件。申請既有建築類者,得免附設計人切結書。

(六)資料公開閱覽或複製之授權書。

(七)建造執照、使用執照、合法房屋使用證明或特種建築物許可文件。社區類無者,免附。

(八)建築物之概要(含各樓層平面圖、各向立面圖及剖面圖)或社區之概要(含社區現況及週邊環境概況說明)。

(九)各項評定指標評估說明。

(十)舊建築改善類應辦理變更使用執照或室內裝修等事項者,應檢附該審核許可文件。

  申請建築能效標示或候選建築能效證書評定應備文件如下:

(一)建築能效評估資料總表。

(二)建築能效分級評估計分表。

(三)聯絡人資料表。

(四)申請人及設計人切結書。申請人為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之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者,並應檢附住戶委託管理之相關證明文件。申請既有建築類者,得免附設計人切結書。

(五)資料公開閱覽或複製之授權書。

(六)建造執照、使用執照、合法房屋使用證明或特種建築物許可文件。

(七)建築物之概要(含各樓層平面圖、各向立面圖及剖面圖)。

  前二項併同申請評定時,應備文件得併同辦理。

八、申請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評定基準及應取得之指標項目,應依建築執照申請日或評定申請日之綠建築評估手冊辦理。申請建築能效標示或候選建築能效證書評定基準,應依建築執照申請日或評定申請日之建築能效評估手冊辦理。但建築執照另有記載法規適用日期、環境影響評估、都市更新或都市設計審議等另有規定者,得從其規定。

  已取得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有下列情形之一,得適用原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申請時之綠建築評估手冊之規定:

(一)已取得候選綠建築證書者,申請綠建築標章認可。

(二)申請綠建築標章延續認可。

(三)申請重新認可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

(四)本要點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五月一日修正前已取得候選綠建築證書或綠建築標章,並通過包括「日常節能」及「水資源」等四項指標以上者,申請認可、延續認可或重新認可。

  已取得建築能效標示或候選建築能效證書,有下列情形之一,得適用原建築能效標示或候選建築能效證書申請時之建築能效評估手冊之規定:

(一)已取得候選建築能效證書者,申請建築能效標示認可。

(二)申請建築能效標示延續認可。

(三)申請重新認可建築能效標示或候選建築能效標示證書。

  綠建築評估手冊及建築能效評估手冊未規定事項,得由評定專業機構之評定小組做成結論,報本部備查。

九、評定專業機構受理綠建築案件之評定時間規定如下:

(一)基本型及住宿類:受理申請案件掛號後,候選綠建築證書應於二十二日內評定完竣,綠建築標章應於五十日內評定完竣,並出具評定書。同時申請建築能效等級評估者,評定時間得展延十日。

(二)廠房類:受理申請案件掛號後,候選綠建築證書應於三十日內評定完竣,綠建築標章應於六十日內評定完竣,並出具評定書。

(三)舊建築改善類:受理申請案件掛號後,候選綠建築證書應於五十日內評定完竣,綠建築標章應於六十日內評定完竣,並出具評定書。

(四)社區類:受理申請案件掛號後,候選綠建築證書應於六十日內評定完竣,綠建築標章應於一百二十日內評定完竣,並出具評定書。

(五)既有建築類:受理申請案件掛號後,綠建築標章應於五十日內評定完竣,並出具評定書。

(六)受理本要點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五月一日修正實施前已取得候選綠建築證書或綠建築標章,且依原綠建築評估手冊規定辦理之案件,其評定時間應依第一款規定辦理。

  評定專業機構受理建築能效案件之評定時間規定如下:

(一)新建建築類:受理申請案件掛號後,候選建築能效證書應於二十二日內評定完竣,建築能效標示應於五十日內評定完竣,並出具評定書。

(二)既有建築類:受理申請案件掛號後,建築能效標示應於五十日內評定完竣,並出具評定書。

  第一項第一款及第六款已取得候選綠建築證書之建築物,或第二項第一款已取得候選建築能效證書之建築物,因工程變更,經檢附相關書圖文件,向原評定專業機構辦理變更核備,並依核定圖說施工,於驗收合格後,申請綠建築標章或建築能效標示者,得於二十五日內評定完竣。

