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新竹市「2025年地球日系列活動」

 

行動有你地球更有力!竹市府推2025地球日系列活動 邀全民一起用行動共築永續低碳家園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31 15:16:15)  響應「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活動,新竹市政府將舉辦「2025年地球日系列活動」,並於4月至 6月期間展開一系列環保行動。活動主題呼應今年的 「地球力 Our Power, Our Planet」,強調每個人都能為地球盡一份力。環保局表示,活動以「全民綠行動、地球更有力」為口號,鼓勵市民認識並發揮自身的力量,提升環保意識,透過多樣化的實際行動來保護地球,為後代子孫創造更美好的環境,注入更多環境永續力量。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地球力 Our Power,Our Planet」強調積極參與環保行動,減少環境負擔,應對氣候變遷,並保護自然資源。市府將推出一系列主題活動,包括竹塹舊城解說、綠活美學及環教設施場所交流等,旨在提升市民對新竹的好學與環保意識,凝聚改變力量,共同努力實現宜居永續城市的願景。

環保局指出,系列活動中「竹塹舊城自然人文體驗解說」共計4場,將邀請專業解說員帶領探索新竹自然景觀及人文歷史,並強調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活動資訊 ( https://lurl.cc/XfJFRT )。「綠活美學—新竹綠活居」共計5場,課程內容包括推動環境綠化與永續設計,涵蓋綠建材與居家減碳,旨在提升居住環境的可持續性與生活品質,活動資訊 ( https://lurl.cc/V8T9pl )。

此外,為促進跨區域環境教育合作,環保局將舉辦「環教設施場所交流活動」共計4場,以現有課程為基礎,進行課程與經驗分享,增進專業素養與教育效能活動資訊 ( https://lurl.cc/Ymw7qw )。

環保局提醒,環保愛地球需要全民參與,邀請市民以綠生活心態,用「舉手之勞做環保」的行動力,為地球盡一份心力。透過一系列環境教育活動,推廣自備容器的習慣,減少一次性垃圾,實踐節能減碳與淨零綠生活,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4(優質教育)、SDG12(確保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及SDG13(氣候行動)。透過優質教育推動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和生產模式,打造更環保、更友善的低碳家園。


114年竹塹舊城人文體驗活動EDM


114年綠活美學計畫-新竹綠活居活動EDM


114年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交流活動EDM


113年竹塹舊城自然人文體驗解說活動照片(資料照片)


113年竹塹舊城自然人文體驗解說活動照片(資料照片)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

 

崑山科大加入「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 共築永續新動能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31 12:00:41)  全球淨零碳排已成趨勢,有鑒於此,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下稱國環院)攜手國內28所大專校院,於3月28日成立「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將於北、中、南、東四區設立區域培育中心,並開設「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崑山科技大學也加入聯盟並積極參與,由工程學院院長江智偉出席記者會,為培育綠領專業人才再添助力。

崑山科大近年來致力於綠能技術研發與人才培育,於今年再加入「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針對「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將由該校工程學院院長江智偉、副院長許蕙琳、環境工程系周信賢、李志賢、余慶仁、陳賢焜教授等經驗豐富的師資為學員授課。

課程預計開設「溫室氣體管理相關法規及政策訓練班」、「溫室氣體盤查作業及減量 ISO14064 訓練班」、「產品碳足跡訓練班」等訓練班,並規劃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管理、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與減量額度、產品碳足跡等相關領域課程,讓學員深入了解綠能相關技能與知識。

工院院長江智偉表示,面對氣候變遷,綠領人才需求與日俱增,崑大也因應趨勢採取多項措施,112年成立「永續發展暨社會責任處」,同年9月參與「ESG遠見共好圈」, 113年於校內成立ESG輔導服務小組,協助企業組織進行溫室氣體盤查,進而制定減碳策略,更推派校內人員考取「初級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同時鏈結國立成功大學碳中和基地團隊,共同培育淨零轉型相關專業人才不遺餘力,今年再加入「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與國環院及國內大專院校共同培育綠領人才,進一步為國家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貢獻力量。

行政副校長暨永續長鐘俊顏提到,校方將淨零排放與SDGs融入中長期校務發展及課程規劃,積極培育綠能專業人才,同時善盡大學社會責任,2024年第五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中,連續三年榮獲「生態共好組」楷模獎,是中部以南唯一獲得首獎的私立科大;2024國家永續發展獎獲頒「教育類」入選獎;在2024年「台灣永續大學獎」中,更再拿下「台灣永續十大績優大學獎」、「永續報告書-銀獎」、「環境管理領袖獎」、「永續發展教育領袖獎」及「氣候領袖獎」等五項殊榮,足見在綠能永續領域推動成果豐碩,並深獲各界肯定。

