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


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科學助力國家調適政策與行動|環境部

集結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及調適科研諸多學者戮力完成之新版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於今(8)日假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國際會議廳舉辦《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公開說明會,也是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後,由環境部和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首度聯合公開發布之科學報告。會中由國科會副主委林敏聰、環境部次長施文真以及氣象署署長程家平開幕致詞。本次說明會計有國家調適行動業務相關部會、各縣市政府以及關心氣候變遷調適議題各界共約680人參與。

以科學為基礎 跨部會促進氣候變遷調適

施文真次長致詞表示,這是環境部成立後第一次與國科會共同辦理科學報告相關發布事宜,也是基於氣候變遷因應法規範。這份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最重要的應用,便是協助各部會、各地方政府研擬因應氣候變遷所做的調適行動時,作為科學性的依循基礎。甚至於國內產業面對全球性減碳議題、韌性永續的經營策略時,可以提供最好的參考。

林敏聰副主委在致詞時強調,氣候變遷調適治理工作的推動必須有相對嚴謹的科學基礎來支撐,科學報告的發佈也代表臺灣科學界對氣候科學的理解與貢獻,期待科學報告的公開,可以讓調適相關部會能夠考量未來可能面對的風險,進一步納入調適政策研擬的考量。同時,國科會過去一年與環境部以及相關單位共同研議的「氣候變遷調適科研生態圈」將持續推動,以落實氣候科研支援調適治理行動的戰略目標。

程家平署長致詞時說明氣象署擁有豐富氣象觀測資料,對於氣候科學亦長期投入與關注,將共同為氣候變遷相關研究努力。

《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由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以及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研究所教授李明旭擔任主編。兩位主編於會中說明科學報告費時1年半的編撰流程以及科學關鍵重點。

面對氣候風險 減緩與調適並重

科學報告提到,如果全球暖化無法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臺灣的夏天可能長達7個月,高溫超過36°C的天數將增加75天,除了增加人體健康威脅與都市熱島效應外,水稻、玉米重要糧食作物與畜牧產量皆因高溫影響而減少,海水的升溫也會影響漁獲與養殖漁業;在生態影響上,天然森林面積適合生長的海拔高度將提高173公尺,面積將大幅減少。

科學報告也顯示,全臺用水相對敏感的春季,其連續不降雨日數越來越多,豐枯水期的差距增加,乾旱事件的強度及頻率會提高;極端暴雨將成為新常態,現在50年才發生的極端降雨事件,未來可能每10年就發生一次;未來侵臺颱風個數受暖化影響,數量將變少,但颱風的風速與降雨會有增加趨勢,對臺灣的水資源管理與災害風險都會造成影響;海平面上升幅度相較於臺灣既有堤防之防護,影響相對不直接,但加上颱風暴潮影響,仍會造成部分沿岸低窪地區排水困難與淹沒面積增加。

集結學界努力心血之科學報告

此科學報告由國內長期投入氣候變遷科學及調適科研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以及政府相關單位如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農業部試驗單位以及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等68位作者共同完成,並由25位學者專家協助審閱;科學報告共收錄超過1200篇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論文、部會報告與計畫研究成果,整份報告共分為五章,內容包含全球與東亞的氣候變遷概述、臺灣的氣候變遷現象與衝擊資訊、氣候變遷風險與調適科學架構,共計600餘頁,31萬字。

兩位主編強調,此報告內容為收錄與參考國內外科研成果,為科學研究階段性成果之彙編,然而氣候變遷科研正快速發展中,建議各界仍須持續關注相關國內外科研成果之更新與發展。同時,此科學報告也反應了科學社群對於現階段國家推動調適工作的期許,期許國家在氣候治理上,除了政府部門現積極推動淨零減碳工作,也應加強重視因應水資源、農漁業、生態系統國土規劃、人體健康在未來降雨不均、熱浪、海平面上升等衝擊下之調適工作,也期待科學資訊的彙整對調適政策的研擬與推動有所助益。

為強調臺灣本土科學資訊與國家報告之意向,本次科學報告以「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授權之臺灣意象的玉山南峰照片為封面。同時為符合淨零綠生活的國家轉型方向,本次報告以電子版發行為主,並同步於國科會以及環境部網站上公開供各界下載使用。

科學報告下載網址:

國科會:https://tccip.ncdr.nat.gov.tw/ScientificReport2024/

環境部:https://www.moenv.gov.tw/nera/7CFA1D364EA6AFE4


以科學為本跨域整合,具體行動降低變遷衝擊|環境部


環境部與國科會昨(8)日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以下簡稱氣候法)第18條規定,提出本土性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就是以科學為本態度作為推動中央與地方協力減緩氣候變遷衝擊的具體行動。環境部說,由於未來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此份科學報告係參照2021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IPCC)所提從全球低排放(SSP1-2.6,是指全球試圖達成永續目標但進展緩慢的排放情境)到全球極高排放(SSP5-8.5,係指幾乎沒有氣候政策的排放情境)等多種情境進行模擬評估,惟今日部分媒體摘錄報告中全球均不減碳情境下之極端內容,僅強調世紀末臺灣夏天恐達7個月、幾乎無冬天存在及逾36度高溫75天等情形,恐誤解科學報告的精神及全貌。

環境部強調,我國基於地球村成員責任,除已將淨零排放目標入法,各部會更擬定12項具體關鍵策略推動減碳。面對氣候變遷所衍生未來可能衝擊,行政院在去(112)年10月4日核定由16個部會跨域整合所提第三期「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12-115年)」,以具體行動提升我國調適量能。

環境部說,第三期「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12-115年)」係以在設定固定暖化情境下,建立調適推動架構及跨域整合平台,以自然及科學為本精神融入各工作項目中;並從維生基礎設施、水資源、土地利用、海岸及海洋、能源供給及產業、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健康與能力建構等7大領域著手,全面性確保民眾生命安全,同時維護國家永續發展。

環境部表示,依據氣候法除中央部會須推動國家調適工作,另依該法第20條規定,地方政府亦應依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國家調適計畫及調適行動方案,訂修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以發展因地制宜、由下而上以社區為本之氣候變遷調適,本期地方調適執行方案須於今年10月完成訂修。

氣候變遷是跨領域、跨部門、跨層級的議題,中央各部會與地方政府必須共同合作,同時各級政府應依據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在科學基礎上,規劃預警機制及系統監測,並由政府與國民共同關注、長期投入,透過公私協力,才能提升臺灣社會整體調適能力。

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國家環境研究院

《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以下簡稱科學報告)是2023年初國家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以下簡稱氣候法)後,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國科會)以及環境部依法共同發布的科學報告。科學報告內容架構以氣候變遷科學、衝擊與調適為主,共分五章;前三章以氣候變遷科學趨勢以及未來推估為主,後兩章內容以衝擊與調適為主軸。第一章說明全球與東亞的氣候變遷;第二、三章分別描繪臺灣氣候變遷趨勢與未來推估 ; 第四章彙編氣候變遷對水領域、坡地、海岸、糧食生產與安全、生態、人類健康、城鄉規劃等議題之衝擊資訊 ; 第五章則說明氣候變遷風險與調適架構之科學論述與知識方法學,提供部會與地方調適建構與規劃之參考。

 


主編報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