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自願檢視 -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https://ncsd.ndc.gov.tw/Fore/Vhome
地方自願檢視報告列表 -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https://ncsd.ndc.gov.tw/Fore/VLRList
竹市發布第3版自願檢視報告 邱臣遠代理市長:落實宜居永續藍圖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17 17:01:46) 新竹市今(114)年10月31日發布第3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新竹市自願檢視報告(Voluntary Local Review, VLR)」,延續每兩年定期發布承諾,縝密檢視新竹市永續發展政策推動情形與滾動式精進執行方針,堅定落實永續發展及提高環境品質的決心,同時,報告內新增安居科技城亮點專章,如串聯ESG夥伴、學界力量與科技創新應用,展現近年永續績效及多方合作成果。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第3版自願檢視報告以「安居科技城,幸福真永遠」為願景,接軌地方治理與國際永續趨勢列車,內容涵蓋17項永續發展目標,彙整65項永續發展計畫與行動方案,訂定84項量化指標。
此外,更呈現市府與企業、學術單位協力的成果,貫徹SDG17全球夥伴精神,以及運用智慧科技應用提升施政成效等多項亮點,期作為各縣市實踐宜居永續借鏡,共同駛向淨零綠生活的未來。
邱代理市長說明,自110年發布第1版,112年發布第2版並同步成立「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建立滾動式檢討與公開透明機制,透過跨局處合作及外部專家學者建言,逐步強化量化追蹤與政策精進,並協助審視第3版自願檢視報告,完善節能減碳和永續發展藍圖。
邱代理市長補充,竹市以科技城市為亮點,善用高科技推動市政發展,如全國首創的「車載式六合一智慧監測科技執法系統」,全天候高效且精準地守護市民環境;此外,竹市匯聚眾多企業與學術單位,市府率全國之先首創「ESG媒合平台」,攜手企業投入資源於地方發展,如豐富化動物園環境及設施;亦與學校共同辦理多元活動,如新竹文學散步,展現相輔相成實踐在地永續。
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辦公室執行秘書林正光表示,市府重視環保及市民參與,第3版自願檢視報告電子檔已公開於兩處網站,包括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https://reurl.cc/KOk19n )及新竹市環境保護局( https://reurl.cc/Eb75gv ),歡迎各界查閱並提出改善建議,作為未來提升永續行動的重要參考。
環保局補充,面對全球永續與淨零轉型浪潮,將秉持前瞻思維,放眼國際、深耕在地,積極推動跨域合作與全民參與,透過共創共榮機制,凝聚各界力量,打造幸福友善的城市。

邱代理市長說明,自110年發布第1版,112年發布第2版並同步成立「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建立滾動式檢討與公開透明機制,透過跨局處合作及外部專家學者建言,逐步強化量化追蹤與政策精進,並協助審視第3版自願檢視報告,完善節能減碳和永續發展藍圖。
邱代理市長補充,竹市以科技城市為亮點,善用高科技推動市政發展,如全國首創的「車載式六合一智慧監測科技執法系統」,全天候高效且精準地守護市民環境;此外,竹市匯聚眾多企業與學術單位,市府率全國之先首創「ESG媒合平台」,攜手企業投入資源於地方發展,如豐富化動物園環境及設施;亦與學校共同辦理多元活動,如新竹文學散步,展現相輔相成實踐在地永續。
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辦公室執行秘書林正光表示,市府重視環保及市民參與,第3版自願檢視報告電子檔已公開於兩處網站,包括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https://reurl.cc/KOk19n )及新竹市環境保護局( https://reurl.cc/Eb75gv ),歡迎各界查閱並提出改善建議,作為未來提升永續行動的重要參考。
環保局補充,面對全球永續與淨零轉型浪潮,將秉持前瞻思維,放眼國際、深耕在地,積極推動跨域合作與全民參與,透過共創共榮機制,凝聚各界力量,打造幸福友善的城市。