國環院「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課程總時數為48小時,課程費用為12,000元,30歲以下在學生與低收入戶者更可獲得學費優惠,崑山科大預計於6月開設第一批訓練班,詳細報名資訊自4月1日上午9時起,可至國環院「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報名網頁查詢:https://ulvis.net/iTs8

Kun Shan University:https://www.ksu.edu.tw/focusNews/detail/15135



崑山科大加入「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更成立ESG輔導服務小組,培育綠能人才


崑山科大開設「室內空品維護管理專責人員訓練班」,培育淨零碳排人才


崑山科大環工系攜手牧陽能控開設「綠能科技專班」,擴大培育綠能技術人才


崑大工院院長江智偉(右1)、副院長許蕙琳(右2)協助廠商進行溫室氣體盤查


崑山科大加入「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崑大工程學院院長江智偉(2排左3淺藍色西裝者)出席記者會(取自環境部官網)


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農田方舟-野生動物棲地營造手冊》

 

打造生態農田!《農田方舟》共創生物多樣性棲地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25 17:11:16)為強化農田生態保育,鼓勵農民以友善耕作方式營造野生動物棲地,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攜手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匯集多年農田棲地營造經驗,出版《農田方舟—野生動物棲地營造手冊》。

今(25)日舉辦新書發表會,透過11篇圖文並茂的實作案例,提供農民具體可行指引,打造生態農田,共創生物多樣性棲地。

林業保育署表示,這本臺灣首度以農田棲地營造為主題的專書,展現政策與民間協力共好的各項成果,是實踐農田生態保育政策的重要助力。對參與綠色保育標章及生態服務給付方案的農民,能提供農田生態營造的實用準則;對於主責政策推動的執行者,更是深化農田保育行動與社會溝通的有力工具。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民國98年官田水雉農藥中毒事件,當時引發社會關注,林業保育署與慈心基金會合作,輔導農民轉型友善耕作,推出「官田水雉友善農產品」,並建立綠色保育標章,開創臺灣兼顧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育創新模式,也是這本書的緣起。

15年以來,綠色保育標章制度已推廣至全臺675位農民、友善農田面積逾938公頃,更從最初保育水雉,擴展至石虎、諸羅樹蛙、赤腹遊蛇等,為超過46種保育類或紅皮書物種提供安全棲地,讓農田真正成為生物多樣性的庇護所。

而這項農田生態保育行動也與全球接軌,歐盟於去年度6月通過具里程碑意義的《自然復原法》(Nature Restoration Law),明訂各會員國須於2030年前復育至少30%狀況不佳的棲地,並共同達成歐盟整體復原至少20%棲息地的目標。該法案明確將恢復健康農業生態系統列為重要策略,包括增加農地多樣景觀、減少農藥與化肥使用、清除外來入侵種等。

臺灣推動的農田生態營造工作,不但與國際主流目標高度一致,更能接軌《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所揭示的目標,特別是在「目標3:保護至少30%陸域與海域」的具體實踐上,而廣大農友所居住的社區、部落或自主空間,正是保護區外,我們鼓勵推動保育共生地( OECM)的生態保育基地,藉由這本書籍的出版,讓台灣持續走在前端,展現我國對生物多樣性恢復行動的積極與在地實踐。

林業保育署指出,國內近六成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於淺山地區,這些地區與多數農田高度重疊,若能妥善營造農田,便可同時守護生態與農民生計。守護農田生態系的理念,不僅是綠色保育標章的精神,也是孕育「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的重要起點。

林業保育署自110年起鼓勵農民參與友善物種與棲地營造措施,透過提供「生態薪水」,使農民不再獨自承擔保育成本,推動兼顧生計與保育的永續農業模式,不但有助共築國土生態綠網,更成功結合綠色保育標章理念與農田生態保育,成為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石。

《農田方舟—野生動物棲地營造手冊》以簡明易懂的圖解與實務案例,提供綠籬、草生田梗、埤塘生態池等棲地營造的技巧,協助農民打造符合保育物種需求的友善環境,使農田營造生態棲地有所依循。

書中更針對近年受到各界關注的人與野生動物衝突,提供減少農作獸害的友善防治方法,如設置猛禽棲架吸引黑翅鳶控制鼠害,或利用物理圍籬與聲音驅離山豬與猴子,協助農民在保育生態與保障生計之間取得平衡,共同打造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農田環境。

林華慶表示,本書為既有的生態服務給付政策與綠色保育標章制度注入新的動能,更提升政策落地的實踐性與成效,感謝慈心基金會長期以來的協助與農民積極參與。這場農田生態保育的「寧靜革命」,不僅展現臺灣在地的保育實踐成果,更成為國際間推動生物多樣性政策的重要典範,期待這本書成為農民的友善耕作指南,也讓更多消費者理解、支持友善農產品,將生態農田打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友善方舟。


《農田方舟–野生動物棲地營造手冊》新書發表會與會貴賓合影


《農田方舟–野生動物棲地營造手冊》新書發表會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蘇慕容執行長致詞


