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 台灣山林悠遊網

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Forest/RA?typ_id=0300002


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 - 台灣山林悠遊網

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Education/NC?typ_id=BSS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15 09:37:41)  農曆春節即將迎來櫻花盛放的季節,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轄下的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將於114年2月8日(六)舉辦「春日情懷 櫻花之約」森林療癒活動,透過體驗方式沉浸於八仙山浪漫的詩意中,以櫻花茶席品味這片山林的季節風味。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表示,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往年的1月底至2月中為園區內山櫻花盛開期,是安排賞花賞鳥的最佳時機,為中部地區不能錯過的賞櫻秘境,目前園區內山櫻花開放約2成,陸續綻放中,預計會在農曆春節時盛開,想賞櫻的民眾千萬不要錯過囉!

臺中分署為了讓旅客有更深刻的感受,這次特別邀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認證之森林療癒師,於2月8日9:00-15:00舉辦今年唯一一場「春日情懷 櫻花之約」活動,帶領大家以視覺探索、聽覺體驗、嗅覺開啟、觸覺互動及味覺品嚐等方式打開五感,迎接新的一年。更特別安排櫻花樹下的茶席,以八仙山著名的十文溪山泉水,結合最新開發的土肉桂紅茶,並使用八仙山園區限定的櫻花杯,讓旅客透過櫻花茶席,品嚐季節限定的風味,實踐山林永續。

八仙山「春日情懷 櫻花之約」活動於即日起開放網路報名,活動費用為1,500元/人(含中餐、茶席,不含門票及停車費),報名即贈送八仙山限定款櫻花杯一只(價值580元),活動限額20人,活動內容及報名連結請詳參山林悠遊網的森林療癒平台。更多園區訊息請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灣山林悠遊網」: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 查詢,並關注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粉絲專頁。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將於114年2月8日舉辦「春日情懷 櫻花之約」活動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親水區賞櫻景色(舊照)(照片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限定款櫻花杯(照片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目前山櫻花綻放約2成,往年1月底至2月中為園區內山櫻花盛開期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櫻花茶席示意圖(照片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


來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森林療癒 谷關溫泉泡湯享優惠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028 11:08:17)  秋冬交際的時刻,森林旅遊搭配泡湯是最療癒的選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轄管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與谷關地區溫泉飯店業者策略聯盟,憑入園發票至谷關地區溫泉飯店即贈送100至200元的泡湯抵用券,此外,憑溫泉飯店業者開立之發票可享八仙山入園門票非假日半票(75元)、假日一般優待票(100元)的優惠,是民眾來訪中部地區不能錯過的暖心之旅。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認定及推薦的森林療癒基地,臺中分署為讓民眾在安全的設施下體驗森林環境,將園區內的觀瀑平台進行面板及護欄更換,目前已完工並重新開放。平台上可一覽十文溪的自然景色,聆聽淙淙水聲,為園區必訪的拍照景點,除了視野遼闊,也適合進行伸展、靜坐、吸收瀑布負離子,讓身心靈充分放鬆,是園區進行森林療癒體驗的重要場域。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表示,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鄰近谷關溫泉遊憩區,為提高遊客旅遊幸福感,讓森林療癒效果加倍,與鄰近的溫泉飯店業者簽訂策略聯盟,憑入園發票至合作的溫泉飯店即贈送泡湯抵用券,包含惠來谷關溫泉會館、龍谷觀光大飯店、谷關溫泉飯店、統一渡假村谷關溫泉養生會館、谷關麗池山水渡假村、神木谷假期大飯店、明治溫泉大飯店、四季溫泉會館、東關溫泉大旅社、露泉渡假溫泉館,其中四季、明治享8折優惠,其餘可享大眾湯折100元,湯屋折200元;此外,憑溫泉業者開立之發票,進入八仙山也有非假日半票(75元)、假日一般優待票(100元) 的門票優惠,各項優惠有效期為1個月。

歡迎民眾到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安排一趟暖心的森林療癒溫泉之旅,在山林懷抱中放鬆身心。欲了解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相關資訊,請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灣山林悠遊網」: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網站:https://taichung.forest.gov.tw/查詢。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重新開放的觀瀑平台(照片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觀瀑平台景色(照片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觀瀑平台適合瑜珈療癒活動(照片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

通往親水區的木棧道景色(照片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住宿餐飲再續約5年 公私合作打造森林度假新亮點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17 12:17:00)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住宿餐飲設施於103年以促參法委託臺中商務旅館有限公司經營,績效良好,營運期間更榮獲財政部第15屆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金擘獎政府機關團隊「佳等」,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今與業者再續約5年,台中商旅未來2年內將再投入390萬元進行住宿及餐飲設施改善優化,打造適合樂活度假的森林旅宿。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表示,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住宿餐飲設施於委外營運期間,住宿人次逐年上升,每年平均可達1.2萬人次,取得優先定約權,今與業者再簽5年契約。台中商旅以「八仙山莊Basian Villas」品牌概念,將著手進行住宿客房浴廁空間乾濕分離、內部備品燈具更新、木屋外觀修繕及餐廳廚房設施改善等,餐食則採用低碳足跡的當地社區新鮮食材製作,以提升遊憩體驗及服務品質,讓旅客享受更優質、舒適的森林度假小屋。

臺中分署表示,所轄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小木屋住宿設施以紅檜、扁柏、肖楠等針五木為裝潢壁材,委託營運之業者未來將持續結合森林環境中自然色調、生態旅遊、清新芬多精等五感體驗,並與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合作辦理環境教育與森林療癒活動,以山林自然Villas風格的度假小木屋,迎接暑假旅遊人潮。

八仙山小木屋外,引用當地十文溪水的泡腳池,讓旅客感受溪水的沁涼,暑意全消

小木屋客廳,質樸的裝潢,更添森林度假感

山櫻花樹下的戶外用餐空間,微風徐徐,深受旅客喜愛

透明玻璃窗將窗外生態池一覽無遺,溫暖的燈光襯托下,讓旅人享用在地食材的美好

座落森林中的小木屋,讓人感受到山林環境的靜謐氛圍



2025年1月14日 星期二

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  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大與國研院海洋中心簽署MOU 提升臺灣海洋海事國際競爭力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14 13:25:59)


海大與國研院海洋中心於1月13日簽署合作協議書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於1月13日簽署合作協議書,由海大許泰文校長與國研院海洋中心孟培傑主任共同主持,雙方皆擁有專業的航海與海洋科學資源,本次簽約將有效運用雙方優勢及資源,共同推動海事相關學術研究及人才培育,發揮加乘效益,提升臺灣海洋海事的國際競爭力。


由海大許泰文校長與國研院海洋中心孟培傑主任代表簽約

本次合作的主要內容包含,國研院海洋中心將於海大設立自動顯微拍照機巡迴科研服務據點,影像內容在科學研究及發表上非常關鍵,也是科學知識普及化的重要素材,國研院海洋中心提供之儀器為自行再開發,擁有更清晰、更精細的成果輸出,本次據點的設置將能夠提供更多資源供研究人員運用。