第3版自願檢視報告封面。
成立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辦公室。
善用科技推動市政,全國首創車載式六合一智慧監測科技執法系統。
辦理新竹市企業淨零永續交流論壇,凝聚永續共識。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7 13:31:26) 新竹市政府積極應對氣候變遷並實踐「2050淨零排放」目標,於去年12月發布「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今年接力推出「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懶人包」,透過簡單易懂的圖卡,讓市民直觀且快速認識淨零排放及新竹市多元化的淨零策略,進而用更輕鬆的方式,加入淨零排放的行動行列,一起提高環境品質,共創幸福友善的零碳城市。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淨零排放是一項長期且重要的任務,新竹市以重視環保精神與堅定腳步,秉持市長高虹安「宜居永續」施政策略,扣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3氣候行動,務實規劃各項節能減碳措施,積極面對淨零挑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223 18:10:49) 邁向宜居永續零碳竹塹!新竹市政府於今(23)日辦理「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暨空污減量記者會」,由代理市長邱臣遠正式公布「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彰顯竹市落實氣候治理的決心與行動力。「這是竹市淨零里程碑!」邱代理市長表示,市府將持續推動與執行各項節能減碳行動,為市民打造幸福永續的安居科技城。
邱代理市長指出,市府秉持市長高虹安「宜居永續」施政策略,兌現高市長提出的「發布淨零排放白皮書」承諾,接軌國際趨勢,參考我國淨零路徑,務實盤點在地氣候行動計畫,已佈建邁向淨零排放的具體藍圖,讓淨零不只是口號,而是竹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要與全球共同承擔2050淨零排放責任。邀請企業界、學術界、民間組織到每位市民,一起攜手落實淨零,打造美麗、零碳的幸福友善城市。
邱代理市長說,竹市自2005年至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已減排十倍,提前達成2025國家減排目標,未來設定2030減排30%、2040減排60%的階段性目標。行動計畫包括提升再生能源、推動節能設備、燃煤退場、綠色交通與源頭減量等,並與企業合作推動防風林保育、生態教育及公園認養等專案。市府也將持續追蹤淨零排放白皮書進度,落實綠色交通、建築法規等策略,結合科技與創新,攜手企業、市民與學術界,共創美麗永續的智慧竹市。
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辦公室執行秘書林正光說明,要達成淨零目標,涉及的範疇非常廣泛,市府制定氣候相關策略,須考量能源、建築、交通、產業及民生等眾多面向,才能有效促進整個社會採取氣候行動。市府分析全市溫室氣體排放結構,做為各部門籌劃相應減量措施的基礎,同時依據人口、用電、歷史碳排、既有施政、國家政策等資料,設定2030年減量30%、2040年減量60%,以及2050年淨零排放等各階段目標,為減緩氣候變遷善盡心力,也確保市民擁有健康安心的家園。
環保局強調,為達成淨零目標,市府整合資源,訂定六大部門淨零行動計畫。在能源方面,將逐步提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目標2050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比今年增加3.6倍;工業則推動製程改善及燃料轉型,2030年成為「無煤之都」,讓溫室氣體減排與空污減量達最大共效;住商導入建築能效制度,2050年100%新建及公有建物達1級能效;運輸要推行運具電動化,例如這個月上路營運的全電動先導公車,就是實現低碳友善運輸政策之一,2030年達成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目標;環境要落實源頭減量、零廢棄與循環經濟城市;農漁則強化森林管理及海草床復育等,增加自然碳匯。
新竹市工業會長莊大毅說,身為新竹市民也是企業代表,很高興市府面對嚴峻的氣候危機,能有直球對決的魄力,而不是空有口號、沒有行動,看到今天發表的淨零排放白皮書內容,明顯感受到市府正逐步兌現幸福友善施政,相信隨著淨零行動的落實,定能成就環保永續家園。
環保局指出,淨零排放不僅是環境問題,更是社會和經濟的挑戰,市府有責任在這場全球性的氣候戰役中扮演積極角色。「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代表的不僅是營造永續未來的遠景,更是每個企業、社區、市民要共同努力的方向。市府未來將定期追蹤白皮書內各項氣候行動進度,並視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確保實踐淨零綠生活,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3氣候行動。