  評定作業時應補正相關文件者,應通知申請人於文到三十日內補正完成;未能於三十日內補正者,得於期限內檢具說明文件申請展延,展延以三十日為限。逾期未補正者,應予退件。申請人補正及展延期間不計入評定作業時間。

  施工完成尚未取得使用執照之建築物或社區,得申請綠建築標章或建築能效標示評定,並於評定通過通知函到三個月內,檢附使用執照送評定專業機構,取得評定書,始得向本部申請認可,逾期未檢附者,應予退件。

  尚未取得建造執照之建築物或社區,得申請候選綠建築證書或候選建築能效證書評定,並於評定通過通知函到三個月內,檢附建造執照送評定專業機構,取得評定書,始得向本部申請認可,逾期未檢附者,應予退件。

十、綠建築標章或建築能效標示有效期限為五年,於首次效期期滿前六個月內,經評定專業機構通知申請人會同赴現場,依綠建築標章或建築能效標示延續認可簡化查核表查核,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函報本部准予延續認可一次,有效期限為五年:

(一)查核結果符合規定。

(二)查核結果未符合規定,經改善完成並符合規定。

  前項改善應自書面通知三十日內完成,未能改善完成者,申請人得於改善期限內檢具相關書圖文件申請展延,展延以三十日為限。但因特殊情形經評定專業機構評定小組同意,報本部備查者,不在此限。

  拒絕第一項查核或查核結果未符合規定且未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完成改善者,不予延續認可。

  除依前三項規定申請首次延續認可外,再次申請延續認可,應依第四點規定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及申請日前六個月內依原標章或標示適用之評估手冊核發之評定書,申請延續認可,每次有效期限為五年。

  候選綠建築證書或候選建築能效證書有效期限為五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申請人得檢具申請書,敘明展延期限及佐證書圖文件,向本部申請展期,每次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一)主管建築機關核定之建築期限超過五年。

(二)依建築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辦理變更設計增加建築期限。

(三)已掛號申請使用執照。

(四)其他不可歸責於申請人之事由。

  使用候選綠建築證書之建築物或社區,其候選綠建築證書自取得綠建築標章生效日起失效。

  使用候選建築能效證書之建築物,其候選建築能效證書自取得建築能效標示生效日起失效。

十一、取得候選綠建築證書之案件,於施工過程期間,指標項目或綠建築等級變更者,得由候選綠建築證書申請人,檢附相關書圖文件,向評定專業機構申請評定通過後,報本部重新認可。

   取得綠建築標章之建築物或社區,後續使用中,指標項目或綠建築等級如有變更者,得由建築物或社區所有權人、使用人、管理機關、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之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檢附原標章申請人同意書及第四點規定相關書圖文件,向評定專業機構申請評定通過,報本部重新認可。

   取得候選建築能效證書之案件,於施工過程期間,建築能效等級變更者,得由候選建築能效證書申請人,檢附相關書圖文件,向評定專業機構申請評定通過後,報本部重新認可。

   取得建築能效標示之建築物,後續使用中,建築能效等級如有變更者,得由建築物所有權人、使用人、管理機關、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之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檢附原標示申請人同意書及第四點規定相關書圖文件,向評定專業機構申請評定通過,報本部重新認可。

十二、評定專業機構審核標章或建築能效標示相關文件時,應邀專家學者、相關機構會同申請人赴現場查核。但因特殊情形經評定專業機構評定小組同意,並報本部備查者,不在此限。

   前項標章或標示申請案,本部得視需要辦理查核。

十三、本部或評定專業機構對使用綠建築標章、候選綠建築證書、建築能效標示或候選建築能效證書之建築物或社區,得不定期實施抽查及勘察。查核結果未符標章、標示或候選證書上所記載指標項目者,應促其三十日內改善;因特殊情形未能於三十日內改善完成時,建築物或社區所有權人、使用人或申請人得於期限內檢具相關說明文件及切結書申請展延,展延以三十日為限。