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 黃于玻總經理致詞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林華慶署長致詞




113年度全國節約用水績優選拔活動

 

善用雨水、冷凝水 將節水融入教育 興嘉國小奪113年度全國節約用水績優選拔活動「優等獎」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25 11:47:51)  嘉義市興嘉國民小學榮獲經濟部水利署委託工業技術研究院辦理「113年度全國節約用水績優選拔活動」-學校組優等獎,表彰該校在水資源管理和節水措施上之卓越表現。作為嘉義市推動永續發展和節水政策之重要典範,興嘉國小的獲獎,彰顯學校師生對於節約用水共同努力之成效,並進一步強化嘉義市在水資源保護與永續使用上之決心。

嘉義市長黃敏惠指出,節約水資源及永續使用對於全市發展至關重要,因此近年來不僅積極推動污水下水道建設工程,設置「水資源回收中心」完善城市污水處理、提供民間企業及市民免費取用回收水,更配合於113年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的「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向各界推廣水資源循環永續觀念活動,攜手打造「低碳 永續 節能的嘉義市」。

教育處郭添財處長表示,嘉義市政府不僅完善規劃永續發展教育環境,各校也積極推動多樣化教育課程,期許孩子都能在潛移默化中體認保護水資源及永續發展之重要性,進而珍惜保護我們的地球。

興嘉國小朱麗乖校長表示,興嘉國小致力於低碳校園的實踐,已取得嘉義市低碳校園金級認證標章,積極落實水資源節約管理,除了在校園內安裝相關節水設施外,如雨水貯留系統、冷凝水回收系統、省水水龍頭、二段式沖水器等,更運用開學典禮、教師晨會、學生朝會及休業式及融入教學活動等,宣導節水的重要性、水資源再利用的做法及認識臺灣各水庫的蓄水量等,鼓勵師生從日常生活中養成節水的習慣,並進而影響家人。此外,學校設置專責小組定期檢視及提醒校內用水情形,避免浪費水資源之情事發生。

藉由本次興嘉國小獲獎經驗,將成為本市各校在推動節水行動中的寶貴參考,也期盼市民們共同響應、攜手合作,理解並實踐節水行動,為保護水資源實現永續發展,貢獻自己一份的力量。


興嘉國小奪113年度全國節約用水績優選拔活動優等獎




2025 植樹月「織一片生態綠網」

 

澎湖青螺攜手護林 共織臺灣生態綠網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25 09:40:03)為促進生態永續與強化生態綠網建置,澎湖縣政府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22日在青螺濕地生態園區附近舉辦「織一片生態綠網 攜手護林新篇章」澎湖區域植樹活動,現場除陳光復縣長、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陳慧玲副執行長、湖西鄉陳鄉長、青螺李村長、社區李理事外,各機關代表包括周檢察長、澎管處郭處長及縣府各局處主管代表等超過300位民眾共襄盛舉,種下羅漢松、厚葉石斑木等2,830株林木,以實際行動為澎湖增添1.914公頃的綠地,齊心守護珍貴的自然環境。

高雄林園打造綠海濕地 社區夥伴共築生態綠網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20 11:13:58)為響應植樹月推動生態保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高雄巿政府工務局公園處、高雄市中芸國小、高雄市林園區林園愛鄉協會,19日在高雄市林園區海洋濕地公園舉辦「織一片生態綠網 高雄林業再興 打造綠色永續環境」植樹活動,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旗山工作站胡淑珠主任、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副總工程司李淑美、林園區簡水彬區長、中芸國小郭榮全校長、高雄市王耀裕議員、邱于軒議員、李雨庭議員助理、高雄市林園區林園愛鄉協會陳俊強理事長、高雄市林園紅樹林保育學會蘇文華理事長帶領下,約150位師生及社區民眾共同種下棋盤腳、穗花棋盤腳、苦楝、黃槿、蘭嶼肉豆蔻等120株原生樹木,以實際行動共同為台灣的綠色未來努力。


