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 https://www.president.gov.tw/Page/716
總統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2次委員會議 期許落實創新轉型改變 迎來世代永續成長機會
賴清德總統今(24)日下午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2次委員會議」時指出,當前全世界都面對極端氣候與減碳的挑戰,臺灣身為全球技術供應鏈的重要角色,有必要加大氣候行動來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加速接軌全球減碳進程;也願意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合作,共同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
總統表示,政府的戰略方向非常清晰,就是要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與韌性。未來會逐步推動節能政策,鼓勵各行各業推動「深度節能」,包括提出投資獎勵、投資抵減、政府補助等方法,協助產業節能;也會推動能源技術服務-ESCO機制,提供保險壽險業資金,改善企業設備與生產流程。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協力,落實創新轉型改變,就能迎來世代永續成長的機會。
總統開場致詞內容為:
今天,「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召開第二次會議。首先,我要歡迎上一次請假的彭双浪委員、程淑芬委員,還有林子倫委員今天的加入。
我要感謝現場各位以及線上國人朋友的踴躍參與,這也代表著大家對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的高度重視。
我們看到,不久前來襲的「山陀兒」颱風,是有紀錄以來第一個在10月份,於高雄登陸的熱帶氣旋,更測得17級以上的陣風。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是國家韌性及永續發展的重大考驗。
在國際上,全球更是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氣候變遷挑戰。2015年的《巴黎協定》要求各國每5年必須更新一次的「國家自主貢獻」,也就是NDC;在2021年的COP26上,已經要求各國增加頻率,每2年更新一次,來加快全球減碳進程。而世界各國下一輪NDC的更新,時間就在明年的年初。
因此,我們必須團結力量,打造一個足以應對挑戰並與國際接軌的強韌臺灣。同時,我們也願意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持續加強合作,共同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
就在這個月初,碳費制度正式上路,明年即將開徵,這就是具體的一步。並且,我們的戰略方向非常清晰,就是要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與韌性。除了要發展多元綠能來開源,我們更要推動深度節能,以及促進儲能技術的應用,促進下一代產業的轉型和發展,強化臺灣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機制,並且尋求永續的綠色成長機會,穩健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
今天的會議,將先由環境部報告「第一次委員會議列管事項辦理情形」以及「公部門永續長聯盟推動進展」。接著,由經濟部報告「深度節能推動進展」。
從今年8月我們首次開會以來,謝謝副召集人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已經在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淨零專案小組,進行多次的跨部會政策研商討論。
待會,執行秘書暨環境部彭啓明部長也會說明,大家最為關心的能源資訊平台的初步構想,以及減碳新目標目前的盤整進度,讓各位委員和社會大眾都能夠了解政府的施政。
臺灣身為全球技術供應鏈的重要角色,有必要加大氣候行動來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並且加速接軌國際NDC的步伐。我們要檢視2030的目標,我們要有更大的企圖心突破瓶頸,重新設定2032年和2035年更加積極的減碳新目標。
同時,最好的能源是節能。臺灣的經濟發展,需要產業和外資持續在臺投資,也就需要穩定的電源。節約能源會比開發能源更有效益,也是最具成本效益重要的方式,這也是直接有效的減碳策略之一。當我們多節約一分能源,就可以多減少一分碳。
去年,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8結論之一,就是要在2030年讓能源效率年均改善率,從2%提升至4%。提升能源效率已經是邁向淨零排放的國際共識與趨勢。
未來,政府會逐步推動節約能源政策,鼓勵各行各業推動「深度節能」,從高排放企業到醫院、學校,甚至是家庭、個人,都需要參與。推動「深度節能」不能只有政府投入,而是像經營一支棒球隊,必須有各個角色的參與,才能夠組成好的團隊。
能源技術服務—ESCO,就是球隊的分析師跟訓練師,可以替企業量身制定最具成本效益的節能計畫,確保每一分投入的經費,都能夠達到最佳的節能效果。
因此,未來「深度節能」的推動上,我們需要ESCO的參與,讓陣容更加堅強。政府會與產業合作,提出投資獎勵、投資抵減、政府補助等方法,來協助產業節能。政府也會與保險壽險業者合作,推動ESCO機制,提供資金幫助改善設備、改進生產流程,節省下來的電費再回饋到投資方;而收取的保費將會用在國家建設上,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經濟。
當前,全世界都面對極端氣候與減碳的挑戰,但我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協力,落實創新轉型改變,就可以迎來世代永續成長的機會。
