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陞任林業保育署副署長 嘉義分署長由副分署長李定忠陞任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04 09:28:50)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原任分署長張岱4月7日陞任林業保育署副署長,新任分署長由嘉義分署副分署長李定忠陞任。原任嘉義分署長張岱自107年7月1日起接任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處長,任職6年多來,積極推動林業保育署各項政策,成效顯著。
新任嘉義分署長李定忠為國立嘉義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曾任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課長、秘書,及臺東林區管理處副處長,並於106年接任嘉義林區管理處副處長及改制後副分署長。
林業保育署表示,嘉義分署近年來積極推動FSC國際森林驗證工作,於2021年成功取得FSC/COC認證證書,並致力於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發展,培力當地社區居民組建解說團隊,張岱分署長及李副分署長功不可沒。
林業保育署強調,嘉義分署轄區橫跨雲林、嘉義、臺南及高雄等縣市,從海拔40多公尺的平地延伸至臺灣最高峰─海拔3,952公尺的玉山,擁有豐富多元的林相種類與廣闊森林林地,轄內阿里山巨木享負盛名。
依據衛星發報器回傳的點位顯示,目前野放的4隻草鴞幼鳥都還在野放位置周邊活動,顯示已適應當地環境,且具備自主獵食的能力。嘉義分署表示,看到草鴞寶寶活動正常的喜訊令人十分振奮,從當初救起時不到拳頭大小,歷經13週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野生動物急救站的照養與訓練,到如今可以獨立自主在野外翱翔,著實令人感動,而在背後負責草鴞研究與追蹤的國立嘉義大學蔡若詩老師團隊功不可沒,該團隊執行林業保育署補助的草鴞全島衛星追蹤計畫,及嘉義分署委託的曾文溪、鹽水溪草鴞族群監測計畫,並在邱和成基金會ESG計畫經費挹注下將研究範圍擴及到八掌溪,該團隊基於對整體棲地的了解找出最適合野放草鴞的棲地,並肩負後續持續追蹤野放幼鳥的任務。
另一處喜訊則來自畜產試驗所內牧草地圍網保護的草鴞巢位,在今(114)年1月中旬圍網並透過遠端監控巢內草鴞寶寶,終於在3月中旬成功離巢。嘉義分署表示,這已經是畜試所草鴞幼兒園的第3屆畢業生了,畜試所能夠穩定成為草鴞繁殖成功的基地,要歸功於所方從上到下的積極協助,以及臺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曾翌碩總幹事自110年起的長期監測研究。當初因為收割牧草時意外暴露草鴞巢區,緊急嘗試以圍網進行保護,也在一次次調整下成為確保草鴞繁殖不受地面動物影響的可靠策略。曾翌碩總幹事在嘉義分署的委託下將持續以畜試所為核心,在臺南東南側丘陵地區保護草鴞重要棲地。
嘉義分署進一步說明,草鴞是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在臺灣的數量估計僅約500隻左右,數量稀少加上夜間活動,過去給人非常神秘的印象,起初分署投入草鴞保育時確實也缺少相關資訊,僅知道少數地區有穩定草鴞出沒紀錄,幸好透過逐年的研究計畫能夠更深入了解保育草鴞的基礎生態資訊。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攜手企業推動ESG 共築公私協力永續藍圖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13 12:08:01) 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已成為全球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全球各國政府與企業正積極應對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損失及社會責任等挑戰。為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GBF),並推動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機制,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已建置「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臺」,旨在透過公私協力導入多元參與機制,協助企業實現淨零排放、生物多樣性保育及地方經濟發展目標。嘉義分署表示,透過「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臺」有助於提升企業在環境治理方面的表現,並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育與碳匯經營,滿足企業對ESG揭露的需求。此舉不僅是與企業、地方攜手達成環境永續之目標,更期望能促進地方共好共榮。