高雄六龜打造蝶類友善棲地 社區夥伴共築生態綠網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18 10:34:19)  為響應植樹月推動生態保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高雄巿政府農業局、交通部觀光署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中鋼碳素化學股份有限公司,15日在高雄市六龜區六津橋旁舉辦「織一片生態綠網 高雄林業再興 打造綠色永續環境」植樹活動,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楊瑞芬分署長、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高鎮遠副局長、中鋼碳素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方明達總經理、及交通部觀光署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陳雅雯科長的帶領下,約600位民眾共同種下黃荊、九芎及月橘等525株、0.21公頃原生樹木,以實際行動共同為台灣的綠色未來努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楊瑞芬分署長表示,今年植樹月以「織一片生態綠網」為主題,透過種樹串連森林、河川與村落,恢復自然棲地,讓生態系統更健康。而植樹地點鄰近六龜甲仙淺山森林保育軸帶,透過植樹活動進行棲地營造,串連森林與平原淺山地區之棲地廊道,建立紫斑蝶等蝶類之淺山森林棲地連結網絡。而綠網也必需要人網的支持才能完成,透過社區里民共同植樹,讓種下的每一棵樹,都成為生態綠網的一部分,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高雄巿政府農業局高鎮遠副局長指出,「淨零轉型」是高雄市政府的施政重點,其中佔全市近六成土地面積的森林,更是與市民日常的生產、生活、生態息息相關,在植樹節當天,也為全市38區的市民準備了22,800棵的樹苗,讓他們親手種下對綠色生活的希望,未來農業局會持續結合中央、在地企業和地方社團的力量,打造符合全球淨零碳排與SDGs國際潮流的森林環境,為後代子孫保有一個生態永續的美麗高雄而努力。

中鋼碳素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方明達總經理說,碳匯是目前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策略之一,中鋼碳素長期關注碳排放與環境保護,並積極推動ESG的實踐,除了透過各種製程改善與技術的精進,積極尋求降低碳排,同時致力於植樹造林、節能減碳等環保行動,在植樹活動所種下的每一棵樹,不僅有助於改善極端氣候,也為人類與野生動植物提供永續的生存環境。

交通部觀光署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指出,六龜區自古以來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這裡的山脈、河川與林地,都是大自然賜予的寶藏,擁有無數生物的生命與活力。植樹活動不僅是回饋大自然的方式,也是肩負環境保護責任的具體行動。這次植樹活動象徵著對未來的承諾,更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成為環境的守護者。

活動現場設置了多個主題攤位,涵蓋生態教育、環境保護、森林產品展示及DIY體驗等多元內容。例如,高屏地區永續農林產業生產合作社展出森林副產物產品,屏東分署則透過「攜手向廉幸福家園」廉政宣導與果實種子DIY活動,讓民眾更了解森林資源的價值,同時建立廉潔、反貪、反詐騙等意識。此外,環境教育、旅遊安全、防火、放盜伐等宣導推廣攤位,更是吸引許多親子共襄盛舉,讓參與者收穫滿滿。

除了植樹與攤位活動,現場也特別表揚了在社區林業推動上表現優異的團體,包括屏東縣牡丹鄉高士社區發展協會、高雄市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高雄市荖濃溪環境藝術促進會及屏東縣來義鄉鳩浙恩澇文教協會,感謝這些社區長期投入森林保育工作,促進地方生態與產業的平衡發展。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表示,森林資源是國家珍貴的自然資產,透過植樹行動不僅能改善環境品質,還能促進碳匯效應,減緩氣候變遷對生態的衝擊。植樹現場也準備月橘、枯里珍、黃荊等共800株苗木,贈送給參加活動的民眾,不僅讓民眾親手種樹,也希望能藉此提升社會大眾對森林保育的重視,推動更多人參與生態綠網的建置。未來也將持續與地方政府、企業及社區合作,共同推動森林永續發展,共同編織生態綠網,讓台灣的生態環境更加美好,未來世代創造更永續的家園!


逾千人齊聚臺東森林公園 共同植樹護林打造生態綠網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17 10:14:43)  114年度植樹月「臺東縣區域植樹及森活市集」活動3月15日於臺東森林公園圓滿舉行,吸引逾千名民眾熱情參與,共同為臺東國土生態綠網貢獻心力。

活動由臺東縣政府與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聯合主辦,現場貴賓雲集,包括陳瑩委員、莊瑞雄委員、黃仁委員夫人王春梅女士、行政院東部辦公室洪宗楷執行長、陳銘風市長、王文怡議員、陳志峰議員、簡維國議員、台東桂田喜來登酒店黃登弼總經理、臺東女中校長王垠等人均到場支持,與縣府黃奇明副處長及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吳昌祐分署長及臺東地方法院、台東桂田喜來登飯店、臺東國際青商會、國立臺東女中、台東海軍招募組機關團體共同種下120株小葉厚殼樹、瓊崖海棠等原生樹種,象徵生態保育與環境永續的承諾。

當日活動除了植樹行動外,現場也舉行頒獎典禮表揚社區林業績優社區、年度優秀護管員以及國立臺東女中師生在原生植物繪圖推廣上的貢獻。這些獎項肯定了在地社區與個人對生態保育、森林守護及環境教育的付出,讓保育理念更加深植人心。

而熱鬧的森活市集也吸引大量人潮,共計115個特色攤位與餐車參與,包括林業保育及生態綠網專區、療癒之森、手作之森、飲食之森、公益之森等七大主題專區,提供民眾豐富多元的體驗。臺東縣政府特別準備了金毛杜鵑、江某、大頭茶、土肉桂、朱槿、矮仙丹、變葉木及紅竹3,000株苗木,現場開放免費索取,短短10分鐘內即全數贈送一空。