成立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辦公室。
善用科技推動市政,全國首創車載式六合一智慧監測科技執法系統。
辦理新竹市企業淨零永續交流論壇,凝聚永續共識。新竹市環境保護局 永續專區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淨零排放是一項長期且重要的任務,新竹市以重視環保精神與堅定腳步,秉持市長高虹安「宜居永續」施政策略,扣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3氣候行動,務實規劃各項節能減碳措施,積極面對淨零挑戰。
新竹市自2005年至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已減排10%,提前達成2025國家減排目標,未來設定2030減排30%、2040減排60%的階段性目標。市府也將持續追蹤淨零排放白皮書行動計畫執行進度,結合科技與創新,攜手企業、學術界與市民,為減緩氣候變遷善盡心力,同時確保市民擁有健康安心的家園。
環保局表示,懶人包是「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的精簡綱要版,讓原本共計60頁、較為專業的科學與技術資料,轉換成共計15頁、簡明易懂的圖文樣式,包含介紹淨零排放與溫室氣體、全球暖化對環境影響、新竹市溫室氣體排放現況、減量目標、淨零推動策略等,逐步引導閱讀者理解竹市發展淨零城市願景,以及具體規劃項目。
環保局表示,懶人包是「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的精簡綱要版,讓原本共計60頁、較為專業的科學與技術資料,轉換成共計15頁、簡明易懂的圖文樣式,包含介紹淨零排放與溫室氣體、全球暖化對環境影響、新竹市溫室氣體排放現況、減量目標、淨零推動策略等,逐步引導閱讀者理解竹市發展淨零城市願景,以及具體規劃項目。
期許透過淨零概念及淨零策略,帶動市民從日常生活中,付諸淨零綠生活的具體行動,例如優先選用在地與當季食材、天然衣料、使用環保標章或節能(水)標章產品、搭乘大眾運輸、選住環保旅宿、綠色消費等,一同成為全球氣候行動的一份子。
環保局說明,「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懶人包」已上架,路徑為「新竹市政府官網-公告資訊-市政公告-2050淨零排放」( https://reurl.cc/aZyQYZ ),市民可輕鬆下載並深入了解竹市在「能源、工業、住商、運輸、環境、農漁」六大部門的淨零策略,包含逐步提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推動燃料轉型邁向「無煤之都」、導入建築能效制度、運具電動化、落實源頭減量與資源循環,及增加自然碳匯等措施。
環保局說明,「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懶人包」已上架,路徑為「新竹市政府官網-公告資訊-市政公告-2050淨零排放」( https://reurl.cc/aZyQYZ ),市民可輕鬆下載並深入了解竹市在「能源、工業、住商、運輸、環境、農漁」六大部門的淨零策略,包含逐步提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推動燃料轉型邁向「無煤之都」、導入建築能效制度、運具電動化、落實源頭減量與資源循環,及增加自然碳匯等措施。
市府也將持續更新相關資訊,並規劃各類宣導活動,與市民共同邁向低碳未來。


