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 星期一

教育部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https://outdoor.moe.edu.tw/


走出課本、走進自然—從山林到海岸實踐永續學習

教育部於113年10月4日發表戶外教育3.0宣言,以「迎向戶外世界,探索內心興趣」、「以學生為中心,共築平權環境」、「培養團隊精神,共創永續世界」等核心理念,實踐素養導向與永續發展(SDGs)教育。為深化學生對環境與社會的責任意識,且持續落實教育部推動戶外教育3.0政策,教育部國教署於113學年度補助101所學校,推動122件戶外教育計畫,鼓勵學校結合在地場域、跨域課程與素養導向教學實踐,發展多元且有深度的戶外學習。

以北港高中為例,該校設計「走讀雲霧森林」課程,結合攀樹、森林生態觀察與社區文化走讀,引導學生認識森林生態與地方環境變遷。讓學生在實作中進行阿里山眠月及塔塔加麟趾山物種記錄,並討論森林保育的具體行動,透過走讀雲林湖本村社區、觀察八色鳥物種、訪談攤販與講解龍眼窯文化,培養具備批判思考與永續實踐能力的公民意識。

此外,華南高商課程亦頗具特色,該校以「味蕾漫遊」,走訪鹿港與嘉義布袋海岸,以海洋文化與食物源旅為主題,透過鹿港廟宇古蹟導覽與好美寮濕地體驗摸蛤仔活動,探索彰化歷史港口的人文發展與嘉義漁業環境變遷。藉由導覽及實作,學生從農漁產業鏈、宗教信仰與地方節慶中,理解人與土地、產業與永續的深層關聯,並思考未來在地經濟與生態保育的平衡策略。

國教署表示,戶外教育是永續學習的重要實踐場域,將持續補助更多學校推動戶外教育,透過在地連結與行動參與實踐,能引導學生走出教室,以真實世界作為學習場景,進而培養對環境、社會與未來的整體關懷與行動力的世代。


深化教師戶外與海洋教育學習 引領學生自我探究

為強化教師戶外與海洋教育知能,帶領學生走出課室外學習,親身體驗大自然與海洋,結合五感體驗的融合學習,進而塑造學生「親海、知海、愛海」的教育情境,讓學習更貼近學習者的生活經驗。教育部國教署分別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及國立東華大學合作,編撰《學生海洋讀本》及《戶外教育多元學習模式手冊》,鼓勵教師於課程中結合戶外與海洋教育,開拓學生視野,並使學生與自然生態建立連結,未來將結合各縣市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共同推廣。

國教署說明,《學生海洋讀本》以「食魚教育」為主軸,讓學生在國小及國中學習階段都能夠有適切的海洋教育議題實質內涵,例如:讀本中,透過釣魚活動讓學生瞭解鄰近水域的休閒活動;在海邊(潮間帶、溪邊、河口、沙灘等)重視水域安全,以及讓學生認識海洋生物及保育方法,並覺察海洋環境保護與永續。讀本採用「體驗、閱讀、實驗、DIY」等多元學習形式,生動呈現海洋知識,引領學生探索海洋奧秘、理解海洋生態的橋梁,讓學生在課堂中更親近海洋、了解海洋、並培養對海洋的尊重與保護意識。

《戶外教育多元學習模式手冊》提出三種戶外教育課程的學習模式,包含「套裝路線學習模式」、「學習點學習模式」及「自主規劃學習模式」,協助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經驗和能力規劃課程,幫助學生在實作探究過程中獲得正向經驗,並提升探究與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另教師可依據手冊有效設計具風險防範意識的課程,引導學生關注活動中的潛在挑戰,提升風險意識,並確保活動的安全與品質。

國教署表示,將持續研發戶外與海洋教育相關教材,提供教師參考工具,並讓教師與學生將能在戶外與海洋教育中深化學習、挑戰自我,相關教材已置於戶外教育資源平臺(https://outdoor.moe.edu.tw/)可供下載。


大自然就是我的教室 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教案徵選開跑

為推動山海戶外教育,協助學校落實海洋教育及戶外教育課程,教育部國教署110年於全國設置12個「戶外教育基地」及25個「海洋教育創新課程與教學研發基地」,研發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課程模組;另鼓勵教師實施戶外及海洋教育創新方案,即日起至9月22日止辦理全國性教案徵選活動,可至「教育部戶外教育資源平臺」(https://outdoor.moe.edu.tw/)或「臺灣海洋教育中心」(https://tmec.ntou.edu.tw/)查詢相關資訊,歡迎教師踴躍投稿。 

為協助學校帶領孩子走出課室外探索體驗臺灣之美,國教署透過成立基地學校研發多元主題課程模組及體驗學習,鼓勵學生進行戶外探究與實察。例如,新北市野柳國小研發跨領域結合情境式海洋探索課程,經由觀察、接觸、體驗深入海洋知能的探究,帶領學生透過深究豐富多元的潮間帶生態,激發熱愛海洋的情操;桃園市中壢國中設計水循環簡易實驗裝置讓學生認識地球水循環,在人類可用水的模擬實驗中,瞭解水資源的珍貴與水重複利用的重要性;基隆高中探究王爺信仰的由來及傳說,透過實際參與王船遊江祭典,讓學生瞭解雞籠王船祭的流程與意涵,保存海洋文化的流傳。

 

國教署表示為促發國中、小教師關注戶外教育教學創新,於109年辦理優質教案徵選計畫,特優教案如彰化縣鹿東國民小學「I.L.T.與山共好」、新竹市光武國民中學「空中的島嶼-合歡山高山課程:『臺灣的高山冰河地形』」,課程與學習融合,實踐行政院「向山致敬」政策。110年更續延去年計畫宗旨,辦理「戶外教育優質課程模組與創新教學案例徵選」計畫,以「戶外教育融入領域教學」為主軸,著重「走出課室外」的體驗學習。

 

另國教署109年辦理海洋教育教案徵選方面,特優教案如臺北市五常國小「別讓海帶變『海袋』-要『帶』不要『袋」』」、臺南市永康國中「海,你被塑膠了嗎? ─海廢圖像˙有藝思」及臺北市育成高中「感恩Seafood!鱻魚食堂上課囉!」等,展現豐富多元的海洋創新教學設計。今年國教署持續辦理「海洋教育『保護海洋』教案徵選」,鼓勵教師從「我怎麼影響海洋」及「海洋怎麼影響我」進行教學設計,徵稿於9月22日截止,將擇優選出特優、優等及佳作教案頒發獎狀。

 

國教署表示,期望透過豐富的教學資源,協助中小學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戶外、親近海洋,從大自然習得探究解決問題能力,進而拓展視野。


TWECOLIVING【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臺灣海洋教育中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