另外,為提升雙方的海洋科學研究能量,也將持續海洋雷達遙測資料分析及觀測技術上進行研究交流,並促進海洋探測專業人才培養。雙方承諾將盡可能提供所屬單位之遙測資料,以補足各自較為薄弱之觀測資料,提升研發能量。


本次簽約將有效運用海大與國研院海洋中心雙方的優勢及資源

此外,雙方將在船員培訓、研究船經驗分享與海事法規諮詢等方面密切交流,國研院海洋中心會提供海大學生在維運研究船及海洋研究等領域豐富的經驗和資源,並給予短期的船上工作機會,讓學生能於實務應用其所學的專業知識及技能。海大也將提供海事法規、國際海事組織(IMO)標準、船員管理規範及其他相關法規的專業諮詢服務,協助國研院海洋中心掌握最新的海事法規要求。

孟培傑主任表示,這次合作協議的簽署只是開端,未來也將積極拓展其他可能合作的項目。許泰文校長也表示,雙方應努力踐行實質合作,達到雙方合作的最大效益。



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國立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

 

綠能科技大觀 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尖端科技開箱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13 16:33:28)


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為臺灣綠能科技的展示重鎮,中央大學年終記者會開箱此基地的尖端科技,展示中大的領先成果。

迎向臺灣2050淨零排放,集創能、儲能和節能三大技術的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為臺灣綠能科技的展示重鎮,去年有國內外近50個單位,超過1500人次參訪。中央大學1月13日年終記者會開箱此基地的尖端科技,邀請三位學者專家分享研究成果,期許引領台灣綠能科技與產業更蓬勃發展,在零碳時代共創永續美好。

中央大學能源工程研究所曾重仁教授長期在氫能領域耕耘,是臺灣氫能研究的先驅與權威,不僅榮獲112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2024年未來科技獎,同時名列美國史丹佛大學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終身影響力排行榜。身為國家氫能標準委員會主席的他,協助國家制訂氫能使用的相關標準,為國家綠能轉型貢獻心力。

曾教授的研究從早期隔熱材料、燃燒科技,到目前低碳氫能研究,集跨領域之大成。該團隊所開發陰離子交換膜水電解器(AEMWE)技術,可通過電解水產生氫氣與氧氣。有別於傳統鹼性水電解槽,該技術電氫轉換效率高、氣體純度高,且成本低,是未來電解水最重要的技術,對於推動氫能技術的普及和商業化具重要意義,可應用於綠氫生產、儲能、化工和鋼鐵等領域。

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李勝偉所長近年研究專注於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及能源相關應用技術開發,迄今發表160餘篇SCI期刊論文,致力於推廣氫能與燃料電池相關技術與應用,2024年帶領材料所師生團隊獲「東元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勝一節能創新獎之肯定。

李所長團隊所開發的中溫型固態氧化物電化學電池技術,實現在中溫區間優異的燃料電池性能,產氫能耗也接近傳統高溫型技術之關鍵指標。目前該團隊正與德國於利希研究中心進行合作,共同開發電解海水產氫關鍵技術,另外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波蘭格但斯克科技大學、馬來西亞瑪拉理工大學等大學合作,致力於更先進技術之研究。

電機工程學系陳正一主任為國內微電網技術領域權威,致力於國際產學研能源與電力技術交流與服務,曾榮獲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022年和2024年兩次未來科技獎、2024年台達年輕學者科技講座等榮譽,同時名列史丹佛大學公布之「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陳主任近年所發展之微電網展示系統及技術,為國內學術界少見之整合再生能源、電池儲能、氫能燃料電池和電動車充電系統之多元多微電網架構,該團隊所開發之技術和策略,不僅提升微電網等分散式系統的穩定性和效率,還為未來的能源管理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對於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具有重要技術價值。


現場展示曾重仁教授、李勝偉所長和陳正一主任三位老師的研究成果。


迎接蛇年,中央大學主管擺出蛇年行大運的手勢,象徵迎向美好的未來。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桃園市大湳森林生態教育基地


大湳森林生態教育基地揭牌 蘇副市長:市府攜手環團展示桃園多樣化生態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12)日上午前往八德區,出席「大湳森林自然生態教育基地揭牌活動」。蘇副市長表示,大湳森林公園內的彈藥庫由台灣濕地復育協會、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環境教育資源推廣學會、桃園市野鳥學會四大民間團體共同認養,以這裡豐富的生態系作為基底,疊加上四大協會的生態保育知識能量與志工能量,讓原本剛毅的彈藥庫,華麗轉身為軟性的生態教育基地,這是全台的創舉,可以藉此將桃園豐富且精彩的生態,進一步介紹給民眾,一同瞭解守護地球及愛護生態的重要性。
   



蘇俊賓表示,桃園近年來開始更重視生態教育的重要性與發展,去年他參加大湳森林公園生態導覽解說活動時,就曾與桃園市野鳥學會的夥伴討論要如何活化這座廢棄的彈藥庫,讓其在這片匯集豐富生態系的場域中佔有一席之地,其後在市府工務局及養工處的協助下,加上野鳥學會邀集更多關注桃園生態教育的環保協會一同來認養跟策劃,賦予這原本冷冰冰的軍事設施一個嶄新的面貌,讓全年齡層都適合前來遊憩,期許透過生態環境教育能引導人們反思在地球上所扮演的角色與責任。

大湳森林公園的生態保育,在市府與各協會的努力下已收成效,蘇俊賓指出,目前園區內的鳥類已增加至78種,甚至比移交前多更多,而其他自然物種也逐步回歸,讓公園的生態豐富度大幅提升。蘇俊賓也提到,市府目前在其他區興闢建設時,像工務局在大園華興池埤塘生態公園也正復育著桃園珍稀植物,未來桃園也更關注特有生態物種的復育保護,包含農業局跟環保局等單位一同,跨局處地與各協會合作,回復桃園昔日光榮。

為了感謝四大協會協助認養彈藥庫改造為生態教育基地,蘇俊賓也拿出他跟這些協會先前互動時所記錄下來的手繪卡片,包含「台北赤蛙」、「小燕鷗」、「黃鸝」等,送給理事長們留念。

他舉例像台灣濕地復育協會在楊梅高榮濕地每天關注的台北赤蛙的生長復育成果;野鳥學會在大園許厝港、八德大湳公園等地都定期舉辦賞鳥及生態導覽解說,敘述著精彩的復育歷程,讓更多人知道桃園的生態之美

農業局表示,大湳森林公園原址為保一總隊營區,占地16公頃,經市府精心規劃,從最初的社會住宅提案轉型為綠意盎然的森林公園,今日揭牌的大湳森林自然生態教育基地內部設有環境學堂、濕地秘境、林間飛羽等常設展區,並邀請大伙房書院及林煒舒老師,展示大湳森林地底與霄裡崖線下的祕密,傳遞桃園豐富的自然文化故事。

