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雲林縣】SDGs永續發展


匯聚淨零力量,雲林與你同行—雲林縣2024永續成果記者會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219 15:03:49)為推動淨零排放與公正轉型各項永續政策,在12月19日雲林縣政府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辦理「匯聚淨零力量.雲林縣政府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2024永續成果記者會」。展現推動淨零、永續的各項成果,並結合碳盤查雲端平台實機操作、碳足跡一驗多證成果及廢棄寶特瓶結合牡蠣殼粉研發之海毛紗產品展示等,出席者包括雲科大、縣府各局處、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南投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及轄內農業、工業廠商逾60人。

成果記者會共有五大展區,包括:展示雲科大雲永續碳盤查雲端平台之「產業碳管理區」,透過碳盤查雲端平台,可協助企業彙整從開發、生產、銷售等過程中各項排放源活動數據,透過平台計算碳排放量,並自動產出清冊及盤查報告書;「一驗多證區」展示雲科大運用AI統合ISO14064-1、ISO14067及TAP產銷履歷等多項查驗證,減少農牧產業申請查驗證過程中重複消耗的成本;「減碳增匯區」為縣府在水稻田減排策略、旱田的增匯農法以及竹林碳匯管理等研究成果,將作為未來雲縣農業永續轉型的重要發展依據;「雲林良品區」為縣府創立雲林良品產品輔導盤查及申請碳足跡標籤過程;「資源循環區」為廢棄殼貝類、鳳梨葉等農業剩餘資源的成功資源化案例等,各項推動成果展現出雲林縣政府及雲科大積極響應淨零排放之決心與行動。

縣長張麗善表示,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嚴峻挑戰,同時與世界淨零潮流趨勢接軌,雲林必須善用智慧科技發展數位與綠色雙重轉型,打造友善、包容、宜居的環境,提升在地永續經營能力增加產業競爭力;而轉型過程勢必要產官學攜手,讓資源與效益發揮最大值,並兼顧地方特色的亮點展現,擦亮農業大縣這塊招牌。計畫處處長李明岳進一步說明,因應氣候變遷專案辦公室自110年成立以來,整合跨局處的資源推動減碳政策,雲科大是縣府永續轉型過程的重要合作夥伴,本次成果記者會展現雙方努力的諸多成果,並邀請區域治理平台及在地企業與會交流,共同思考未來在淨零策略發展的各種可能性,也傾聽產業的聲音,讓政策更加貼近實際需求,協助解決產業綠色轉型問題,達到淨零公正轉型目的。

雲科大校長楊能舒表示,雲科大以成為永續頂尖大學為目標之一,學校發展策略持續以特色化、學術化、產學化、國際化、精準化為根基,並納入USR及SDGs為校務發展的推動重點,持續推動校園的永續發展教育,落實教育關懷和終身學習,並致力打造低碳、節能的校園環境,近期更取得TUSA台灣永續大學獎之「台灣十大典範大學」及「永續報告書白金獎」等榮耀。

雲科大永續發展暨價值管理中心主任林昱成說明,雲林縣政府與雲科大於112年共同成立「雲林淨零轉型整合服務窗口」,協助轄內各級產業透過碳管理系統導入、綠領人才培育等,進行產業轉型及打造綠色供應鏈,以達永續發展之目標。由雲科大自行開發之「雲永續碳盤查雲端平台」,以標準化、數位化及智慧化三大特點,可大幅降低企業於導入碳管理時之人力、時間成本,其視覺化資訊看板設計,有助於企業管理者制定減碳藍圖及節能減碳策略,記者會實際展示如何運用「雲永續」執行縣府辦公大樓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未來將持續與縣府合作,全面性的推動至縣內各機關單位。

此次永續成果記者會文宣品皆使用「非一次性」、「可回收再利用」材料,預估減碳量達40.0590kg CO2e,透過於生活中落實淨零、永續行動,持續推動雲林縣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雲林縣淨零排放諮詢服務專線服務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如企業及或工廠有碳管理、能源管理、節能技術導入、ESG永續報告書、綠領人才培育等問題,皆可以撥打「淨零排放諮詢服務專線」,將由專業顧問師提供服務。


匯聚淨零力量永續成果記者會大合照


向張麗善縣長報介紹雲永續碳盤查雲端平台


向廠商介紹雲永續碳盤查雲端平台


張麗善縣長致詞

雲林縣政府計畫處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雲林縣自願檢視報告

2021-12-23張麗善就職三週年 八大幸福政策獲肯定 打造永續雲林 張麗善:施政接軌聯合國SDGs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23)天舉辦就職三週年記者會,細數三年來已落實的「八大幸福政策」,全面從教育、社福、文化觀光、農業、產業、環保、交通與建設等八大面向提升縣民幸福感,也宣示未來施政將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讓雲林徹底轉型,接軌國際。