此外,活動現場也推出消費滿額贈禮活動,精美獎品包括臺灣原生種樹苗、黑熊主題文創商品、原生植物頭巾、吸水杯墊、桂田喜來登酒店Bar16麵包坊折價卷等,吸引民眾踴躍參與,現場買氣熱絡不斷。而音樂舞台區同樣熱鬧非凡,利嘉歌謠班、視障薩克斯風表演家卡布達漾、kasa’inava萬好歌舞團、客家創作歌手饒棣華及泰雅美聲Lawa Ayon輪番上陣,好聽的音樂也吸引許多現場觀眾在綠地上席地而坐,輕鬆地享受這場音樂盛宴。

本次活動不僅讓民眾在周末假期親近自然、享受豐富市集與精彩表演外,也能參與區域植樹活動,帶回各項國產材、文創商品及喜愛的原生種樹苗,一起為編織國土生態綠網盡一份心力。


與會貴賓們及臺東地方法院、台東桂田喜來登飯店、臺東國際青商會、國立臺東女中、台東海軍招募組等團體一起植樹


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吳昌祐分署長頒發113 年度社區計畫執行成果績優社區獎狀


董世良副分署長頒發113 年度台東女中合作進行原生植物繪圖獎項


今日的森活市集吸引上千名民眾前來森林公園參加活動


森活市集吸引上千名民眾前來森林公園參加活動


臺東「織一片生態綠網」植樹月!民眾種樹愛臺東 共創永續之都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15 17:42:23)


臺東「織一片生態綠網」植樹月!民眾種樹愛臺東 共創永續之都

為響應植樹節、推廣全民愛樹護樹行動,臺東縣政府與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攜手辦理114年度臺東縣植樹月活動「織一片生態綠網」,今(15)日於臺東森林公園大草原熱鬧展開,縣府準備金毛杜鵑、土肉桂、矮仙丹等3000株供民眾索取。許多貴賓到場與民眾植樹落實減碳,呼籲維護生態環境的重要,用行動守護臺東,打造更美好的生態環境。

台東縣政府表示,種樹除了美化環境、提供休憩場所,還有淨化空氣、豐富生態等好處,臺東有寶貴的天然環境與自然資源,呼應植樹節標語「織一片生態綠網」,藉由植樹行動強化生態綠網。此外,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工程即將啟用,園區建置親子共融設施,更新老舊路面,完成後民眾來活動筋骨、吸收芬多精,保持身心健康。

今日活動由有氧舞蹈揭開序幕,隨後由農業處副處長黃奇明、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吳昌祐分署長等貴賓一同分送苗木給民眾。緊接著騎乘腳踏車前往植護樹區,由林保署臺東分署專人示範修枝、客土、施肥等植栽技術及宣導環境教育理念,並種植瓊崖海棠及小葉厚殼兩種臺灣原生種樹苗共120棵。此植樹區為縣府去年執行褐根病整治區域,病菌已完全消除,今年再度種回台灣原生種樹木,別具生態復育及教育意義。同時表揚113年度社區計畫執行成果績優單位、優秀護管員,以及113年度台東女中合作進行原生植物繪圖頒獎。

除了植樹及贈苗,主辦單位精心準備多項森活好禮,凡消費滿額可憑集點卡兌換。今日還有超過百攤的「森活市集」,包括國土生態綠網輔導社區部落農特產、林下經濟段木香菇、文創、美食、香氛按摩、公益團體與政府宣導等攤位,以及TTPush臺東金幣也加碼進行消費滿額金幣贈送活動。此外邀請利嘉歌謠班、視障薩克斯風表演家卡布達漾、kasa’inava萬好歌舞團及客家創作歌手饒棣華攜手泰雅美聲Lawa Ayon等表演團體,讓大家度過悠閒愉快的週末。


臺東「織一片生態綠網」植樹月!民眾種樹愛臺東 共創永續之都


臺東「織一片生態綠網」植樹月!民眾種樹愛臺東 共創永續之都


臺東「織一片生態綠網」植樹月!民眾種樹愛臺東 共創永續之都


臺東「織一片生態綠網」植樹月!民眾種樹愛臺東 共創永續之都


織一片生態綠網 林業保育署3/20贈苗 共築綠色廊道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13 09:56:44)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每年3月全臺舉辦植樹月系列活動,邀國人共同參與植樹,營造友善生態環境。署本部將於3月20日在臺北希望廣場舉行贈苗活動,提供臺灣原生金平氏冬青、小實女真、小葉赤楠苗木約1,500株供民眾索取。為結合公益環保理念,領苗民眾需自備環保袋,以3張114年1至3月發票兌領1株苗木,每人每種苗木最多兌換1株,所募發票將全數捐贈財團法人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