今日包括市議員許家睿、楊朝偉、市府農業局長陳冠義、工務局專門委員張重仁、養工處副處長高必嫻、環保局簡任技正井長瑞、八德區公所主秘徐秀華、台灣濕地復育協會理事長李錫煌、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長郭益昌、桃園市野鳥學會理事長劉義仁、榮譽理事長吳豫州、環境資源教育推廣學會榮譽顧問吳鳳珠等均一同出席。



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淨零 Team Taiwan!迎向2035前瞻減量目標與產業轉型策略論壇

 

出席「迎向2035前瞻減量目標與產業轉型策略論壇」 鄭副院長:旗艦計畫領航、五大創新支持,加速達成減碳目標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10)日出席「淨零Team Taiwan!迎向2035前瞻減量目標與產業轉型策略論壇」時表示,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9)剛落幕,各國將於今(2025)年提出第三輪「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目標,而臺灣在全球邁向2050淨零轉型過程中,也善盡自身責任。賴清德總統於去(2024)年8月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時,特別宣示要加大氣候行動,接軌國際NDC的步伐,重新檢視2030目標,以更大企圖設定臺灣2032年和2035年減碳新目標。

鄭副院長指出,自她上任後,「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氣候變遷與淨零轉型專案小組,已召開多次會議。為加強減碳力道,鄭副院長表示,第一項工作就是透過「由下而上」方式,協助部會優化其自主提出的減碳行動計畫;其後,為提高減碳目標,淨零專案小組會同國科會專家小組,「由上而下」針對能源、製造、運輸、住商、農業及環境等六大部門,指定20項「旗艦減碳行動計畫」。

透過加總旗艦計畫與部會自主減碳行動計畫,核實堆疊出2030年減碳新目標,減量幅度由原先相較基準年(2005年)排放減量「24%加減1個百分點」調整為「28%加減2個百分點」,其中「電力排放係數」是以每度0.319公斤CO2e(二氧化碳當量)為階段性目標。

同時,政府也透過「科技創新」、「金融支持」、「排碳有價」、「法規調適」及「綠領人才」等五大創新支柱,驅動產業往「綠色製造」、「循環經濟」與「低碳轉型」方向前進,也驅動食衣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轉型。此外,未來還有綠色成長基金、溫室氣體管理基金,希望導引綠色金融的發展,驅動更大規模的民間投資投入淨零轉型。

鄭副院長進一步說,今年1月23日「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將提出2032年及2035年國家的減碳新目標,展現政府減碳的決心。而該會議之後,環境部將於2月舉辦公聽會,向社會詳細報告國家及各部門階段管制目標與相關減碳行動計畫,希望持續與社會各界溝通、廣徵各方意見,再進行滾動修正,讓減碳行動計畫更周全完備後,提報行政院核定。

鄭副院長也特別向與會嘉賓說明能源、製造、運輸、住商、農業及環境等六大部門「旗艦減碳行動計畫」的內容。在「能源部門」方面,希望加速再生能源的發展,其中針對太陽光電的改革程序,希望朝「公對公」模式調整,由中央與地方各級行政單位針對可以協調或協力的部分先行,再讓民間廠商進場,並建立單一服務與審查機制,同時也會優先保障農漁民的權益。鄭副院長強調,政府會加強社會溝通及跨部門協調溝通,周全綠能開發的制度。

另一方面,鄭副院長表示,政府會全方位盤點可以發展離岸風電的海域面積,並進行海域管理;同時也會積極發展地熱,運用多團隊、多點同時探勘地熱方式,來掌握臺灣深層地熱的潛在能量,並建置小水力發電的量能。

此外,對於橋接能源的天然氣,將進行去碳燃氫或碳捕捉,利用封存技術的研發應用,同時也不會放棄氫能及氫技術供應鏈。鄭副院長說,「氫」或許無法立即成為一種能源的來源,但可以導入工業製程來減碳,或是混氫混燒,以及作為氫能運具等。

在「運輸部門」方面,鄭副院長表示,除已將公用車輛納入原先的自主減碳行動計畫之外,也會加速商用車輛電動化及無碳化的旗艦計畫,並發展永續航空燃料。此外,她已協調指定經濟部為充電樁的主管機關,並請內政部及交通部分別針對建築內部及戶外停車場等,設立安全規範,讓大家安心發展充電樁及電動車產業。

在「農業部門」方面,政府將推動農業生態韌性與碳匯,以及低碳永續農業;在「環境部門」方面,將推動資源循環,以及食衣住行等生活轉型,形塑淨零綠生活;在「住商部門」方面,政府將從綠建築的基礎邁向淨(近)零建築,以提升減碳成效;在「製造部門」方面,政府將引導產業進行自主減量,加大國營事業如中鋼、中油公司帶頭減碳,同時也會推動跨部門的深度節能。

鄭副院長進一步指出,政府特別提出五大制度的創新,希望驅動產業往「綠色製造」、「循環經濟」與「低碳轉型」方向前進,同時也驅動食衣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轉型。而這五大創新支柱,就是「科技創新」、「金融支持」、「排碳有價」、「法規調適」及「綠領人才」。在「科技創新」部分,會嫁接國科會下的淨零科技專案小組,導入專家社群的力量,依照目標來協助相關科技研發;在「金融支持」部分,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已提出「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導引資金投入再生能源、低碳及轉型的產業,企業如自主減量,會優先納入投融資的評估。

此外,在「碳有價」的時代,除了碳費先行,環境部也正在建立總量管制的碳交易制度與國際接軌,政府也會盤點相關法規,並提出修訂,建立氣候治理的法制架構。至於「綠領人才」方面,環境部已提出相關計畫,預計2030年將培育8萬位綠領專業人才,積極鼓勵人才投入。

鄭副院長特別補充說明外界所關心的財務議題。政府編列預算推動淨零轉型相關政策,同時也要更全方位地進行財務規劃,包含政府要走向綠色支出,相關預算、公共建設皆要建立淨零綠色指引原則,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已陸續提出各類公共工程「減碳作業參考指引」,環境部也提出「綠色採購指引」,政府的綠色採購占比2030年要達10%。未來還有綠色成長基金、溫室氣體管理基金,希望導引綠色金融的發展,驅動更大規模的民間投資投入淨零轉型。

鄭副院長強調,淨零轉型需要大家一起攜手前行,她常說:「歷史不是一個人往前走100步,計畫寫得再好,都需要100個人往前跨出一步」,希望透過參與式治理,以及更多社會對話與公民參與,讓中央、地方攜手合作,朝共同的理想邁進,而在這個過程中,不能遺落任何一個人,因此國發會設有「公正轉型委員會」,行政院也會給予支持,積極實踐公正轉型。

包括環境部長彭啓明、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署長楊志清、「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李根政、「氣候對策協會」共同發起人黃品涵、「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賴偉傑常務理事等人也出席今日活動。



智慧建築的新力量:從智能化到綠色永續

 