透過這個委員會,我們不僅要借重各位顧問和委員的專業,多元討論、集思廣益;也會借鏡英國、日本等國家,在綠色成長上創新且務實的策略。透過公部門與各行各業一起行動,我們就能夠更有效率地加速推動臺灣的淨零碳排。
待會也請各位踴躍發言,分享專業和經驗,謝謝大家。
隨後,總統聽取環境部彭啓明部長報告「公部門永續長聯盟推動進展」,及經濟部連錦漳次長報告「深度節能推動進展」。接著就報告事項與委員們進行意見交流。
今日與會者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一位顧問: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三位副召集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及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政府機關委員: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劉鏡清、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委吳誠文、內政部長劉世芳、經濟部長郭智輝、農業部長陳駿季、交通部長陳世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彭金隆;產業界代表委員: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賴博司、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暨臺灣區總裁曹世綸、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曾文生、台灣人工智慧協會執行長林筱玫;公民團體代表委員:台灣氣候聯盟理事長彭双浪、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創會會長施信民、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李根政、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勳、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惠萍、亞洲投資人氣候變遷聯盟主席程淑芬、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協會資深專案經理黃品涵;專家學者委員: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蘇慧貞、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林子倫、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暨工學院能源中心主任曾重仁,以及執行秘書暨環境部長彭啓明、副執行秘書暨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
賴清德總統今(8)日下午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1次委員會議」,以召集人身分致送委員聘書,並說明委員會的組成係秉持「跨領域」、「跨世代」、「跨主張」的衡平原則,代表政府有決心透過多元對話方式,凝聚社會共識,讓國人團結一致,面對攸關全球及臺灣未來發展的重大挑戰。
總統強調,能源議題絕對不是簡單的、只是「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在國家治理中的每一個決策,勢必都是多元的「選擇題」,甚至是複雜的「多選題」。期盼藉由委員會的討論,能誠實面對問題、務實提出對策、踏實解決問題,為國家永續發展擬定戰略,進一步讓臺灣社會凝聚共識,讓國家永續發展。
總統開場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父親節,首先,我要祝福全天下的父親,父親節快樂!也感謝大家父親節的時候,撥出寶貴時間參與今天的活動。
現場有許多位父親,還有剛生完孩子、正在坐月子的黃品涵委員也堅持一定要出席,我們一定要給這位媽媽一個熱烈的掌聲。
我也要感謝所有收看直播的國人朋友,一起來關心國家的未來和發展。
為了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全球性傳染疾病的影響,以及全球地緣政治變化的挑戰,我在就職滿月的時候,特別宣布總統府將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以及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
這三個委員會,希望能夠發揮三大功能,要成為「社會參與的平台」、「社會溝通的橋梁」以及「政策效能的引擎」。
這代表政府有決心,透過多元對話的方式,凝聚社會共識,讓國人團結一致,來面對攸關全球及臺灣未來發展的重大挑戰。
這三個委員會的組成,都是秉持「跨領域」、「跨世代」、「跨主張」的衡平原則。
以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為例,我們有8位部會首長投入,並且由環境部彭啓明部長擔任執行秘書。
但是,國家氣候治理的涵蓋面既廣且深,我們需要公私協力、共同努力。也因此,這個委員會的非官方委員比例,占了65%,女性委員的比例是28.5%。
產業界代表有6位,我們非常感謝彭双浪、賴博司、曹世綸、程淑芬、林筱玫,以及台電曾文生董事長等企業代表的加入,讓臺灣氣候和能源治理的戰略思維,能夠橫跨傳統、跨領域,以及跨高科技產業,也兼顧AI與國際綠色金融的新時代產業需求,前瞻未來、更接軌國際。
我們的公民代表,與產業界代表人數相同,邀請了施信民、李根政、趙家緯、何宗勳、黃品涵、陳惠萍等6位「跨世代」的環境運動先鋒參加。
每一位都是環境運動、第一線努力的代表。非常感謝各位的加入,也期待我們一起擴大和公民社會的對話,共同參與改變體制的深度和廣度。
當然,我們也邀請了跨領域的學者專家,非常感謝林子倫、周桂田、曾重仁、蘇慧貞4位專家的參與。各位分別有人文、理工、衛環以及醫學公衛的背景,讓我們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氣候變遷的議題。
