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

陽明山國家公園


臺灣國家公園    
陽明山國家公園


陽明山國家公園 | Facebook
 


2025-03-22陽明山下輕旅行,陽管處與安康社區攜手打造在地生態旅遊!

「陽明山下友善耕作」的安康社區,是一處融合福佬客文化與水梯田農業的美麗角落!自民國109年起,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攜手在地區民,共同打造生態旅遊,於112年陽管處步道志工與安康社區合作,完成內柑宅古道整修,並於113年正式開放。這裡的魅力多元,四季皆可體驗筊白筍與水稻種植與收成農事,還能漫步內柑宅古道,欣賞壯麗的紅葉谷瀑布,處處充滿驚喜。古道沿途還能發現藍染遺跡、木炭窯與石塊厝,彷彿帶領遊客穿越時光,感受先民的生活智慧。然而113年底山陀兒颱風來襲,讓美麗的步道一度受損。如今,大家正努力修復,預計今年下半年再度開放,屆時將推出結合導覽、手作體驗與美味社區料理的一日遊,邀請遊客重返這片充滿故事的山野秘境!

歡迎來到安康社區:福佬客文化與水梯田農業之鄉

安康社區位於新北市三芝區圓山里,緊鄰大屯山系,周邊有知名的三芝櫻花道。早年三芝地區居民的祖籍多來自於泉州永定縣,如今居住於安康社區的客家人大多已不會說客語,但仍保有客家習俗,為一般俗稱的「福佬客」。

在地方信仰上,三芝的廟宇最多的是祭拜福德正神的土地公廟。而在安康社區有一座於清道光30年(1850年)興建的石造土地公廟,只有一塊刻著「福德爺神位」的石碑,還有屋頂燕尾的設計,與一般土地公廟相當不同。此外,在活動中心旁的佑民祠,與抗日義士簡大獅頗有淵源,其中故事等待遊客前來聆聽。

安康社區因環境濕度較大,使得當地全年皆有生產各種筍類,如箭竹筍、桂竹筍與綠竹筍等。遊客可於不同季節實際體驗並瞭解各類竹筍的生長環境與採摘訣竅。除盛產各種竹筍外,還有水稻、番薯等特產,並朝以發展「陽明山下友善耕作」為目標,希望透過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推廣在地特產。

安康社區整體地形坡度較緩、水源充足,因此經常可見水梯田的耕作方式與作物,尤以每年春季水稻插秧、種植筊白筍以及秋季收成筊白筍等為在地特色的農事體驗,讓遊客實際感受「蹽田水」、腳踏泥地的農事樂趣與辛勞。

公私協力整修步道,內柑宅古道再現風華

內柑宅古道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西北側,路線沿著八連溪畔一路上溯,沿途以自然的泥土和碎石鋪面為主,除了中段的過溪處與後段瀑布前的石塊路須小心慢行外,步道一路平緩上升,易於行走。古道終點有一座瀑布,由於周圍生長了許多楓樹,入秋時滿谷的紅葉景觀,使得此處有著「紅葉谷瀑布」之美名。

內柑宅古道為先民搬運石片及山上農作的交通要道,因此除了路寬明顯較一般古道寬外,可以發現許多從前搬運時所落下的石片。在古道沿途可發現藍染產業使用的菁礐池遺跡,以及木炭窯遺跡,是為了砍伐相思樹後,就地加工成木炭運送下山,此外還可見多處石塊厝遺址,呈現當年常民於山上討生活的樣貌。

在遊程正式開放前,陽管處步道志工與安康社區共同合作,於民國112年完成內柑宅古道整修,包含加強排水、步道整平等工項。社區居民與步道志工相互交流、討論施作方式,修繕期間在地居民分享的古道小故事,更讓參與的成員們對這條古道有了更深的感情及認識。

受颱風影響,安康社區積極重建,等待再開

113年底因山陀兒颱風影響,連日大雨重創社區,甚至讓內柑宅古道一度中斷,也因此相關遊程目前暫停開放。今(114)年陽管處與步道志工將再次進入社區,積極協助整修步道,預計於今年下半年度再次重啟社區生態旅遊。

未來開放後整體遊程設計為一日遊行程:上午以內柑宅古道導覽解說,探訪紅葉谷瀑布為主題;中午享用社區阿嬤以在地生產食材製作的社區風味餐;下午則是社區古蹟文化巡禮與農事體驗,並結合季節性體驗活動,如竹製童玩DIY、植物槌染、七夕粿製作、褒歌教唱等各類型活動,並帶著親自採摘的農產品返家。期待未來遊客們能重回陽明山下,聽聽安康社區的故事,與在地導覽員一起體驗美好的里山生活。

2022-07-22陽明山「都會寧靜公園」的聲音風景 北投泉源里就能體驗!