CTIMES: 電子產業社群平台- 元件、次系統、自動控制

https://www.ctimes.com.tw/default-tw.asp


智慧建築

CTIMES - 智慧建築的新力量:從智能化到綠色永續


【作者: 陳復霞】 2025年01月10日

現今零碳排放與ESG已成為全球企業與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標。智慧建築將樓宇管理系統與節能環保效益結合,為實現智慧城市的願景奠定了基石。

在當代建築領域,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與科技的迅猛發展,智慧建築正成為新一代建築設計與管理的核心概念。智慧建築的誕生不僅滿足了人們對於舒適、安全與效率的需求,更將樓宇管理與節能環保結合,為實現智慧城市的願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科技賦能建築未來

在全球零碳與永續發展的浪潮下,智慧建築不只是一個技術概念,更是實現綠色未來的重要途徑。隨著更多智能設備與再生能源的融合,樓宇自動化將不僅帶來空間效率的提升,更實現環保與永續的雙重目標。

從趨勢看來,智慧建築的發展不僅降低了建築營運的碳足跡,還提供了應對能源危機與氣候變遷的具體方案,為全球的永續城市建設描繪了藍圖。展望未來,智慧建築將為城市生活創造更加安全、舒適與可持續的未來,拓展未來的無限可能。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全國裸露堆置垃圾妥善處理監控平臺

 

全國裸露堆置垃圾妥善處理監控平臺

https://landfill.moenv.gov.tw/Storage_map_TV.aspx


環境部長與地方環保局長宣示115年底前達成裸露垃圾妥善處理目標

針對社會大眾對裸露垃圾堆置問題的高度關注,環境部彭啓明部長今日邀集有裸露垃圾堆置的縣市環保局長,共同宣誓並簽署合作宣言,將持續透過數位化管理、源頭減量、資源回收、掩埋場整理及垃圾打包減容等多項措施,中央與地方共同合作,在115年底前達成妥善解決各縣市垃圾裸露堆置問題目標。

環境部表示,隨著國內自106年起24座焚化廠進入整改期,部分垃圾需進入掩埋場處理,至112年底全台裸露堆置掩埋場垃圾達84萬噸。為協助地方妥善解決,環境部自去(113)年起,預計分三年編列12億元經費,協助地方進行掩埋場覆土、整理整頓及防災措施。

環境部進一步指出,針對有垃圾裸露堆置問題的縣市,環境部113年已要求各地方政府提報分年處理計畫並經該部於113年11月核定在案,目標在115年底前,透過掩埋場的整理整頓、覆土、打包及防災等措施,妥善解決各場裸露堆置問題。為督促地方政府落實執行達成目標,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已建立「全國裸露堆置垃圾妥善處理監控平臺 ( https://landfill.moenv.gov.tw/Storage_map_TV.aspx )」,即日起民眾可透過網站,查閱各縣市掩埋場垃圾裸露暫置情形及各場改善進度,環境管理署並定期於官網公布各縣市垃圾處置進度,透過數位化科技及資訊透明公開,強化民眾監督政府機制及展現政府改善垃圾問題之決心。

環境部強調,垃圾處理根據地方制度法規定屬於地方自治事項,落實源頭減量減少垃圾產出才是根本解決之道,環境部呼籲各地方環保局借鏡彰化縣的成功經驗,加強垃圾強制分類宣導與破袋稽查,落實「嚴加取締、破袋稽查」政策,並加強宣導民眾資源回收及源頭減量觀念,減少每天垃圾產生、避免不可燃與不適燃垃圾進入焚化廠或掩埋場,從而降低環保設施火災風險並提高處理效能。

今天環境部彭部長與地方環保局局長政府宣誓承諾於115年底前全面解決裸露垃圾問題,同時透過數位化管理平台讓民眾共同監督政府,就是本著同島一命的精神,展現中央與地方共同守護環境的決心,環境部未來也將持續努力,為國人打造乾淨、安心的生活環境。



113年低碳建築評估標示



●何謂低碳(低蘊含碳)建築標示

建築全生命週期的溫室氣體排放包含「使用碳排」及「蘊含碳排」兩部分,而依據2022年國際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建築部門約占37%,其中建築物於日常使用階段的使用碳排放量約占28%,而建築物於興建及修繕拆除階段的建築蘊含碳排放量約占9%。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為進一步提升我國建築部門減碳成效,降低建築物於興建及修繕拆除階段的蘊含碳排量,於113年7月1日起推動低碳(低蘊含碳)建築標示制度,以達成全方位之淨零建築政策。

●低碳(低蘊含碳)建築等級

本所為使一般社會大眾瞭解,並鼓勵建商、建築師及相關業界投入興建低蘊含碳建築物,降低建築物在建材生產運輸、營建施工、更新修繕及廢棄拆除階段之蘊含碳排量,本所參照國際公認的EN15978全生命週期建築碳足跡評估標準,建構低碳(低蘊含碳)建築標示制度。

為利識別低碳(低蘊含碳)建築等級,建築蘊含碳排標示係依每棟建築物在進行蘊含碳排評估之碳排減碳率評定等級,由高至低依序分為第1級、第2級、第3級、第4級、第5級、第6級、第7級等七級。建築蘊含碳排標示等級達第4級以上之建築物即為低碳(低蘊含碳)建築,並依其低碳等級,由高至低依序分為低碳第1級、低碳第2級、低碳第3級、低碳第4級等四級。低碳建築等級屬第1級之建築物,且碳排減碳率達百分之二十以上者,為超低碳建築,以低碳第1+級標示。

●評定對象

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低碳(低蘊含碳)建築手法,本評估系統之評定對象包括:尚在施工階段已取得建造執照之建築物或特種建築物,可申請「候選低碳(低蘊含碳)建築證書」;及已完工取得使用執照之建築物、經直轄市、縣(市)政府認定之合法房屋或特種建築物,可申請「低碳(低蘊含碳)建築標示」兩種。

●詳細申請辦法

請依本部「建築蘊含碳排標示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規定辦理申請評定及審核認可。

有關評定相關作業請至: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 http://lebr.tabc.org.tw/


113年低碳建築評估標示,成績斐然

2025-01-08。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報告,全球建築營建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37%,其中建築物在建材生產運輸、營建施工、更新修繕及廢棄拆除等四階段過程所產生的蘊含碳排占約9%。為更有效降低建築物碳排,本部建立「低碳(低蘊含碳)建築評估標示」制度,鼓勵業界興建初始,透過設計規劃減少主要結構像是梁、柱、板、牆等材料用量,搭配使用低碳工法,從源頭將蘊含碳降至最低。

本制度雖屬於自願性質,且於113年7月起才開始實施,然而在各企業抱持「淨零減碳 捨我其誰」的責任心之下,踴躍響應淨零建築政策,半年之內已有9件超低碳(第1+級)建築作品,成績斐然:

