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環境關懷友善設計競賽 https://www.epadesign.tw/
水溝也能發電,邊洗澡邊省水,環境關懷友善設計競賽作品創意又實用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613 16:39:19) 環境部「2024-2025環境關懷友善設計競賽」得獎名單於今(13)日揭曉,產品設計組及概念設計組第1名分別由就算是水溝也能安裝使用的「超低落差微型水力發電」,以及將洗澡時等待熱水前浪費掉的冷水留存使用的「H2Oreuse淋浴前期冷水利用智慧淋浴系統」拿下。
環境部表示,本次作品多元豐富,而且許多作品都與循環經濟及氣候變遷、能源等有關,例如用廢棄漁網回收製成,不需工具就可自由搭配更換顏色的「Hibāng山林系全循環眼鏡」(好說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改造台電廢棄瓷套管並用於百年祭典的「永心燈」(桔禾創意整合有限公司)分別獲得產品組的2、3名,利用鳳梨廢料做成地膜及果蔬袋的「鳳梨纖維永續農業模組」(均苑有限公司、褚仰展、許瑋庭、陳秉昕、羅韜)以及加入回收玻璃,希望可以引導小海龜回到大海的「海龜消波塊」(莊筑安、李旨昀、吳宜蓁、李鍇朮)則得到概念設計組的2、3名。
環境部補充說明,今年的競賽也首度將已經上市成為產品的作品獨立為「產品設計組」,有別於「概念設計組」,這些產品都已經實際在現場發揮改善環境的效果了,例如第1名得主「超低落差微型水力發電」的廣太綠能股份有限公司就表示,這項產品自113年推出以來,因為採用模組化設計可減少土木設施及適應不同的發電環境,只要有1.2公尺落差的溝渠就可以裝設,
此外,環境部也將辦理此次作品的北、中、南區之巡迴展覽,北區首展自7月4日起至8日在松山文化創意園區創意空間展出,中區於7月10日至14日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展出,南區於7月17日至27日在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巡迴展皆為免費入場,歡迎民眾前往參觀,瞭解作品的設計理念與新世代的創意。



環境部「2024-2025環境關懷友善設計競賽」得獎名單揭曉
《2024-2025環境關懷友善設計競賽》最後倒數,強力徵件中!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3 11:46:35) 面對氣候變遷與地球永續的挑戰,環境部積極推動環境教育、倡導全民綠生活,期改變民眾的觀念並採取具體行動;為持續深化與推動臺灣環境教育,特別舉辦《2024-2025環境關懷友善設計競賽》,鼓勵全民參與、瞭解和關注「淨零轉型」及「環境永續」的發展與應用,競賽已開始徵件,至114年1月10日中午12時截止收件,歡迎各界設計好手展現無限設計與創意力!
本屆《2024-2025環境關懷友善設計競賽》徵件作品分為概念設計組和產品設計組2個類別,「概念設計組」以鼓勵具創新創意的可行性提案;「產品設計組」必須具備可實際使用、能運作並已上市作品,包括上市商品、服務、政策或技術應用等。鼓勵全民響應政府推動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政策及相關議題,用設計為永續、共融發展,期待激發更多創意實踐,發揮永續影響力。本次競賽將選出25件入圍作品,進入決審之入圍者將獲得臺灣環境科學與設計跨界專家大師班現場指導,協助在技術與創意設計的務實整合與作品精進,同時入圍作品將參與北中南作品成果巡迴展覽,展現臺灣於環境教育、環保與永續循環的耀眼成就,歡迎各界踴躍報名參賽,發揮創意。
環境部期望能透過本次競賽活動的舉辦,促成跨領域合作,開啟環境永續的全面向互動,為環境關懷友善課題尋求永續的解決方法,機會難得,千萬不要錯過了!相關資訊請參閱官網 https://www.epadesign.tw/,或臉書搜尋「環境關懷」查詢。(環境部 廣告)
代表團分享了臺灣環境關懷設計與環境教育的創新經驗,2022-2023年首獎作品由馳綠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設計之三菜一湯復古防水鞋以4種臺灣農漁業回收廢棄物,與4支寶特瓶,改製成的創新鞋款;第二名作品再生蕉葉套袋將廢棄蕉葉及蕉樹,再生成保護果實必要的香蕉紙套及香蕉纖維繩索,解決龐大農業廢棄物問題;第三名作品OCF改良式蚵棚器具透過繩索切換垂直式、平掛式及蚵棚式養殖的模組養蚵浮臺,改善傳統養蚵設施造成海洋污染的問題。
面對全球性的氣候變遷危機、「2050淨零排放」目標,DDC聚焦推動面對循環經濟下的設計思考,開發相關技術與工具。臺灣代表團與DDC執行長Christian Bason、循環城市領導計畫主持人Monica Maria分享交流循環設計理念與產品實踐,其中「三菜一湯復古防水鞋」、「海廢保麗龍回收再製計畫」、「再生蕉葉套袋」及「TWIST旋轉折杯」等作品具體解決了共通的問題,傑出創意獲得跨文化的共鳴,成功分享臺灣在環保永續與循環經濟的創新經驗!相關活動訊息請見官網https://www.epadesign.tw/或臉書搜尋「環境關懷」查詢。(環境部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