   前項情形未改善或改善仍不符合認可通過之指標效益及綠建築等級或建築能效等級者,得註銷標章、標示或候選證書,並於本部綠建築標章網站(https://www.abri.gov.tw)公告、副知建築物所在地方政府及通知原標章、標示或候選證書申請人或建築物、社區所有權人或使用人。

十四、綠建築標章及建築能效標示之圖樣,由本部依法註冊公告之。擅自使用或仿冒綠建築標章、候選綠建築證書、建築能效標示或候選建築能效證書者,本部除公告該冒用者及建築物或社區名稱外,並得依法向行為人請求民事損害賠償及追究刑事責任。

十五、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應分別記載建築物或社區名稱、建築物或社區概要、建築執照字號、建築基地地號、建築物門牌(無則不予記載)、有效期間、綠建築評估手冊版本、綠建築評估等級及建築能效等級。無申請建築能效等級評估者,免予記載。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一日前核發之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其綠建築評估等級以符合指標項目記載之。

   建築能效標示或候選建築能效證書,應分別記載建築物名稱、建築物概要、建築執照字號、建築基地地號、建築物門牌(無則不予記載)、有效期間、建築能效評估手冊版本及建築能效等級。

十六、綠建築標章、候選綠建築證書、建築能效標示或候選建築能效證書遺失或毀損時,申請人得敘明事由,向本部申請補發。

十七、申請認可之案件,本部僅就申請人所提申請書及評定書予以認可。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本部得註銷其認可標章、標示或候選證書:

 (一)建築執照經主管機關廢止或撤銷。

 (二)偽造文書。

 (三)出具不實資料或證明。

 (四)侵害他人財產、肇致危險或傷害他人。




2023綠建築標章作業要點修正問答集




內政部112.05.31台內建研字第1127638365號令修正全文規定並修正本要點名稱,綠建築標章及建築能效標示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自即日起實施。


https://gb.tabc.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2

綠建築標章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自九十八年十月二十日訂定發布,九十九年一月一日生效後,曾歷經七次修正,最近一次修正為一百十年十二月二日發布。現行建築能效評估及標示規定係於申請綠建築標章時併同申請,俾利建築能效制度之推動。依行政院二O五O淨零排放政策目標,考量業界單獨申請建築能效評估之需求,除依現行規定辦理併同申請外,需增訂單獨申請之相關規定,以促進業界申請意願。為利後續建築能效評估及標示申請,爰修正本要點規定



綠建築標章作業要點修正問答集

https://gb.tabc.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42

為配合內政部112.05.31台內建研字第1127638365號令修正全文規定並修正本要點名稱,綠建築標章及建築能效標示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及2023年版「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及「綠建築評估手冊-住宿類」112年1月1日發布,本中心針對上述修正重點,彙整下列10項Q&A,有助於申請人更清楚瞭解法令修正之處。


10 項 Q&A

Q1: 內政部於 109 年 4 月 22 日修正發布「綠建築標章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規定,修正重點為何?


Q2: 109 年 7 月 1 日起申請綠建築標章評定有何改變?


Q3: 109 年 7 月 1 日前已取得標章的案件,是否適用延續認可簡化程序?


Q4: 109 年 7 月 1 日起候選綠建築證書如何辦理展期?


Q5: 綠建築標章評定適用綠建築評估手冊版本如何認定?


Q6:110 年 1 月 1 日起申請舊建築改善類有哪些變動?


Q7:「綠建築評估手冊‐建築能效評估系統(EEWH‐BERS)」,申請對象、流程及費用為何?


Q8:「綠建築評估手冊‐既有建築類(EEWH‐EB)」,申請對象、流程及費用為何?


Q9:2023 年版「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及「綠建築評估手冊-住宿類」,申請對象、流程及費用為何?


Q10:建築能效評估之適用時程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