一、低碳建築標示:計4件建築作品,共計減碳量0.45萬公噸。

1. 福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脫膠油精煉廠房:減碳率29.88%

2. 宜蘭棗稻田CLT木構造建築:減碳率31.25%

3. 沙崙智慧綠能循環住宅園區:減碳率29.46%

4. 安農之心-張公圍綠色旅遊驛站興建工程:減碳率36.45%


二、候選低碳建築證書:計5件建築作品,共計減碳量3.56萬公噸。

1. 台南市安南區和順安居社會住宅新建統包工程:減碳率21.34%

2. 高雄市左營區「永清安居」社會住宅新建統包工程新建工程:減碳率26.07%

3. 彰化商業銀行建成大樓興建工程:減碳率30.47%

4. 華騰國際科技廠房新建工程:減碳率33.71%

5. 桃園市中壢區內壢段3736等3筆土地新建工程:減碳率28.68%

為強化建築蘊含碳減排的觀念深耕普及,本所已於113年安排多場低碳建築、低碳循環建材及低碳工法等的案例分享,並舉辦首屆低碳(低蘊含碳)建築標示授證典禮。透過以上推廣及分享交流活動,樹立學習標竿,持續鼓勵業界積極投入;又此評估標示制度已於113年12月31日獲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將其納入「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第2版修正,可作為上市櫃公司撰寫ESG報告有關「對氣候變遷減緩具實質貢獻之技術篩選標準」之一,將有助於積極帶動企業興建低碳建築。



   








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

低碳建築新課題

 

財訊 - 掌握趨勢、投資未來|最懂投資的財經媒體     

https://www.wealth.com.tw/  

低碳建築新課題|數位專題       https://www.wealth.com.tw/lists/topics/213  

近年來,建築業被點名為排碳頭號戰犯。2024年終結之際,新的建築標章制度上路,影響新建物建築規範的兩大草案也公告在即。更節能、更低碳的建築趨勢,不僅將改變台灣的城鄉風貌,也將帶給產業新的機會。


低碳建築新課題1》兩大建築規範來了 台灣邁向淨零之路!低碳建築 綠色競爭力

低碳建築新課題2》外商企業租戶被迫出走 讓它決心取得國際認證 國貿大樓被點醒 綠化拚出滿租率

低碳建築新課題3》70年在地情化身士林最綠建築 振業老廠變身商辦,打造城市花園

低碳建築新課題4》一紙合約情定業主 愛地球才能來看屋 冠奕深耕生態宅,營建成本不增反減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   https://www.agriculture.ntpc.gov.tw/


新北市農業局-稼日蒔光 | Facebook


打造農業健康市 侯友宜:持續為市民實踐「安居樂業」生活

2022-03-16

【新北市訊】近年來,新北市政府在農業施政上,先創通路再開農路,推動城市心靈療癒健康活動,打造新北為「農業健康市」,帶給市民健康生活。市長侯友宜今(16)日在市政會議肯定農業局作為,並表示市府團隊不論在全齡化共融公園、漁港轉型、有機友善農業、寵物健康等市政推動都有卓越成果,會持續實踐承諾給市民的「安居樂業」生活。

今日市政會議,農業局以「新北做大事.農業健康式/市」專題報告3年來的農政成果。侯友宜表示,農業局是市府非常重要的機關之一,施政面向多元且接地氣,尤其善用新北好山好水及長達145公里的海岸線,轉型14處漁港、推動山海造林計畫,不僅每年於陸地植樹4萬棵,森林覆蓋率達76%,居六都第一;更在海洋復育珊瑚等生物讓海洋生態生生不息,持續向2050年淨零碳目標前進。

侯市長指出,農業局除聯合衛生、警察、法制等局處把關食安,並推動友善有機耕作面積年成長達30公頃,也品牌化漁產品及認證,積極照護民眾身體健康。在永續發展目標上,翻轉從上到下的個案輔導模式,從需求及協助層面,透過北海岸時尚藝術季、全國青年景觀競賽、農業創生及全球仿生競賽等,提供青農(漁)舞台,鼓勵青年勇於創新發想。

此外,整合跨局處力量推動公園改造,目前全齡特色共融公園達136座,數量領先全國;在犬貓等寵物認養連績三年全國最多,設置136站的毛寶貝長照機構也全國最多。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全球逐步採放寬的防疫政策,侯友宜叮囑市府團隊,目前還是把防疫擺第一不能掉以輕心,並提醒大眾不要受到各國防疫鬆緊不同影響,目前疫情流感化舉世尚無定論,大家仍要落實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做到位。

日前,淡水商工女子籃球隊參加「110學年度高中籃球甲級聯賽」勇奪第12 冠,締造2度隊史三連霸,於今日會議上獻獎。市長表示,淡水商工女籃隊自82 學年度成立,創下11度封后輝煌成績。南山高中男籃隊,今年第28度晉級HBL四強,過去曾拿下7次冠軍,今年力拚全場,最後屈居亞軍,兩支球隊表現都令人激賞。

侯友宜強調,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比賽專注當下,勝利固然高興,失敗更是學習的機會,會成為未來持續向前的動力。「你們奮力拚戰,不管輸贏,市長都會請你們吃牛排;孩子們正在成長,一客吃不飽就吃兩客」。


新北用健康農業 推城市心靈療癒健康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農業局今(16)日於市政會議上發表專題報告「農業健康式」,提出農業局施政的核心方針「給予市民健康」的理念,呈現過去3年在各面向的努力,帶給市民身體健康、生態環境、產業永續及心靈健康。

過去3年,農業局在「先創通路,再開農路」的基礎,提升到「農業健康式」,以各面向的具體行動帶給市民健康。從把關食安、推動友善有機耕作面積年成長30公頃,品牌化以及農漁產品認證,照護民眾身體健康。首創新北山海造林行動,透過海洋造林,以復育珊瑚,營造珊瑚礁生態系,打造海底的熱帶雨林;每年種4萬棵樹,推動植樹固碳行動,持續向新北市2030年減碳30%,2050年淨零碳目標前進,讓生態健康好環境。對於自然永續,則翻轉從上到下的個案輔導模式,從需求協助並透過北海岸時尚藝術季、全國青年景觀競賽、農業創生以及全球仿生競賽等,提供青農(漁)舞臺,並讓夥伴們組隊打團體戰,讓青年永續發展。藉由跨局處力量推動公園改造,現今全齡特色共融公園已達136座,數量領先全國;結合透過煙火、光雕、夜釣、賞美景的「北海夜金閃閃」,跨域連結引入文化、藝術力及在地元素,嘗試將新元素、新概念帶入農業領域,藉由與市民的「心連結」,提供心靈療癒健康。

農業局更預告今年度豐富城市心靈療癒行動,從3月萬金杜鵑花聚落、新北櫻花假期-天元宮吉野櫻,4、5月北海岸時尚藝術季;7、8月淡水漁人碼頭七夕煙火秀、北海夜金閃閃、6-8月夜間海釣等,將帶給大家更多不同以往的感動體驗。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過去三年新北市政府在全齡特色共融公園及流浪犬認養數都是全國之最,另外在漁港轉型不停注入新的創意元素外,更重要的是生態復育,會持續在聯合國SDGs指標永續環境以及「健康」的核心理念下,為全民的健康來守護。