張縣長上任屆滿三週年,為了讓民眾更了解雲林的轉變,與未來要走的永續城市之路,雲林縣政府也首次以策展的方式舉辦就職活動,在雲林縣立體育館推出為期三週的「永續方舟 雲林先行」特展,規劃四大展示主題,展現雲林對於永續發展的決心與成果,開展首日就湧入近兩千人,顯示鄉親對永續發展的重視與認同。

張縣長於記者會上致詞表示,這三年來縣府表現獲獎無數,去年破天荒首次拿下行政院政府服務獎;連續兩年在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評選中獲獎,今年更奪下非6都第1、全國第2的佳績;各項建設不斷拿下金質獎、金安獎、園冶獎等獎項,讓雲林各種軟硬體建設都提升到另一個層次;而她上任後力推的八大幸福政策,在縣府團隊努力推動之下,已具體落實許多目標。

張縣長強調,隨著永續意識抬頭,已無法一昧追求經濟發展而忽略環境問題,雲林縣對於永續環境的追求非常堅定,因此未來的施政將符合聯合國SDGs的規範,今天也同步發表首本「雲林縣自願檢視報告(VLR)」,縣府統整出221項計畫、350項子計畫納入報告,每項計畫都扣合聯合國SDGs,並彙整出「永續農業」、「大健康產業」、「綠色典範經濟發展」三大亮點,這也是2030雲林永續發展的三大主軸。

張縣長進一步解釋,「永續農業」注重於智慧科技投入,將讓雲林縣跳脫傳統農業大縣的框架,朝向多面向發展;「大健康產業」注重健康管理與療後照護,將於高鐵雲林站的國有住宅區進行整合實踐,推動「大健康智慧醫療園區及跨世代共生宅」;「綠色典範經濟發展」則是注重再生能源,讓經濟發展與環境達到平衡。

張縣長說,過去三年的努力已陸續開花結果,縣民接下來將會更強烈感受到在雲林的幸福感。在教育方面,全縣私立幼兒園有8成簽約加入準公共幼兒園,為全國最高;領先全國達成班班有冷氣;睽違34年再度主辦全中運,獲得史上最佳成績。在社會福利方面,全縣已有150處長青食堂,用餐頻率全國第一,未來更要遍佈每個村里;首創雲林天倫D+卡;啟用全國首座輔具資源中心-智能居家生活館。在文化觀光方面,觀光人次破千萬;打造森林療育基地;展現雲林文化IP,提出「三橫三縱生態四角」空間佈局。在農業方面,打造「雲林良品」;全國唯一全額補助農民職業災害保險,投保人數全國之冠。在產業方面,成立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率先全國成立地方創生專案辦公室。在環保方面,率先禁止廚餘養豬;首創零廢棄資源化系統(ZWS);PM2.5濃度改善全國第一。交通方面,建構生活圈道路系統;縣道149甲復建三部曲;危橋修復效率全台第一。在建設方面,打造親水韌性家園,完成75處自主防災社區;建設首座國民運動中心等。

對於被問到執政這三年來給自己打幾分?張麗善說,分數就交由鄉親來打。對於縣政,她全力以赴,每一天當72小時用,將百分之百體力全力付出,不敢說自己滿分,但會持續努力朝向滿分邁進。

她再說,雲林縣資源非常有限,但縣府團隊克服種種困難,不只讓雲林良品擴展有5000個行銷點;透過農業與智慧科技結合,緩解農業高齡及缺工問題;對於雲林縣推行全國唯一官方版本品德教育,將禮義廉恥落實到每個校園、每個孩子身上,她最引以為傲;而在社會福利的部分,包括讓財政導向正軌,不再虛列浮編,減債讓社會福利持續加碼,在建設上,如農水路更新、改善長年以來破舊不堪產業道路、鄉道、縣道,善用每一分錢。

最後,張縣長提及,最希望翻轉大家對雲林的印象,將農業大縣轉型為觀光大縣,讓產業升值加級,增加觀光量能、知名度,除此,包含完善基礎交通路網佈建、創造更多百萬收入農民、增加就業機會、提升家戶所得,留住年輕人,讓長輩享受天倫之樂,打造全齡宜居城鄉,都是她一直希望做到、並帶領團隊努力,朝這些目標邁進;雲林縣雖然資源不足、各方面沒有辦法比照六都,但縣府積極打造幸福雲林,讓大家感受尊嚴、生活的便利性、提升應有生活機能,讓所有雲林人感到驕傲。

此次以策展做為就職記者會主體活動的方式,獲得與會民眾的高度肯定,雲林縣政府表示,展區內的4大展示主題分別為「永續生產・智慧糧倉」、「永續生態・友善環境」、「永續生活‧ 樂齡城鄉」、「未來家園.趣味互動」,將以趣味及充滿藝術的方式,展現雲林對於永續發展的決心與成果。此外,也會邀請雲林良品店家進行現場展售,並於每日安排主題活動,如料理教學、手作體驗、學術講座等,透過豐富的內容與活動,呈現出具有雲林特色的「永續方舟,雲林先行」特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