活動自上午9時開始(8點半現場發放號碼牌,贈苗時間最晚至11點,贈完為止),當天現場舉辦種植小學堂、有獎徵答等活動,歡迎民眾共同參與。

林業保育署表示,植樹為推動國土生態綠色網路建置計畫關鍵行動,除了綠化居家環境,亦可將社區、森林、河川與海洋等生態系統串聯,營造更多自然棲地,編織臺灣綠色生態網絡,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呼應2025國際森林日-養護森林精神,滋養世代福祉。透過親手植下綠意,讓環境保育、生態營造落實於生活之中,共同營造美好的居住環境,也為地球減碳盡一份心力。

三月份全臺各地區分署另有系列贈苗活動,活動詳情請至臉書粉絲團「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查詢。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贈苗日期及活動地點:3月20日上午9時於臺北希望廣場(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30號對面)。


小葉赤楠(臺中分署提供)


小實女真(新竹分署提供)


金平氏冬青(照片來源為臺灣原生樹木種苗網)


陳駿季部長出席114年「織一片生態綠網」植樹活動 宣示打造石虎生態廊道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12 14:23:09)  為倡導植樹營造生態綠網,農業部林業保育署與國立聯合大學於3月12日在該校八甲校區舉辦114年「織一片生態綠網」中央聯合植樹活動,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表示,今年植樹特別選在苗栗聯合大學八甲校區,除了此地是生態軸帶的重要點位外,更因為這裡是台灣石虎的重要活動區域,而今天種下的每一棵樹,在未來都能長成一片茂密的森林,將為台灣的生態永續發展盡一份力,也為下一代打造更美好的環境。

林業保育署表示,苗栗縣是石虎的重要棲地,苗栗聯合大學八甲校區坐落於苗南丘陵淺山保育軸帶,附近產茶,群山、農田、茶園與聚落交錯,族群多元,是典型人與自然共存的里山環境,也是國土生態綠網的重要節點。除此之外,該處亦緊鄰苗栗槲櫟的原生分布地,2017年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將槲櫟列為極危等級,其樹型優美,果實更是野生動物的重要食物來源。

今年的植樹活動栽植槲櫟、青剛櫟、豆梨、大頭茶與厚葉石斑木等,除宣示復育槲櫟原生棲地外,亦提供昆蟲、鳥類食源,並以不同樹種打造多層次變化,強化作為生態廊道之功能,也進升區域生態韌性。

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表示,森林不只是我們的環境資產,更與糧食安全息息相關。今年國際森林日的主題是「森林與糧食」,提醒我們森林不僅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關鍵,更提供了多樣的可食植物,支撐農業生態,同時也帶動地方產業,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因此,政府正積極推動森林經營,讓森林的價值能成為支持地方發展的關鍵。

林業保育署表示,本次植樹地點位於苗南丘陵淺山保育軸帶,意義非凡,該署建置之「國土生態綠網圖資」平台已公開全臺45條區域保育軸帶、44個綠網關注區及多項生態地景圖資,是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育空間治理的重要藍圖,以紮實的資料基礎支持政府及民間單位於土地利用與經營規劃時導入保育措施。

期盼透過本次校園參與植樹,能讓更多人關心生態環境,並吸引不同世代投入保育行列,共建從森林到海岸各種環境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永續生活。

每年植樹月期間,林業保育署亦攜手各分署推出贈苗活動,鼓勵全民參與植樹行動,希望更多人親手種下希望的種子,為環境增添生機。不論是在庭院、公園、社區,甚至是校園,每一棵樹的種植,皆能夠讓國土生態綠網更加完整。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及立法院副秘書長張裕榮、苗栗縣副縣長邱俐俐等人皆出席本次活動,與聯合大學校長侯帝光等師生共同攜手種下青剛櫟、槲櫟、栓皮櫟、毽子櫟、豆梨、大頭茶、厚葉石斑木等臺灣原生樹種,宣示打造石虎生態廊道,串聯國土生態綠網。


「織一片生態綠網」植樹活動 與會貴賓合影


農業部陳駿季部長澆灌樹苗


林業保育署林華慶署長種下原生樹種


聯合大學校長侯帝光致詞


苗栗縣副縣長邱俐俐致詞


禮納里攜手植樹 共織生態綠網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11 15:49:57)  植下一棵樹,守護一片林!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今(11)日攜手瑪家鄉公所、瑪家社區族人、長榮百合國小及北葉國小學童,於瑪家鄉禮納里舉辦「原生植物植樹-讓我們織一片生態綠網」活動。現場近百名參與者親手種下楓香、穗花棋盤腳、肖楠、臺灣海棗、疏脈赤楠、枯里珍、厚葉石斑木、山胡椒與假酸漿等200株台灣原生樹種,不僅強化社區生態,也提供蜜源植物與棲息空間,串連屏東中央山脈淺山森林棲地廊道,共同為屏東沿山公路農地保育軸帶棲地營造盡一份心力,讓禮納里共織一片生態綠網。