代理市長邱臣遠響應2050淨零排放策略


氣候變遷辦公室林正光執行秘書致贈白皮書予代理市長邱臣遠


代理市長邱臣遠、全各局處與新竹市市民共同響應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合照
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懶人包
邱代理市長指出,市府秉持市長高虹安「宜居永續」施政策略,兌現高市長提出的「發布淨零排放白皮書」承諾,接軌國際趨勢,參考我國淨零路徑,務實盤點在地氣候行動計畫,已佈建邁向淨零排放的具體藍圖,讓淨零不只是口號,而是竹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要與全球共同承擔2050淨零排放責任。邀請企業界、學術界、民間組織到每位市民,一起攜手落實淨零,打造美麗、零碳的幸福友善城市。
邱代理市長說,竹市自2005年至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已減排十倍,提前達成2025國家減排目標,未來設定2030減排30%、2040減排60%的階段性目標。行動計畫包括提升再生能源、推動節能設備、燃煤退場、綠色交通與源頭減量等,並與企業合作推動防風林保育、生態教育及公園認養等專案。市府也將持續追蹤淨零排放白皮書進度,落實綠色交通、建築法規等策略,結合科技與創新,攜手企業、市民與學術界,共創美麗永續的智慧竹市。
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辦公室執行秘書林正光說明,要達成淨零目標,涉及的範疇非常廣泛,市府制定氣候相關策略,須考量能源、建築、交通、產業及民生等眾多面向,才能有效促進整個社會採取氣候行動。市府分析全市溫室氣體排放結構,做為各部門籌劃相應減量措施的基礎,同時依據人口、用電、歷史碳排、既有施政、國家政策等資料,設定2030年減量30%、2040年減量60%,以及2050年淨零排放等各階段目標,為減緩氣候變遷善盡心力,也確保市民擁有健康安心的家園。
環保局強調,為達成淨零目標,市府整合資源,訂定六大部門淨零行動計畫。在能源方面,將逐步提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目標2050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比今年增加3.6倍;工業則推動製程改善及燃料轉型,2030年成為「無煤之都」,讓溫室氣體減排與空污減量達最大共效;住商導入建築能效制度,2050年100%新建及公有建物達1級能效;運輸要推行運具電動化,例如這個月上路營運的全電動先導公車,就是實現低碳友善運輸政策之一,2030年達成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目標;環境要落實源頭減量、零廢棄與循環經濟城市;農漁則強化森林管理及海草床復育等,增加自然碳匯。
新竹市工業會長莊大毅說,身為新竹市民也是企業代表,很高興市府面對嚴峻的氣候危機,能有直球對決的魄力,而不是空有口號、沒有行動,看到今天發表的淨零排放白皮書內容,明顯感受到市府正逐步兌現幸福友善施政,相信隨著淨零行動的落實,定能成就環保永續家園。
環保局指出,淨零排放不僅是環境問題,更是社會和經濟的挑戰,市府有責任在這場全球性的氣候戰役中扮演積極角色。「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代表的不僅是營造永續未來的遠景,更是每個企業、社區、市民要共同努力的方向。市府未來將定期追蹤白皮書內各項氣候行動進度,並視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確保實踐淨零綠生活,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3氣候行動。

代理市長邱臣遠正式公布「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全局處響應合照


代理市長邱臣遠正式公布「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全局處響應合照


氣候變遷辦公室林正光執行秘書致贈白皮書予代理市長邱臣遠並簽署「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


氣候變遷辦公室林正光執行秘書致贈白皮書予代理市長邱臣遠並簽署「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