今天,我們召開第一次會議,也從社會關注的焦點議題,開始進行討論。首先,會由環境部報告「氣候變遷對全球及臺灣的影響衝擊評估」。接著,由台電公司曾文生董事長報告「臺灣電力供需的轉型與挑戰」。
在極端氣候的衝擊下,有越來越多的專家提醒,人類現在所經歷的每一年夏天,都會是「餘生最涼的夏天」。
我們看到,百年大旱與暴雨風災,越來越是夾雜而至。在過去8年民進黨執政期間,抗旱和防水災的應變中心,接連甚至同時開設的次數,就至少19次之多。
上個月底,強颱凱米對嘉義以南4個縣市帶來致災性降雨,不論是平地或山區的單日累積雨量,都跟2009年莫拉克颱風同等級,部分區域甚至超過莫拉克颱風。依據農業部的統計,全國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的損失,目前已經超過數十億元。
面對全球極端氣候所造成的極端降雨,或是高溫熱浪等災害,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艱鉅的挑戰。
突如其來的天災,像是急性感冒,而全球氣候變遷,則像是慢性疾病,但無論是急是緩,我們都有責任,持續加強臺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不斷強化國家永續發展的韌性。
而我也知道,臺灣的供電穩定,不僅是臺灣社會關心的議題,更是國際供應鏈關切的焦點。這陣子,各界對於核能的議題,也有很多的討論。
20幾年前,我在當立委的時候,跟許多跨黨派的委員,提案制定了《環境基本法》,這部法律被稱為「環境憲法」,也是首次將 「非核家園」四個字入法,在第23條條文寫道:「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
雖然,當時是民進黨在中央執政,但當時的民進黨並不是國會多數。《環境基本法》能夠在朝野共識下完成立法,也證明了「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永續發展」才是朝野、不分政黨為國家共同打拚的目標。
我希望,透過這個委員會能夠讓大家知道,能源議題絕對不是簡單的、只是「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在國家治理中的每一個決策,勢必都是多元的「選擇題」,甚至是複雜的「多選題」,才能夠誠實面對問題、務實提出對策、踏實解決問題。
所以,我也要告訴各位,有不同的立場,是民主的日常;有多元的意見,更是民主最難能可貴之處。
我期待,藉由這個委員會的討論,2,300萬臺灣人民都能體會到,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立場,但我們只有一個臺灣;我們可以有不同的主張,但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讓國家永續發展。
我們共同的任務,就是多元思考,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為國家永續發展擬定戰略,進一步讓臺灣社會凝聚共識。我要再次感謝大家願意承擔重任,待會也請各位踴躍發言,分享專業和經驗,解決問題,讓臺灣持續前進,謝謝大家。
隨後,總統致送聘書予每位委員,並聽取環境部彭啓明部長報告「氣候變遷對全球及臺灣的影響衝擊評估」,及台灣電力公司曾文生董事長報告「臺灣電力供需的轉型與挑戰」。接著就報告事項及擬具「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委員會議議事規範」,與委員們進行意見交流。
今日與會者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二位顧問: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三位副召集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及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政府機關委員: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劉鏡清、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誠文、內政部長劉世芳、經濟部長郭智輝、農業部長陳駿季、財政部長莊翠雲、交通部長李孟諺、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彭金隆;產業界代表委員: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賴博司、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暨臺灣區總裁曹世綸、臺灣電力公司董事長曾文生、臺灣人工智慧協會執行長林筱玫;公民團體代表委員:臺灣環境保護聯盟創會會長施信民、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李根政、臺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勳、臺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臺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惠萍、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協會資深專案經理黃品涵;專家學者委員: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蘇慧貞、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工學院能源中心主任曾重仁,以及執行秘書暨環境部部長彭啓明、副執行秘書暨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
彭啓明:防災、調適、淨零3項合一 打造韌性國土 | 淨零碳排 | 中央社 CNA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31日電)總統府氣候委員會預計8月8日召開首次會議,預計將由彭啓明進行氣候變遷衝擊報告,他今天表示,以凱米風災為例,台灣需由「防災、調適、淨零」三項合一,才能打造韌性國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