禮納里部落座落於中央山脈西側,「禮納里」一詞,意指「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這片土地,承載著族人遷移與重建的歷史,也象徵著團結與希望。如今,也將成為「瑪家鄉原生植物保種示範區」。

此次植樹特別選用兼具文化價值與生態功能的原生植物,如山胡椒與假酸漿,不僅能讓傳統智慧延續,也為當地生態增添更多層次的綠意。隨著樹苗成長,這片綠林將與周邊森林串聯,成為各類生物的庇護所,打造永續發展的綠色生態網絡。

瑪家鄉鄉長羅清仁表示,非常感謝屏東分署選定本鄉禮納里作為植樹場域,透過種植原生植物、蜜源植物與民俗植物,成就與實踐本鄉對於環境生態永續維護台灣原生植物保種之示範園區及推動慢城經營之理念,提升本鄉生態與人文環境教育。

除了植樹,現場還進行森林防火與生態保育推廣。屏東分署潮州工作站的森林護管員們穿著防火裝備,展示森林防火工具,並讓學童實際體驗背負式水袋與打火拍,學習如何防範與撲滅森林火災,提升防災意識。活動也提醒民眾戶外活動勿隨意生火,慎防森林火災,攜手守護台灣珍貴的森林資源。

活動現場提供肖楠、蘭嶼羅漢松共150株苗木,贈送給參加活動的民眾,一同編織綠網。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希望植樹行動不只是短暫的活動,更是一場關於環境守護的教育與承諾。我們期待這份綠意隨時間成長茁壯,讓禮納里成為生物多樣性的搖籃,共築一個人與自然共生的永續家園!


小朋友種樹現場照片1


小朋友種樹現場照片2


2025年3月24日 星期一

2025 經濟部節能標竿獎

 

節能標竿獎        https://top.energypark.org.tw/topfirm



114年節能標竿獎觀摩會 歡迎體驗大葉大學綠色奇蹟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11 15:49:43)  大葉大學〈Da-Yeh University〉近期榮獲經濟部113年「節能標竿金獎」,不僅成為全國綜合大學首位獲獎學校,更是近年來唯一六度獲頒節能獎的大學。114年節能標竿獎觀摩會3月21日將在大葉大學登場,歡迎報名參加,見證大葉在節能創新與永續發展的努力與成果。

大葉大學校長方文昌表示,學校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積極推動綠能校園建設,一方面透過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以及 AI智慧監控系統運用,有效減少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汰換老舊設施、導入高效能設備,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感謝經濟部節能標竿金獎的肯定,學校不只是推動智慧生技、健康照護與社會人文永續教育計畫,培養具備永續素養的世界公民與企業需求的SDGs人才,更希望可以讓永續教育向下扎根,期盼透過114年節能標竿獎觀摩會的分享,提供綠能技術交流的平台,攜手為2050淨零碳排目標努力。

汪漢英總務長指出,觀摩會邀請產業界專家學者探討產業淨零節能趨勢,並由獲獎學校分享節能技術與經驗。另一方面,也安排了智能色校園觀摩活動,實際參觀大葉大學綠能圖書館、資訊機房建置冷熱通道、水資源監控系統與SDGs校園實踐場域,讓參與者更直觀地了解學校在推動綠能與永續方面的努力。報名網址https://www.energypark.org.tw/page/sign/show.aspx?num=11,誠摯邀請大家參加。


114年節能標竿獎觀摩會將於3月21日在大葉大學舉辦


大葉大學全方位打造節能減碳的校園


大葉大學校長方文昌(右)代表學校從經濟部主秘莊銘池(左)手中接過金獎獎盃


大葉大學透過智慧監控系統節省能源


2025年3月23日 星期日

⊙【臺北市】環境教育。環教設施場所24處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永續環境>環境教育

20155月建置第一個網誌〔台灣城鄉發展脈動〕2016年2月增闢第二個網誌〔台灣建築焦點攝取,2016年4月增闢第三個網誌台灣生態建築家園〕與第四個網誌台灣建築資源索引

台灣生態建築家園〕收錄自然永續環保資訊低碳城市與綠建築相關訊息,關切永續發展與淨零碳排議題。已登錄700餘篇,每月點閱數約達1萬次


環境部        國家環境研究院        環境教育認證系統        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      