陽明山國家公園在2020年獲得「國際寧靜公園」的認證!!近年陸續展開一系列的寂靜山徑與自然聲景等主題活動,目前正在陽明實驗山屋的『火山心跳』展期到七月底。而走到戶外的藝遊,就要到北投泉源里,同樣帶給民眾探索來自地心與地表的聲音訊息。

  人的大腦在貼近大自然原始聲音時,專注力就會提升,透過回歸寂靜本質,藉此療癒感官的認知。泉源里超過七成的範圍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獨特的山村聚落地質景觀,皆可讓民眾悠閒體驗,其中包含硫磺谷遊憩區、情人瀑布、十八挖水圳步道及水尾步道等寂靜的自然環境,讓感官沉浸式的療癒身心靈外,更給自己滿滿的消暑感。

  走進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硫磺谷遊憩區,撲鼻而來的是濃郁的硫磺味,民眾可沿著人車分道路線,欣賞溪流水景或於視野廣闊處的平台遠眺火山爆裂口。由於此地形凹陷形成了天然的水池,略帶點湖水綠的水色,營造硫磺谷獨特的景色又增添了分夢幻感,而靄靄白煙烘托出臺北市景與夕陽的景致,沿途還可走讀當地的採硫產業文化和利用平台座椅稍作休憩。當然更不容錯過隱身於行義橋旁的情人瀑布,周邊茂密林木包圍下的瀑布,沿著高聳的巨岩絕壁倾流而下,襯在陽光照耀下,偶有彩虹出現,搭配潺潺的流水聲,仿佛踏入忘憂仙境。再續行東昇路,可以來到早年當地居民為引水灌溉農田,自行集資開鑿的「十八拐圳」,而十八挖水圳步道即是為維護水圳所修築的道路,亦可以欣賞紗帽山渾圓的山景。

  大地處坡地整治科長林士淵表示,北投區的泉源里位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地理位置獨特,除了鄰近臺北市區,更擁有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源,不需捨近求遠,就能隨時遠離都會塵囂,欣賞保育生態之美及獨特的山坡地農村文化。去年剛完工的二處觀景平台及越溪景觀橋,座落在行義路旁,除了提供民眾安全通行環境,透過不同視角欣賞硫磺谷風貌及北投市區,體驗這山村聚落地景文化和曾經的磺金歲月,也更增添這路段多樣的賞遊樂趣。
泉源里陳志成里長表示,泉源里大多位處陽明山國家公園內,保有諸多珍貴的自然生態資源,特有的火山地形、地熱景觀溫泉、瀑布及農田古圳等,皆是都會寧靜公園外體驗郊山農村必選景點。

交通方式如下:自行開車:沿著泉源路至硫磺谷遊憩區停車後步行500公尺即可抵達情人瀑布。
可搭乘捷運至石牌捷運站轉搭508路、536路公車至「大同之家」站下車,步行200公尺內即可到達。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大事紀要


陽管處:疫情趨緩,歡迎蒞臨遊客中心,欣賞「傾聽陽明山」影片,從心遇見自己


陽明山國家公園擁有豐富天然與人文史蹟資源,是北臺灣重要的保育基地。陽明山管理處 (簡稱陽管處) 表示,去(109)年陽明山國家公園取得世界首座「都會寧靜公園」認證,為讓民眾體驗不同面貌的陽明山,歷時近2年拍攝,在今年完成「傾聽陽明山」影片。另隨著疫情趨緩及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調整管制措施,遊客中心視聽室已恢復開放,歡迎民眾前來觀賞。


陽明書屋

陽明書屋摺頁簡易版

陽明書屋摺頁完整版



分項連結

TWECOLIVING:〔陽明山國家公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