新竹縣受保護樹木

 

守護綠色資產 竹縣新增公告18棵受保護樹木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6 09:30:29)  新竹縣政府自104年依照森林法樹木保護專章規定,成立了「新竹縣政府受保護樹木審議會」,邀請學者專家審視縣轄內珍貴的樹木,並依樹齡、歷史、文化等面向,公告為受保護樹木,定期為樹木健檢、保護棲地,守護綠色資產。

縣府上月(113年12月)新增公告18棵受保護樹木,累計縣轄受保護樹木共逹85棵。

縣府農業處表示,新公告18棵樹木為受保護樹木,其中9棵位在新豐鄉新豐國中校門口旁的琉球松群落,另外9棵則分別是竹北市隘口老街曾屋伯公百年朴樹、湖口鄉長安村周義和宗族會內老樟樹、竹北市新社國小旁老琉球松、橫山鄉三叉埤伯公老樟樹2棵、關西鎮八份寮伯公楓香、關西鎮老社寮余家百年樟樹、橫山鄉沙坑龍家百年荔枝、芎林鄉永興村4鄰伯公茄苳。

農業處指出,這次縣府新公告的受保護樹木,是在113年初由熱心民眾、各公所及國中小學所提報,縣府委託專業廠商進行樹木調查,再經專業審議委員逐一審視,並於年底通過審查並進行公告。

樹齡不是提報的唯一標準,以新豐國中琉球松群落樹齡為例,樹齡與建校時間差不多,約在68歲左右,樹木委員綜合考量校方多年來悉心照顧,以及在地居民對於松樹群感情、松樹成樹不易等因素,審議通過新增為受保護樹木。

農業處指出,列管的受保護樹木除了由樹木所在的管理者維護外,縣府也會加強保護,若遇土地開發利用,以原地保留為原則;非經許可,不得任意砍伐、移植、修剪或以其他方式破壞。


攀樹師修剪寶山鄉雙林路伯公樟樹。

另外,縣府每年定期進行健檢及協助棲地維護管理,保護樹木生長環境。縣府也呼籲民眾一起發掘綠色文化資產,若發現周邊有具保護價值的樹木,提供相關佐證資料向樹木所在地之公所提報,進行相關認定程序,以免有遺珠之憾。

縣府表示,經公告之受保護樹木的資料,可在新竹縣政府農業處網站查詢(農業處首頁-森林暨自然保育科-綠美化業務-新竹縣轄內受保護樹木名冊區)。鄉親如發現列管樹木有生長狀況不良的情形,也可與轄區公所或縣府聯繫,保護珍貴的樹木,大家一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新竹縣目前85棵受保護樹木中,有18棵是屬於伯公樹,像是橫山伯公大樟樹、芎林鹿寮坑伯公茄冬巨木、香菇農場伯公九丁榕等等,顯示客家人對於伯公(土地公)信仰的重視,也與早期客家先民耕耘開拓的時空背景有關。


新豐國中琉球松群。


2025年1月3日 星期五

台中市路燈管理中心

 

喜蛇迎新年!中市路燈管理中心簡政再創新 PFI推動首日完修率100%! 


節能維護效率飆升3倍!台中市路燈管理中心今揭牌啟用

台中市長盧秀燕致力於城市永續發展,積極推動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為此,台中市建設局秉持智慧與低碳的理念,推出「台中市PFI節能路燈換裝暨維護計畫」,建設局長陳大田帶領團隊於今(31)日舉行「台中市路燈管理中心」揭牌儀式,象徵全市LED節能路燈換裝的全面推動,同時展現引入民間融資參與公共服務的新模式。



陳局長表示,台中市路燈管理中心於今日正式掛牌成立,並將於明日正式投入運作。路燈維護時間將由原本的72小時縮短至24小時,維修效率提升至原來的3倍。

此外,建設局計畫於明年第二季完成全市10.8萬盞鈉光燈的汰換,全面升級為高效節能的LED路燈。新型LED燈具具備160lm/W的發光效率,優於傳統節能標章規範的140lm/W,同時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對環境更友善。換裝後,路燈亮度將提升至少1.5倍,進一步增強夜間道路使用的安全性。

陳局長進一步指出,路燈管理中心將運用大數據進行維護案件管理及分析,並計畫新增2.35萬盞智能路燈。這些智能路燈能記錄電力使用變化,並在故障時自動回報,為市民打造更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建設局指出,「節能路燈換裝及維護計畫」採用PFI模式執行,計畫期程為10年,透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運作。相比傳統政府採購模式,此模式可根據服務績效進行付款,有效提升服務品質並降低政府支出。

建設局進一步說明,此計畫將汰換全市10.8萬盞鈉光燈為高效節能的LED路燈,預估每年可減少8,000萬度電力使用,減碳量達3.9萬公噸,符合台中市邁向淨零碳排的目標。同時,節能減碳不僅提升道路照明品質,也減少光污染,對環境更友善。計畫預計於明年4月中旬啟動,全面替換現有傳統燈具;115年則將既有的14萬盞過保固舊式LED路燈更新為高效能LED路燈,進一步降低能耗,提升照明品質,為市民提供更明亮、更安全的道路環境。

建設局提醒,市民如發現路燈故障,可撥打市民專線1999或免付費專線0809-085-119(你幫我119)通報,快速解決問題。



環教場所【高雄市】興達電廠

 

黑琵New Year! 台電永安濕地經營「水鳥大飯店」獲環境教育認證 今揭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3 15:55:07) 黑面琵鷺好Happy!台電投入高雄永安濕地保育逾10年,透過科學化管理,結合水位調控技術,將濕地打造為適合候鳥棲息覓食的「水鳥大飯店」,自去(2024)年秋天迄今已迎來被列為全球瀕危物種的黑面琵鷺、琵嘴鴨、赤頸鴨等上百隻候鳥。興達電廠更結合濕地特色推出環境教育課程,獲環境部認證為全台首座火力電廠環教場所,今(3)日正式揭牌。台電表示,台電除肩負穩定供電任務,亦將持續推動環境教育並維護永安濕地生物多樣性,讓候鳥嬌客都能舒適過冬迎新年!