為呼應企業及團體的ESG永續發展需求,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從自然環境(E)、社會文化(S)和公司治理(G)三面向中,針對自然環境(E)及林業社會文化(S)面向規劃多種專案類型,在自然環境面下包含自然碳匯及生物多樣性兩類別,林業社會文化面下包含林業文化與山林文化兩類別。
嘉義分署持續規劃上架平臺之專案(類型)如下,詳情可至「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臺」網站 https://esg.forest.gov.tw 查詢,並不定期更新上架之專案:
一、種下環境倫理幼苗-嘉南地區保安林環境教育推廣(生物多樣性-其他)
二、點亮漁光森彩熠熠-漁光保安林多元惠益發展(棲地營造)
三、攜手在地守護好美悠境-好美保安林多元惠益發展(棲地營造)
四、攜手守護部落自然資源-拉拉喀斯巨木群手作步道工作假期(山林文化-其他)
五、布袋廢曬鹽田水鳥樂園的轉型之路-布袋鹽田溼地現生機(生物多樣性-其他)
六、二仁溪x-打造「二仁溪流域博物館」2.0-二仁溪流域濕地生態保育專案(生物多樣性-其他)
七、守望將軍水鳥樂園(生物多樣性-其他)
八、從好土到食物森林的ESG環境教育-觸口自然教育中心永續韌性森活專案/第1階段(生物多樣性-其他)




2025蛇年走春山海遊—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春節迎春活動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23 09:47:15)
乙巳蛇年即將到來,為迎接2025年春節連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轄管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觸口自然教育中心及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等場域,已做好迎賓準備,阿里山規劃園區外停車空間,並提供接駁服務;觸口及鰲鼓將舉辦春節迎春活動,提供走春新選擇。從雲端上的阿里山,行經山腳下的觸口,到濱海的鰲鼓濕地,歡迎民眾分別安排,細細品味嘉義山與海的自然風光。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交通疏運資訊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甫獲紐約時報評選為2025年全球最值得拜訪的景點之一,遊樂區全天候24小時不打烊,為迎接走春遊客及紓解停車需求,遊樂區入口前方的LED訊息看板即時提供園區內車位資訊供遊客參考,若停車位已停滿,將由保全人員引導停至台18線89-95K區間停車空間,春節9天連假每日8時至18時,該區間設有10處候車站,提供往返免費接駁服務,建議遊客多利用此項貼心服務。
嘉義分署特別提醒遊客,春節期間人潮眾多,建議事先規劃行程,掌握路況資訊,盡量避開尖峰時段,此外可免費下載「森遊阿里山APP」隨時掌握阿里山賞花情報、日出時刻、天氣狀況及相關旅遊資訊。園區也會視遊樂區人潮狀況,將隨時透過LBS簡訊廣播服務、CMS訊息可變告示牌、警廣等系統通知遊客,並增派保全於遊樂區外 (台18線88K)疏導管控車輛,請遊客預留充足旅遊時間,遵循現場工作人員指揮,共同維護良好的旅遊品質。
觸口電影院-用影像之力感受自然之美
為迎接新年,嘉義分署觸口自然教育中心春節期間放映「美洲獅」—冰山傳奇1-2集、「完美星球」、「冰凍星球II」—我們的冰凍星球」等4部自然紀錄片,讓民眾用影像之力感受自然之美,啟發人們對自然保育的熱忱。相關活動資訊可至查詢台灣山林悠遊網 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Education/Course?id=CK-E1401 查詢。
鰲鼓濕地畫蛇添福版畫紅包DIY
2025蛇來運轉,嘉義分署特別於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舉辦「畫蛇添福版畫紅包DIY」活動,透過「構圖繪畫」、「刻劃製版」再完成「印刷紅包」,創作出專屬於自己的獨特版畫紅包作品,讓遊客新的一年事事順遂、蛇麼攏賀(什麼都好),迎接蛇年好運氣。
嘉義分署提醒,春節期間氣溫變化大,民眾前往山區或海邊記得保暖、防風,同時注意行車及旅遊安全,而現在正值西南部乾燥季節,民眾進入森林區域應小心用火,避免發生森林火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