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台灣淨零科技產業聯盟

 

台灣淨零科技產業聯盟陳士章 邀集百家企業成立「強韌供應鏈智庫」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11 13:49:37)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台灣淨零科技產業聯盟榮譽理事長陳士章近日號召百家企業及公協會,正式成立「強韌供應鏈智庫」,整合產官學資源,協助中小企業降低關稅衝擊、調整供應鏈佈局。此平台匯集節能、智慧製造、法律智財、AI行銷等領域專家,並獲多所大專院校及企業支持,目標在今年內為我國企業打造韌性轉型方案。

陳士章表示,台灣淨盟自二年前成立至今,始終扮演淨零產業創新與永續發展政策推動的先行者,面對關稅與碳費壓力雙重襲擊,聯盟決定成立「強韌供應鏈智庫」,以整合雙軸轉型、智慧製造、AI行銷、法律智財、醫療長照、標準認證等六大關鍵領域的產官學力量,打造完整的企業支援網路。

陳士章指出,目前已有超過百位產業與學術代表響應,包括國立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國立南台科技大學黃能富校長、前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前台北教育大學校長莊淇銘、前真理大學校長陳奇銘、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副執行長黃千岳、亞瑞仕陳勁宇執行長、陳建璋總經理、趙晉億策略長及多所大學科研與驗證機構如台灣科技大學、景文科技大學及亞瑞仕國際驗證等,全面投入知識與技術資源,協助企業面臨關稅海嘯之供應鏈強韌及調適。

陳士章續指,智庫將以「快速應變、技術升級、策略轉型」三大方向推動初步行動。除了設立專家診斷團提供一對一諮詢外,亦將舉辦關稅因應工作坊、國際驗證機構培訓營,並導入資源媒合機制,協助企業取得轉型所需的政策與技術支持。

此外,法人機構如塑膠中心、金屬中心、中衛發展中心、中國生產力中心及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亦積極參與為策略夥伴,協助導入AI碳資產管理、雙軸轉型以及國際法規因應機制,並協助中小企業撰寫永續報告書、取得碳資產與ESG認證,迎戰歐美更嚴峻的市場門檻。

在地產學合作亦為一大亮點,包括景文科大、黎明學院、亞東科大、真理大學等院校將提供實習人才、跨領域師資及研究支援,形成「產學共創」模式,加速企業研發落地,創造人才與產業雙贏。

陳士章強調,「強韌供應鏈智庫」不僅要協助企業度過風暴,更要成為我國產業在全球變局中的穩定力量,匯聚更多公私協力與跨部門對話,共同為台灣產業開創新局。


訪視輔導


訪視廠商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