 台電今於高雄永安濕地生態教育中心舉辦興達電廠永安濕地候鳥季暨環教場所揭牌典禮,現場由台電董事長曾文生、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局長楊欽富、高雄市政府環保局副局長黃世宏、前高雄市政府顧問林讚成等各界貴賓共同揭牌,更邀請永安國小與新港國小師生一起賞鳥,熱鬧迎接永安濕地候鳥季。


台電今(3)日舉辦興達電廠永安濕地候鳥季暨環教場所揭牌典禮,由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右5)、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局長楊欽富(左4)、高雄市政府環保局副局長黃世宏(左3)、前高雄市政府顧問林讚成(左5)各界貴賓共同揭牌。

《生態復育有成 黑面琵鷺10年成長4倍》

 台電表示,台電自2010年成立生態調查團隊並展開生態保育研究,至今蒐集超過50萬筆水鳥及水深觀測資料,透過科學化管理,結合水位調控技術,讓永安濕地水鳥數量顯著提升,其中黑面琵鷺數量10年間成長至4倍。如今永安濕地已成候鳥度冬棲息天堂,去年10月就已有黑琵嬌客現身,近期還可見高蹺鴴、琵嘴鴨與赤頸鴨等可愛身影。

 台電說明,永安濕地原為日治時期闢建的烏樹林鹽田,1984年隨鹽業轉型產權轉移台電用於電力開發,台電除保留縣定古蹟「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辦公室」,更盡力縮減開發面積,保留3分之2區域作為環保用地,避開鳥類棲息熱區,整體規劃41.25公頃濕地保護區、15公頃生態緩衝區及綠帶、保育地等。根據統計,至今來訪超過160種鳥類,更觀察到「候鳥變留鳥」現象,包括東方環頸鴴、高蹺鴴等皆已落腳繁衍。

 台電也攜手國際影片金獎導演許鴻龍拍攝紀實影片《飛鳥電廠》,記錄台電生態保育過程及努力成果,影片更獲2024年休士頓展白金獎、美國全球電影競賽紀錄片特別獎、全美短片競賽自然環境野生動物類卓越獎等殊榮。


台電投入高雄永安濕地保育逾10年,透過科學化管理,結合水位調控技術,將濕地打造為適合候鳥棲息覓食的「水鳥大飯店」。


《濕地秘境結合能源探索 三種課程快來玩》

 興達電廠為全台唯一廠內有濕地的電廠,台電結合生態保育與能源教育,設計「水水興達」、「環保特攻隊」及「追蹤電光石火」等三大課程,由專業講師團隊帶領觀察紅樹林植物、水生魚蝦貝類等鹽灘濕地生態,同時認識發電原理,還有再利用發電副產物的手作趣味體驗。

 台電表示,興達電廠去年9月通過環境部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今日正式揭牌並於1月10日後開放預約(詳情見興達發電廠環境教育網  https://www.hsinta-ee.com.tw/),歡迎學校與各機構單位聯繫參訪。



台電今邀請新港國小師生一起賞鳥,熱鬧迎接永安濕地候鳥季。

《穩定供電與環保生態並行 興達新1機試運轉中》

 因應用電成長需求與永續淨零目標,台電現正推動興達電廠燃氣複循環機組新建工程,3部新機組總裝置容量達390萬瓩,自2020年12月起動工,截至去年底工程進度已超過8成。台電指出,新1號機自去年9月點火加入發電陣線,目前正如火如茶進行試運轉測試,目標2月底接受調度,接續邁入商轉,正式上線後可望年增逾70億度低碳電力,而新2、3號機現正進行機械儀電安裝作業,預計今年起陸續加入電網。


興達新1號機自去年9月點火加入發電陣線,目前正如火如茶進行試運轉測試,目標2月底接受調度。



2024-2025 環境關懷友善設計競賽


2024-2025環境關懷友善設計競賽      https://www.epadesign.tw/

環境關懷設計競賽 | Facebook



 《2024-2025環境關懷友善設計競賽》最後倒數,強力徵件中!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3 11:46:35)  面對氣候變遷與地球永續的挑戰,環境部積極推動環境教育、倡導全民綠生活,期改變民眾的觀念並採取具體行動;為持續深化與推動臺灣環境教育,特別舉辦《2024-2025環境關懷友善設計競賽》,鼓勵全民參與、瞭解和關注「淨零轉型」及「環境永續」的發展與應用,競賽已開始徵件,至114年1月10日中午12時截止收件,歡迎各界設計好手展現無限設計與創意力!

本屆《2024-2025環境關懷友善設計競賽》徵件作品分為概念設計組和產品設計組2個類別,「概念設計組」以鼓勵具創新創意的可行性提案;「產品設計組」必須具備可實際使用、能運作並已上市作品,包括上市商品、服務、政策或技術應用等。鼓勵全民響應政府推動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政策及相關議題,用設計為永續、共融發展,期待激發更多創意實踐,發揮永續影響力。

本次競賽將選出25件入圍作品,進入決審之入圍者將獲得臺灣環境科學與設計跨界專家大師班現場指導,協助在技術與創意設計的務實整合與作品精進,同時入圍作品將參與北中南作品成果巡迴展覽,展現臺灣於環境教育、環保與永續循環的耀眼成就,歡迎各界踴躍報名參賽,發揮創意。

環境部期望能透過本次競賽活動的舉辦,促成跨領域合作,開啟環境永續的全面向互動,為環境關懷友善課題尋求永續的解決方法,機會難得,千萬不要錯過了!相關資訊請參閱官網 https://www.epadesign.tw/,或臉書搜尋「環境關懷」查詢。(環境部 廣告)



國家海洋研究院 National Academy of Marine Research

 

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新任院長陳璋玲就職 期許帶領海洋研究穩健前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3 10:30:01)  海洋委員會於昨(2)日舉行國家海洋研究院新任院長陳璋玲布達暨宣誓典禮,由管碧玲主任委員主持,海委會、海洋保育署、國家海洋研究院同仁與會觀禮,另成功大學董東璟主任等人到場祝賀。

管碧玲主委在致詞中恭賀陳璋玲教授榮任新任院長,並高度肯定陳院長在學術與政策領域的卓越表現。管碧玲表示,敦請陳院長承擔此重責,是借重陳院長海洋政策、政府行政工作之學、經歷,有助國家海洋研究院行政管理及對外溝通協調整合,她期許陳璋玲院長在過去的基礎上,帶領國海院同仁為國家擘劃海洋政策,扮演好海洋科研重鎮,及國家海洋政策智庫雙重而重要的角色,未來一定可以捨舊謀新、日新月異。

陳璋玲表示,感謝管主委的信任與支持,並向首任院長邱永芳與第二任院長陳建宏致敬,肯定他們奠定國家海洋研究院的研究基礎。陳璋玲認為,領導是「一棒接一棒」的責任,她將延續前任的努力,勇於承擔,全力以赴,帶領國家海洋研究院穩健前行。陳院長也提出未來施政方向,包括強化海洋研究能量、推廣研究成果以提升全民海洋素養、深化與國內外研究機構的合作,以及積極參與國際交流,提升台灣海洋研究的能見度。她期勉全體同仁攜手合作,協助解決海洋產業、環境治理、法政體系及人才培育等面臨的挑戰,為台灣海洋研究開拓新局。

陳院長任職於大學之前,曾擔任公職約9年。在公職生涯中,曾任職於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漁業局、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熟稔政府單位運作與依法行政事務。陳院長自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轉換職涯跑道至大學,於大學任教期間,亦擔任多個政府單位的諮詢委員,提供海洋專業意見,協助政策決定,包括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內政部國土計畫審議會、內政部海岸管理審議會、漁業署漁業諮詢委員會,以及本會委員會、海洋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和國海院研究人員評審委員會等。相信陳院長基於過去的行政經歷與豐富多元的海洋事務專業,將帶領同仁在海洋研究領域上更創佳績。