環教趴趴GO        環教設施場所介紹        環境教育探索館


臺北市無圍牆環境教育博物館    https://eemuseum.gov.taipei/

環教自由行路線

2024臺北市環境教育活動 | Facebook


114-02-26環境部認證北市客家公園成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來公園與自然共生、學社群合作,共下來傳承文化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於2月25日通過環境部環境教育認證,成為兼具「客家生活情境」與「當代都市農耕」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北市客委會)委託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北市客基會)經營管理的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是目前臺北市區內唯一以「社區參與」的模式推動客家文化與食農活動的「都會多元型」公園,通過環境部認證後,將持續以「人文、生態、教育、科技、產業、農家樂」為主題,推出相關食農教育體驗活動,致力提供都會區一個親子友善、有機環保的多元休閒育樂場所。


114-02-25「冷研碳索館」及「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通過認證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環境部本日(2月25日)召開環境教育認證審查會,認證通過「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及「冷研碳索館」等2處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112-10-162023環教饗宴 邁向淨零臺北 第9屆臺北環境教育獎得獎單位出爐 得獎繪本線上看

112-10-16臺北市探索環教繪童話之旅 即日起開放報名 一起響應淨零綠生活

112-07-31臺北FUN暑假 環境教育夏令營 鬥陣𨑨迌愛環保 節能解謎樣樣行

112-07-20「公民科學探索-臺北環境解密」活動開跑 邀您一同認識臺北的美麗與獨特



112-06-02112年北臺八縣市百處環教場所大串聯 推廣「全民綠旅遊」 走訪打卡就抽免費住宿券

為推廣綠色旅遊,北臺八縣市首度串聯,包括臺北市、宜蘭縣、基隆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及苗栗縣等八縣市首度串聯,將於6月5日世界環境日同步展開「全民綠旅遊─北臺環教場所大探秘」活動,民眾只要在活動期間(6月5日至10月31日)到訪指定的北臺八縣市任三處不同縣市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並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免費入住優質環保旅店,歡迎民眾一起逛環教場所,學習享受淨零綠生活。

臺北市環保局表示,淨零排放是國際趨勢,我國推動臺灣2050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中,「淨零綠生活」為其中戰略之一,鼓勵民眾從日常生活中選擇較低碳排的生活方式,而「綠色旅遊」就是淨零綠生活的體驗與實踐方法之一,出遊時遊覽綠色景點、吃環保餐廳、住環保旅宿、搭乘大眾運輸,就能落實綠生活。

環保局進一步表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是經行政院環保署認證的優質綠色景點,本次活動北臺八縣市共有102處環教場所參與,且各具特色。以臺北市為例,參與這次活動的共15處環教場所,例如從高空俯瞰整座城市的台北101環境教育中心;推動「綠建築」、「綠屋頂」、「綠色金融商品」及「綠色營運」等發展綠色金融的第一銀行綠色金融教育館;擁有豐富自然與人文資源的中正紀念堂;蘊藏四百多種全臺各地不同環境棲地的原生植物與生態系代表植物物種的臺北典藏植物園;以及由「水庫」為學習主軸,藉以認識水資源的翡翠水庫環境學習中心等15處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詳見附表),均有豐富的環境教育意義。

環保局說明,本次「全民綠旅遊─北臺環教場所大探秘」活動,自6月5日至10月31日,凡於活動期間到訪指定的北臺八縣市中任三處不同縣市之環教場所,分別找到活動立牌、拍照、公開分享於社群、並將貼文截圖上傳至指定網址,即可獲得一次抽獎資格,每人抽獎次數不限。活動將於9月及11月抽出北臺八縣市獲獎者,獎項為北臺八縣市環保旅宿住宿券共32名,包括臺北凱達大飯店、基隆大華商旅、新北將捷金鬱金香酒店、宜蘭煙波大飯店、桃園河那灣民宿、新竹縣小叮噹科學主題樂園生活大師會館、新竹市老爺酒店、苗栗西湖渡假村等具環保理念的優質旅宿,屆時得獎名單將公布於本局「臺北市無圍牆環境教育博物館」網站及「臺北市環保局」臉書粉絲專頁。

「全民綠旅遊─北臺環教場所大探秘」詳細活動資訊可至北臺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官網或「臺北市無圍牆環境教育博物館」網站查詢,北臺八縣市歡迎全民一起參與,讓旅程玩得豐富、玩得環保,又有機會獲大獎。如有相關問題,可電洽02-2720-8889分機7232彭先生詢問。



臺北市中小學環境教育網 https://ee.tp.edu.tw/

臺北市學校環境教育中心 


環境教育 設施場所 24處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關渡自然公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翡翠水庫環境學習中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芝山文化生態綠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臺北自來水園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臺北市立動物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臺大農場農藝分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臺大農場園藝分場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國立臺灣科學教育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陽明山國家公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內湖垃圾焚化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木柵垃圾焚化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北投垃圾焚化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內雙溪自然中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迪化污水處理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國立臺灣博物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中正紀念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松山奉天宮環境教育中心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劍潭山環境教育館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臺北典藏植物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第一銀行綠色金融教育館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台北101環境教育中心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TWECOLIVING環教場所【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TWECOLIVING:國家環境教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