環保局長江盛任說明竹市2025淨零排放方向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004 09:30:20) 為落實永續發展及應對氣候變遷,新竹市政府每半年定期召開會議,以追蹤業務執行情形。日前市府召開「113年新竹市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第二次會議,市府團隊與專家學者共同檢視第二版自願檢視報告及第三版報告的修正建議,並追蹤ESG媒合平台的進度,以及因應氣候變遷的減緩與調適措施,致力於落實市長高虹安所重視的幸福友善「安居科技城」願景。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面對永續發展議題及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市府於去年12月5日成立「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辦公室」,負責研析和規劃各項應對氣候變遷的減緩與調適策略。基於竹市的溫室氣體排放結構,此辦公室制定了相應的節能減碳措施,並參考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評估竹市過去與現在的氣候衝擊,以及未來的氣候風險。藉以研擬因地制宜的調適策略,積極應對氣候變遷,並響應國際趨勢,努力推進各項永續發展議題。
邱代理市長說明,為落實氣候施政,竹市目前已完成「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初稿)」和「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初稿)」,預計於今年底前正式發布。此外,市府基於竹市的五大核心價值與十大施政策略,涵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訂定84項指標,藉以檢視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的施政進度,並規劃於明年年底發布第三版自願檢視報告,致力於建設宜居且永續的韌性竹塹。
邱代理市長指出,為了增強永續發展的能力並擴大合作夥伴,市府透過ESG企業媒合平台和國立清華大學的USR計畫,促進產官學之間的攜手合作,展現竹市邁向淨零綠生活的決心與具體行動。在企業合作方面,市府已盤點31項合作議題,其中企業自提1項,已媒合10項議題,並與17家企業展開合作,例如共同強化消防訓練基地管理及培養義消,還有為市立動物園規劃環境豐富化遊具,以促進動物的身心健康。在學校合作方面,市府與清華大學研商USR計畫,涵蓋大新竹區域支持系統、新竹文學散步及在地特色市集等議題。
環保局長江盛任表示,「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辦公室」是實踐永續及氣候治理的重要政策平台,依據永續發展目標與業務性質,劃設7個組別,包括永續教育及規劃組、能源及生態組、永續環境及文化組、綠色運輸組、韌性城市組、永續社會組及城鄉發展組等,各組依專業分工研討政策方向,並整合各局處資源,建構氣候治理必備的「減緩與調適」雙向策略,共同致力提高環境品質。
江局長進一步表示,在減緩策略方面,竹市已初步規劃短期(至2030年)、中期(至2040年)、長期(至2050年)的淨零期程,透過能源、工業、住商、運輸、農漁、環境等六大部門分工合作,執行能源轉型、產業碳管理、智慧零碳建築、運具電動化、提升自然碳匯、資源循環等諸多減排措施;於調適策略方面,依據氣候風險評估結果,在維生基礎設施、水資源、土地利用、海岸及海洋、能源供給及產業、農業及生物多樣性、健康、能力建構等領域,設定因地制宜調適目標與行動計畫,以回應調適缺口,提升氣候韌性及回復力,打造健康安心的竹塹城。
環保局表示,市府持續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SDG11(永續城市)和SDG13(氣候行動)等多項指標,並積極與產、官、學、民各界協力合作。透過教育宣導,將環保理念內化於民眾生活中,推廣全民重視環保,實踐淨零綠生活,共同守護低碳永續的家園。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面對永續發展議題及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市府於去年12月5日成立「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辦公室」,負責研析和規劃各項應對氣候變遷的減緩與調適策略。基於竹市的溫室氣體排放結構,此辦公室制定了相應的節能減碳措施,並參考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評估竹市過去與現在的氣候衝擊,以及未來的氣候風險。藉以研擬因地制宜的調適策略,積極應對氣候變遷,並響應國際趨勢,努力推進各項永續發展議題。
邱代理市長說明,為落實氣候施政,竹市目前已完成「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初稿)」和「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初稿)」,預計於今年底前正式發布。此外,市府基於竹市的五大核心價值與十大施政策略,涵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訂定84項指標,藉以檢視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的施政進度,並規劃於明年年底發布第三版自願檢視報告,致力於建設宜居且永續的韌性竹塹。
邱代理市長指出,為了增強永續發展的能力並擴大合作夥伴,市府透過ESG企業媒合平台和國立清華大學的USR計畫,促進產官學之間的攜手合作,展現竹市邁向淨零綠生活的決心與具體行動。在企業合作方面,市府已盤點31項合作議題,其中企業自提1項,已媒合10項議題,並與17家企業展開合作,例如共同強化消防訓練基地管理及培養義消,還有為市立動物園規劃環境豐富化遊具,以促進動物的身心健康。在學校合作方面,市府與清華大學研商USR計畫,涵蓋大新竹區域支持系統、新竹文學散步及在地特色市集等議題。
環保局長江盛任表示,「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辦公室」是實踐永續及氣候治理的重要政策平台,依據永續發展目標與業務性質,劃設7個組別,包括永續教育及規劃組、能源及生態組、永續環境及文化組、綠色運輸組、韌性城市組、永續社會組及城鄉發展組等,各組依專業分工研討政策方向,並整合各局處資源,建構氣候治理必備的「減緩與調適」雙向策略,共同致力提高環境品質。
江局長進一步表示,在減緩策略方面,竹市已初步規劃短期(至2030年)、中期(至2040年)、長期(至2050年)的淨零期程,透過能源、工業、住商、運輸、農漁、環境等六大部門分工合作,執行能源轉型、產業碳管理、智慧零碳建築、運具電動化、提升自然碳匯、資源循環等諸多減排措施;於調適策略方面,依據氣候風險評估結果,在維生基礎設施、水資源、土地利用、海岸及海洋、能源供給及產業、農業及生物多樣性、健康、能力建構等領域,設定因地制宜調適目標與行動計畫,以回應調適缺口,提升氣候韌性及回復力,打造健康安心的竹塹城。
環保局表示,市府持續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SDG11(永續城市)和SDG13(氣候行動)等多項指標,並積極與產、官、學、民各界協力合作。透過教育宣導,將環保理念內化於民眾生活中,推廣全民重視環保,實踐淨零綠生活,共同守護低碳永續的家園。

邱臣遠代理市長致詞。


邱臣遠代理市長閱覽會議資料。


張治祥秘書長閱覽會議資料。


會議進行中。


企業認養竹市消防教育訓練基地設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