管主委、陳院長與觀禮人員合影


管主委頒授印信


國家海洋研究院      https://www.namr.gov.tw/

成立於2019年4月24日,座落於海洋首都-高雄。國家海洋研究院的主要任務為協助海洋委員會辦理海洋政策規劃、海洋資源調查、海洋科學研究、海洋產業及人力培育發展業務,定位為國家海洋智庫。

網站導覽

研究單位      綜合規劃及人力培訓中心      海洋政策及文化研究中心      海洋科學及資訊研究中心


       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中心      海洋產業及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海洋研究院 | Facebook




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高雄市】環境教育。環教設施場所23處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永續環境>環境教育

〈建築攝取網〉攝取系列網誌 

台灣生態建築家園TWECOLIVING

20155月建置第一個網誌〔台灣城鄉發展脈動〕2016年2月增闢第二個網誌〔台灣建築焦點攝取,2016年4月增闢第三個網誌台灣生態建築家園〕與第四個網誌台灣建築資源索引

台灣生態建築家園〕收錄自然永續環保資訊低碳城市與綠建築相關訊息,關切永續發展與淨零碳排議題。已登錄700餘篇,每月點閱數約達1萬次


環境教育 -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高雄市環境教育樂活網      https://www.khenvedu.com.tw/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TWECOLIVING環教場所【高雄市
洲仔濕地公園













TWECOLIVING:環教場所【高雄市】興達電廠

以下非認證

高雄市柴山生態教育中心

高雄市經濟部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再生水示範園區


2021-12-30科技產業園區擁全台首座再生水環境教育場域 累積學員人數近2600人次

近年來氣候異常,旱澇加劇,突顯再生水資源利用的重要性,為推廣再生水資源運用,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簡稱加工處)戮力將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再生水示範園區打造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自107年通過環保署認證成為全國第一座以推廣再生水資源運用之環境教育場域,作為持續推廣循環經濟理念之平台,自通過認證以來,累積學員人數已近2,600人次。

加工處表示,為實踐水資源政策與產業發展並重之理念,民國99年楠梓園區建置全國首座再生水模型廠進行驗證,產下再生水回收技術種苗,推廣區內再生水使用,促成日月光公司於104年廠內自行建置每日回收量約8,000噸之再生水廠,解決廠商對於供水不穩影響產能之問題。

為推廣再生水資源運用,加工處考量水資源教育扎根的重要性,故針對各年齡層學生規劃適合的教材,然今年適逢新冠疫情,為讓環境教育不間斷,主動走進校園,採到校授課方式,讓水資源環境教育持續扎根校園,讓環教種子由校園持續茁壯發芽,疫情微解封後,已辦理16場環教課程活動,參與人數達418人。

此外,連續二年辦理環境教育師資增能課程,培育更多環教種子教師,逐圈將環境教育向下扎根與落實優質教育,今年度課程因應疫情影響,首度採用線上與實體課程同時授課方式,共有172人實際參與課程,學員領域涵蓋環境教育志工、學校教師及里長等。

加工處強調希冀從楠梓園區再生水示範環教場域出發,由內而外,連結政府、企業、學校及民眾,讓大家理解水再生與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並著重校園水資源環境教育從小扎根的理念,達到再生水資源環境教育宣傳推廣之目的,共同朝向循環經濟、產業永續發展目標邁進。



垃圾掩埋場,變身環教熱門景點

高雄都會公園(以下簡稱高都)憑藉著廣闊的綠地環境及前身是垃圾掩埋場的獨特背景,近年來一躍成為南部重要環境教育場域之一,更於105年獲得環保署環境教育優異場域,去(107)年度共舉辦63場環境教育課程以及19場環境教育推廣活動,共計3,684人次來參與環教活動,成果豐碩,反應熱烈。高雄都會公園除了知識傳遞式的環境教育課程外,受託的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教團隊也將實境解謎、密室逃脫以及桌上遊戲融入到課程教授方式中,並使用國產材料製作教具,帶領學員邊玩邊學,以解決任務導向的方式,讓學員發展出自導式學習去認識生活周遭的生態環境。

全新學習方式,不再只有單向傳遞知識

環教團隊表示,為因應許多回流訪客及客製化課程的需求,並迎合不同年齡層的學員,環教團隊需發展出同一套課程之不同教案,形成課程的帶狀及螺旋狀發展,供來訪遊客選擇,此方式深獲民眾喜愛,紛紛回流預約,網路報名活動更是場場秒殺。環教師於活動開場介紹後以團隊建立為目的進行暖身破冰活動,讓學員能夠漸漸信任彼此及帶領活動的引導員,進而開始啟動課程,活動內容活潑有趣,讓學員們印象深刻且期待回訪,環教師也逐步將挑戰融入其中,讓參與者能有成就感,持續不斷學習,精彩歡樂的課程,帶領學員用全新方式認識高都。高都目前設計的課程皆朝讓學生彼此互動合作的模式發展,藉由自導式學習及體驗任務包讓學員參與其中,將議題結合到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高都的在地歷史,再透過引導反思的分享帶領學生討論並應用於自身生活當中。

執行超過百場課程的環教師廖贊淳表示:「面對新課綱的衝擊,素養的價值取代能力,該如何培養具備環境素養的下一代,成為新的課題。許多學生對於環境相關議題興趣低落,若是學生難得有戶外教學機會來到高雄都會公園卻只是聽簡報,將失去重燃學生學習熱情機會,要讓學生深入情境,投入其中解決問題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目標。」將真實世界的議題融入遊戲劇情,啟發學生的多元能力,成為全新的教學方式。參與過課程的同學亦表示:「雖然之前去淨灘的時候就知道人類製造的垃圾很多,但今天才真的意識到處理垃圾的困難度超乎我們想像,不是垃圾車載走就沒事了,下次買東西前一定會記得垃圾問題很可怕,多帶自己的容器去裝東西。」環教師說:「在課程進行中屢見學員因為太認真而情緒激動,需要另外幾位引導員協助調適心情。但也代表活動深入學生心中,讓學員願意反思自己的消費行為與環境的關係並試著解決問題。」而「重生的大地」這門課程結合了高都垃圾掩埋場的歷史與環境教育意涵,也成為了高都最受歡迎的環教課程。

新年度新企畫 歡迎來高都玩環教

(108)年度的環境教育課程已開放預約申請,全新企劃內容正式啟動期盼來訪民眾能與環境連結,創造與這片土地直接的經驗,真實去體驗學習,並喜歡上大自然,認知自身日常生活中與生態的關係,並學習友善環境的方式。歡迎大家把握機會,踴躍報名參加,高都的各項活動也將於臉書的粉絲專頁中公告,歡迎大家按讚點閱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